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芳
摘 要:博物館藏品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保管員作為博物館藏品保管的重要人物,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更需要保管員對歷史藏品有足夠的熱愛、珍惜等情感因素,只有具備了這些情感因素,才能確保保管員能夠在枯燥的工作中投入足夠的熱情,提高保管員的敬業精神及對藏品保管工作的熱愛。
關鍵詞:情感因素;藏品保管;作用
藏品雖沒有生命,但卻具有極高的情感價值,不論是形成過程中所包含的情感,還是后世人們賦予它的情感,藏品的情感價值都不可忽視。因此情感內涵作為藏品人格化的一大因素,在藏品保管工作中應予以重視,通過藏品的情感內涵分析情感因素在藏品保管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是情感因素的激勵作用。保管員作為藏品保管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情感因素對他們的認知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激勵作用。藏品多為歷史悠久的文物,它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而要了解其文化內涵,需要進行深入的了解。保管員作為保管工作的主體,會對藏品背后的文化等價值產生濃厚的興趣,求知欲的產生會促進保管員對藏品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激勵作用,進而形成認知活動,這是情感因素對于保管員認知活動方面激勵作用的表現之一。另外在情感因素的影響下,保管員會對藏品產生更加執著的關注,在了解藏品內涵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個又一個的疑問,而每解決一個疑問保管員就會多一分認知,由此對藏品的認知逐漸深入,進而促進保管員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這是情感因素對于認知活動激勵作用的又一表現。
其次是情感因素的美育培養作用。藏品展覽的作用在于培養大眾的藝術審美能力,所以藏品具有很高的美育功能,但在美育培養方面要優先作用于博物館的保管員等人。保管員對藏品的了解和認知的過程,就是獲取審美能力的過程,情感作為審美能力的培養前提,對培養保管員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保管員的審美起點在于藏品外觀,也就是藏品的質地、形狀、色彩等內容,在視覺、觸覺的調動下,會逐漸形成知識的積累與審美的積淀,其審美能力會逐漸由外觀美轉化為內涵美。在這一審美能力形成的過程中,保管員產生的心理反應主要以感動為主,隨著與藏品接觸的逐漸增多,保管員的心理反應會從感動轉化為感悟,產生更高境界的審美能力。情感因素會有效培養和提升保管員的審美能力,不同文物藏品所蘊含的價值和所呈現的外觀都千差萬別,由于認知水平、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保管員的審美心理也會有所差異,審美能力也會各有不同。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與故事,以情感為切入點,能夠進一步促進保管員審美能力的深化與完善。
第三是情感因素在敬業精神培養上的作用。藏品保管工作不是普通的物品保管工作,對保管人員的敬業精神有著更高的要求,這也是衡量保管員工作素質的重要因素。在長期的保管工作中,保管員要對藏品保管工作產生更高的熱愛,并逐漸轉化為對這一工作的忠誠與敬業精神,敬業精神的形成將會成為保管員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的重要動力。這種精神的形成是以藏品保護的意義為基礎的,藏品的文化價值極高,保護藏品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藏品作為歷史文化、歷史人文的重要載體,對我國特色文化的形成、振奮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更因其不可再生與獨一無二的特征顯得更加珍貴。藏品保管工作具有十分光榮且艱巨的歷史責任,這一情感因素會有效激發和培養保管員的敬業精神。
綜上,情感因素在藏品保管工作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激勵、美育及敬業精神培養方面,對于提高保管工作的效果與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這種由藏品所蘊含的情感因素對保管員思想與情感上的影響作用,是博物館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因此,認清情感因素與藏品保管工作之間的關系與互相之間的作用,對于促進藏品保管員工作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藏品價值發揮的重要表現。
參考文獻
[1]于丹.藏品保管與情感因素[J].活力,2013(4):175.
[2]劉鳳梧.情感因素在藏品保管工作中的作用[J].武漢文博,2006(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