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坤
摘 ?要:排球運動要求運動員在其速度、靈活性、爆發力和動作幅度等方面都有較高水平的一項球類項目。在排球運動的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需要長時間做諸如倒地、縱跳、低重心快速移動并且要多次觸擊重力球,因此運動員極易發生運動創傷。青少年女子隊員尤其容易產生損傷,她們的力量素質普遍相對薄弱,排球相關技術的綜合運動能力還處于發展提高的階段中,并不成熟,所以其發生創傷的比率較高。本文通過對青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損傷的流行病學分析,探討其發生損傷的原因以及如何合理避免發生運動損傷。
關鍵詞:青少年 ?排球 ?訓練 ?傷病 ?預防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024-02
1 ?青少年排球運動員出現傷病的主要因素
1.1 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
對于運動損傷的定義,國內外有著不同的幾種說法。運動中發生急性重大傷病、急性經緊急處置后仍可繼續運動的損傷、慢性勞損類損傷。李銀芳和安兵在《我國排球運動員的損傷研究》一文中指出,排球運動中主要出現急性損傷為:膝關節和踝關節,如攔網后的突然轉身、扣球后落地不穩都會使膝關節的壓力增大。扣攔對抗中的腳過中線就會給雙方運動員踝關節造成不同程度中的運動損傷。造成這些急性損傷的主要原因,例如,運動員運動訓練的安排、運動項目、技術動作、訓練水平、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及條件等。急性損傷指的是在訓練或比賽過程中,由于做動作時動作不到位,或動作控制不好發生意外,出現急性損傷后有很多運動員經過現場緊急處置后大部分是需要手術治療的,有很多運動員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就選擇了放棄體育生涯。也有一部分運動員康復后回到訓練場但是在她們的心理和身體上都留下了陰影,形成了慢性的損傷需要始終關注和治療。慢性損傷是技術動作不合理和過早專業訓練造成,亞急性損傷產生是傷病發生時施救措施合理及時但是后續的治療重視不夠針對受損部位的體能訓練不夠逐漸形成的勞損狀態。
曲綿域[1]在《實用運動醫學》一書中對運動損傷程度的判斷標準進行了劃分:輕度、中度和重度損傷。例如在訓練和比賽中發生碰撞或手指的挫傷經過包扎處理后仍可繼續完成訓練比賽任務的就是輕度損傷。如果出現肩部扭傷治療后仍不能完成扣球和發球動作但是可以繼續進行防守和一傳的訓練就是中度損傷。如果在完成技術動作后腰、膝、踝關節不能移動經過緊急救治后需立即送往醫院救治的為重度損傷。
1.2 發生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排球運動的特點是隔網對抗,對個人技術要求比較嚴格,動作的合理性、運動員之間的配合、各項技術的串聯、運動員的戰術意識、心理素質和團結一致的精神。馬玉河[2]在《青年女子排球運動員慢性運動損傷的調查與探討》中針對當今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運動員的低齡化、過早的專業化都是造成損傷的原因,在發展青少年體育工作方面有了顯著的變化,各年齡階段的比賽越來越多,對比賽成績的要求使還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運動員出現在了高層次比賽的賽場上。何玲[3]在《青少年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及其預防》中對一些主要是技術動作做了全面客觀的分析。付秋玲[4]等在《遼寧省青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運動創傷的流行病學調查》中針對容易造成急性損傷的主要技術動作進行研究按照運動強度和容易造成損傷的風險進行了評估。魏鳳閣、張群等[5]在《少年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分析》中把專項技術的掌握及運動強度聯系起來對運動損傷的進行了研究。
排球的技術動作要求運動員掌握,而且從基礎訓練開始就要全面地進行基本動作的學習。若要贏得比賽的勝利,要求上場的運動員這兩項技術都要嫻熟,青少年運動員正處在身體各項機能的生長期,對專項技術的掌握也不是很扎實牢靠,容易形成錯誤動作的用力,時間過久就會出現損傷。由于青少年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較差,過早接受高強度訓練會使關節周圍肌肉保護不夠,極易造成運動損傷。女隊員力量不足,肌肉韌性差是容易受傷的又一重要因素。女運動員由于年齡相對較小,髕骨和腱末端的發育尚未成熟,肌肉力量更為較弱,在身體姿勢不正確的情況下負重發力或快速移動中突然轉身發力的情況下,較易造成關節、肌肉、韌帶、關節囊及軟骨等部位發生損傷。
同時,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沒有形成做好準備活動的意識,一些教練員對此也并沒有特意強調,導致運動員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沒有使身體的肌肉和關節得到充分的熱身,導致肌肉的力量和彈性較差,反映相對遲鈍,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都較弱,因而容易發生損傷。并且,青少年這個群體的思想情緒極為不穩定,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對運動損傷的嚴重性和后果的認識非常不足,所以她們在思想上也容易放松警惕。而個別教練員比較重視運動成績的提高,往往會一定程度地忽視運動員全面素質的發展;過分注重強度的訓練,而忽視了對運動員的醫護監督,沒有及時發現運動員損傷的預兆,也是青少年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
2 ?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運動員的損傷
2.1 增強運動員對損傷的認識 重視預防
在進行訓練時,主要的任務是保障并且促進運動員正常發育身體,并且均衡地發展各項身體機能,以全面鍛煉身體素質為基礎,同時盡可能地提高排球基本技術的水平。在平時的訓練中藥加強運動員身體的各個機能指標的監控,把運動員發展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水平作為目標,全面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來進行訓練。
當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時,要及時治療。治療傷病的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盡量提高運動成績,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所以,要普及并提高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基礎理論知識,尤其是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康復醫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使他們樹立急性運動損傷的防治意識。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意對運動損傷的預防,加強醫務監督,這樣才能盡量避免運動員發生損傷。教練員要懂得運動損傷的防治和傷后的康復訓練,這樣運動員才能盡早恢復,盡早地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
2.2 重視訓練、比賽前的準備活動
排球運動員的損傷部位比較明顯,身體軟組織較集中的部位是損傷的高發部位。通過熱身運動來提高肌肉、韌帶以及其他結締組織的伸展性,可以達到預防運動損傷發生的目的。排球運動員的損傷主要發生在肩關節、膝關節、腰、踝關節、手指關節等軟組織較多的部位,所以,運動之前更要加強專項的準備活動,尤其是這些容易損傷的部位的專項輔助活動練習。例如在做傳球練習的訓練之前,要進行手指手腕的力量和柔韌的練習;在扣球的練習之前,要多做兩人相互的肩部牽引練習和雙人對面的連續扣球練習。
2.3 調節運動員的心態
訓練尤其是比賽之前的心理狀態調節也是防止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訓練前進行適當地喚醒是運動員在將要進行的運動情境中注意自我防護的狀態,可以保持運動員的生理性被激活,保持較為集中的注意力,這樣可以降低運動員發生損傷的幾率。保持更好的心理狀態,讓身體積極得進行備戰,所以,對于運動員心理狀態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訓練前要對運動員進行長時期的觀察并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態水平進行測試,進而制定詳細的計劃。由此可見,對運動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是減少運動損傷行而有效的舉措。
2.4 注重體能訓練 提高肌肉力量
排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不僅包括傳統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爆發力等一般的身體素質訓練,針對排球運動的特點,還需要運動員具有彈跳力、反應速度、啟動移動速度、揮臂速度、手指手腕力量、靈活應變能力以及彈跳和移動耐力等專項身體能力訓練。這些專項的體能訓練應該建立在一般體能的基礎之上。教練員在安排體能訓練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二者之間的特點,合理、有效地安排訓練內容,以達到全面發展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目的。
想要達到預防運動員損傷的目的,離心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肌肉在收縮產生張力的同時被拉長的收縮方式稱為離心收縮[6]。可以讓運動員做引體向上、臥推、負重深蹲等動作,根據青少年運動員各自不同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離心收縮訓練。
提高肌肉力量訓練是體能訓練的中心思想,也是有效預防損傷的重要保障。在進行負重深蹲的訓練時要注重蹲下去的角度而不是負擔的重量,只有角度更深對大腿肌肉的刺激越全面。在排球技術訓練中的起跳、移動、變相時才會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從而減少損傷的發生。
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的腰部肌肉力量明顯不足,極易造成拉傷和勞損。核心訓練是主要增加腰腹腰背力量的方法結合平衡訓練可以讓肌肉得到不同程度和方向變化的訓練,保證體能訓練的次數和質量是預防損傷的重要手段。
2.5 重視訓練后的恢復和放松活動
訓練或比賽之后的放松和整理活動是需要所有教練和運動員都要注意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當今運動訓練的發展,要求我們注重訓練后的恢復放松,體現在教練員制定并實施訓練計劃時就要把放松恢復運動作為一項重點訓練內容。運動后產生的疲勞、局部負擔過重是造成青少年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結語
青少年是發展排球運動的后備力量和發展排球運動的希望,重視和積極預防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是重中之重,這樣才能發揚我們的女排精神,傳承中國排球的優異成績,為祖國的排球乃至體育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曲綿域,于長隆.實用運動醫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
[2] 馬玉河.優秀青年女子排球運動員慢性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3(5):526-527.
[3] 何玲.青少年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及其預防[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9(2):61-63.
[4] 付秋玲,孫棟.遼寧省青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運動創傷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臨床康復,2004(3):512-513.
[5] 魏鳳閣,張群,黃東華,等.少年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2):83-85.
[6] 王安利,劉冬森.力量訓練的方法:靜力性力量訓練、向心性力量訓練和離心力量訓練[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8):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