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促進育人模式轉型的重要課程載體。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玉祁社區教育中心校,從多維地域文化視域下挖掘基地建設資源,建立了名人文化、名酒文化、名村文化和農耕文化等系列校外青少年實踐活動基地,探索形成了多主體參與下的協同育人機制,以多樣化學習方式支持基地發揮育人功能,助力學校課程有效實施,促進了學校育人質量的提升,并對弘揚傳承地方文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地域文化;綜合實踐活動;青少年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中圖分類號】G423.04【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10-0039-03
【作者簡介】吳紅蓮,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玉祁社區教育中心校(江蘇無錫,214100)校長,高級教師。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載體,對促進育人模式轉型具有積極作用。綜合實踐活動倡導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把生活情境中發現的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方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因此,綜合實踐活動所需要的課程資源更加豐富多樣。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玉祁社區教育中心校作為社區教育中心,在地域文化視域下,探索形成了以地方名人文化、名酒文化、名村文化和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多樣化綜合實踐活動校外基地,并建立了多主體參與構建的協同育人共建機制,滿足區域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挖掘名人文化,樹學習楷模
回望玉祁歷史,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書香浸潤,文脈綿延,人杰地靈,涌現了一大批杰出的名人名家。其中,較為突出的有無錫第一支部創始人之一、模范共產黨員、著名經濟學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孫冶方。在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經濟學理論研究中,始終堅持立足中國國情,獨立思考,按照價值規律內因論和商品生產外因論發展經濟學思想,是傳統經濟體制實行改革的最早倡導者,是創建社會主義經濟學體系的積極探索者。玉祁社區教育中心校把孫冶方紀念館設為基地,組織青少年到基地參加活動,學習孫冶方功勛卓著的偉大事跡。
(二)挖掘名酒文化,展“工匠”精神
玉祁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無錫市玉祁酒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中華老字號企業,是無錫地區最早的釀酒發源地。其前身是1954年無錫地區的釀酒糟坊合伙經營的錫西釀酒工場,后演變為國營無錫縣酒廠。歷代玉祁釀酒傳人的高超釀酒技藝———雙套技藝,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雙套牌無錫老酒獲“無錫市名優土特產”稱號,公司設有酒具博物館、廠史館。2012年,公司籌建玉祁酒文化主題公園,申報江蘇省工業旅游點,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酒文化宣傳。經我校努力,該企業也發展為青少年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讓學生在了解玉祁酒文化的過程中,參與實踐活動,深入體驗“工匠”精神。
(三)挖掘名村文化,傳“重教”家風
位于玉祁街道的禮社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無錫十個古村落保護名錄的村莊之一。禮社村形成于宋代淳熙年間,“禮社”二字蘊含“尚禮守法安居之地”之意。到清代,憑借大運河便利的水運,這里商賈云集,繁華異常。禮社村面積雖不算很大,卻處處體現著江南村落的靈韻與精致,有點年頭的老屋隨處可見,村頭的櫥窗展示著小村的古貌,也指點著這里近百位名人的故居。禮社村名人輩出,新中國成立后,“兩院四院士”傳為佳話,最值得自豪的人物是被經濟學界稱為“雙子座”的孫冶方和薛暮橋。
(四)挖掘農耕文化,習耕作技藝
玉祁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大抵得益于芙蓉湖的滋養。據史料記載,地方良丞與百姓針對芙蓉湖水淺面寬、渚洲相鄰的特點,圍湖造田,以增加良田。一代代治水良丞和百姓辛勤勞動,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如今,在芙蓉湖的蓉東村,政府投資建立的惠山玉祁街道農科教實驗基地,種植百畝水稻、小麥和蔬菜,并承擔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玉祁農耕文化和現代農業發展,親身體驗種植的過程,我校把該地建設為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一)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協同建立組織機構
為建設好校外綜合實踐基地,玉祁街道組建了玉祁街道社區教育委員會,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名譽主任,辦事處主任任主任,黨工委副書記和文教鎮長擔任副主任,街道組織辦、紀工委、宣傳辦、統戰、文衛辦、總工會等街道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任成員,社區教育委員會設辦公室,由文教助理和社區教育中心校校長分別兼任辦公室正、副主任,辦公地點設在社區教育中心校,通過有力的組織保障,構建了完整的管理網絡,為青少年校外基地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地方企業深度參與基地建設和活動設計
玉祁是蘇南民營企業的發源地,是無錫經濟重鎮,企業眾多,其中不乏歷史悠久的老企業。選擇合適的企業作為青少年校外活動基地,讓青少年走進企業,了解企業文化與發展,體驗企業生產,激發愛鄉熱情。為了讓企業真正發揮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的功能,社區教育中心校積極與有關企業溝通,共同設計課程。例如,多次搭建平臺,無錫市玉祁酒業有限公司的主要負責人、中心校和玉祁街道各學校代表,就實踐活動的設計、組織、管理等方面開展溝通協商,達成共識,為青少年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極大便利和有力支持。
(三)學校、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主體是學生,但是基地建設也離不開學校、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參與。中小學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適合學生的活動,安排、組織好學生在合適的時間參加基地活動。作為活動主體,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也完善和宣傳了基地的內容。比如,我校和玉祁中心小學聯合組織開展了“走近家鄉名人孫冶方”主題活動、農博園親子實踐活動等。
(四)志愿者全程參與實踐活動的管理與服務
校外基地中的綜合實踐活動往往具有學生參與多、管理壓力大的特點,僅僅依靠中心校自身的師資力量難以滿足課程實施需求。為此,除了學校教職工、學校師生、家長的共同參與,還應積極融入社區教育志愿者的力量。玉祁社區教育中心校向社會發出倡議,鼓勵年滿18周歲的公民,基于公共道德和社會責任,自愿為社會提供服務,根據自身愿望和條件選擇志愿服務項目,并組織力量對申請人情況進行審核,把符合條件的人員吸收到志愿者隊伍中,共同參與基地綜合實踐活動管理、服務,形成了強大的育人合力。
(一)體驗學習
新課程無論從課改綱要、課程標準還是教材內容,都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提出了“體驗”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是倡導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從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提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主題,使學生獲得關于自我、社會和自然的真實體驗,讓學習與生活有機聯系。組織學生到校外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名人事跡,親身體驗農民勞作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親口品嘗甘甜的美酒,體驗到課堂上無法體驗的學習樂趣,學習到傳統課堂無法學到的知識。
(二)實踐學習
實踐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基地活動時親身參與、親自實踐,學會合作、分享,在掌握技能的同時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并親身經歷實踐過程。比如到玉祁酒業有限公司校外基地開展“小小釀酒師———跟著師傅做酒釀”活動。學生、教師、志愿者和家長一起在現場跟著釀酒師傅做酒釀。釀酒師傅將蒸好的糯米分配給每個學生,講述如何制作。學生在實踐活動后寫實踐體驗。這種實踐活動寓教于樂,家長與學生共同協作制作酒釀,在親身實踐中學到釀酒小知識,親身感知中國悠久的釀酒文化。
(三)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學生以主動參與為前提,根據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從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和思維發展,并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為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探究學習的要求,我校結合孫冶方紀念館基地,聯合玉祁中心小學,成立了“孫冶方少年經濟學院”,并設立相關研究機構,如孫冶方生平研究所、經濟基本知識推介所和鄉土經濟考察所等。通過開展探究學習,學生掌握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知識,并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正確的理財觀;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并嘗試應用于自主活動、自我管理的實踐體驗中,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