劉思鵬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中的對話教學可謂是有效發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課堂上積極展開對話教學,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從而真正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有所獲得。基于這一目的,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對話教學?有效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本就是學生、文本與教師之間的對話過程,語文教學活動的實施應該要在有效的師生對話中實現。對話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獨自講解的教學手段不一樣,其主要是以溝通與對話為本質而展開的教學,需要師生在民主、平等且和諧的氛圍中,借助于體驗、言語、反思等對話方式在經驗共享中生成知識,從而有效保障教學質量,讓學生各方面素養得以有效提升。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之上,對話教學理念的引入可謂是直接為教學課堂注入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但是,究竟要如何保障初中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對話教學相關概述
對話教學主要指的就是對話主體在進行平等交流以及信息共享的基礎上,積極借助于語言這一媒介而進行的一項思想觀念以及情感體驗等多方面的互動與交流。對話教學是素質理念下一種較為常用的教學手段,需要借助于語言來作為媒介對學生進行展開情感體驗、思想觀念等多方面的互動和交流。我國教育領域對于對話教學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早在《論語》之中就有提到孔子在教授學生的時候,就有和學生進行對話教學,并且在對話過程中,其整個教學氛圍是十分和諧且友愛的一種平等教學氛圍,相較于傳統教學手段而言,這一教學模式不是以教師為權威,對話教學可以說是學生思維活動的產物,只有在有效的對話之中才能讓學生各方面思維形成正確的認識,同時也只有在有效的對話中才能讓學生獲得知識與真理的把握。為此,對話教學一直都是教學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的教學手段,也是與學生形成有效溝通、啟發學生思維等多方面的手段。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明確的指出,語文課程本就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性、綜合性課程,語文課程教學一定要盡可能的激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語文思想情感,讓學生在有效語言積累中形成良好的語感與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真正促進學生全面提升。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其與閱讀有效結合起來,能夠促進學生理解和把握,真正保障教學效果。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
1.傾聽學生結合學生需求展開對話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要想得到保障,教師一定要學會積極傾聽,這也是對話教學實施的前提與基礎。初中語文對話教學的特殊性就是在于對話就是舞臺的言語形式,對于言語形式的意義的領會,都是通過傾聽作為主要的接受形式。只有教師真正傾聽學生,才能對言語產生更為敏銳且細膩的感受,從語言形態之中觸摸到言語者的心聲;另外,也只有學會傾聽教師才能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向,然后促使對話更加深入的進行。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我的叔叔于勒》這一閱讀文章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文章內容來提出問題:“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搖錢樹;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形同陌路人。這是老師對這一文章進行的總結,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通過這一方式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其能夠參與到議論之中,這樣就能有效激活學生對話興趣,讓其參與到對話交流之中,而教師則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傾聽學生內心想法,從而實現有效初中語文閱讀對話教學。
2.營造良好的閱讀對話教學氛圍
學生若是處在一個壓抑的氛圍之中,其生理機能自然也會明顯的弱化,學生這個語言、思維、表情都會呈現出一種僵化的狀態。為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真正實現有效對話教學,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設出一個樂于對話的氛圍,真正讓學生能夠沉浸在積極的對話狀態之中,因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實現之后的有效閱讀對話教學。閱讀對話教學有效前提就是師生之間的平等、教學的民主性,因為若是離開了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也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教學,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為學生構建出一個平等、民主、充滿愛心的課堂教學氛圍,真正讓學生處在心靈、人格、價值平等的教學環境中得到發展,從而真正為師生呈現出一個個性且充滿人性的對話平臺。例如,教師在進行《論語》這一內容閱讀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播放優美的古樂,亦或者是投放頗具儒雅風度的孔子畫像,以此來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得以提升,進而也就能夠促進之后對話教學的有效實施。
3.教給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方式
閱讀對話教學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文本為依據而展開的。一方面,要想做好這一項工作教師需要吃透文本;另一方面,則需要學生真正學會怎樣和文本進行對話。學生若能掌握正確與文本對話的方式,就能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使得兩者之間的對話教學變得更加具有價值。首先,誦讀,閱讀文本不僅具有意義,同時也能夠很好地表達出情感來,若能真正在閱讀中品味出其深意,就能實現與文本的有效對話。為此,教師在閱讀教學課堂之上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多進行誦讀,以此來讓每個學生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從而真正提高初中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教師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熟讀與精思,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為學生設計出相關的閱讀問題,借助于問題來引發學生思考與閱讀,這樣就能讓學生得到更為良好的發展與進步。第三,教師還可以在閱讀對話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批注與筆記,即記錄下閱讀文本的問題以及看法,這樣也能實現有效閱讀對話,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快讀,以此來掌握全篇大旨與特色。另外,引導學生慢讀,發表自身的看法和建議。最后,進行筆記標注與記錄,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和把握。
4.為學生設置有價值的話題
對話本身就是圍繞著話題而展開的,而話題的產生大多是來自于一個問題、矛盾或者是一種現象,有價值的話題需要具有深度,只有具有思考的價值,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從而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對話教學質量。為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對話題進行概括與設置,從對話三要素,即聽者、說者與話題等多方面著手來進行合理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按照科學性、綜合性、啟發性等原則來進行合理的設計,借助于巧妙的話題設計來有效吸引學生參與到對話之中,從而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與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對話這一理念可謂是十分先進的教學理念,有效的閱讀對話教學能夠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之中,也十分符合語文這一學科人文特點。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之上,一定要意識到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價值,在閱讀對話中促進學生發現、解決問題,進而最大程度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肖文靜.初中語文對話型閱讀教學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7.
[2]姚振平.在多重對話中彰顯個性——淺談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之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4,(1)?:13.
[3]戴曉妹.以學為中心激活有效對話——淺談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語文天地,2014,(26):49.
[4]張楠.初中語文有效開展“對話型”教學的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4,(a3)?:33.
[5]陳潔.初中語文課堂閱讀對話教學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