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花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達》一節,主要講述了基因對性狀的控制、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概念和過程等內容。這節課是復習課,內容比較多,概念容易混淆,為了突出問題的解決,應用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容量和綜合性,同時提高課堂的效率;通過自學、探究活動,使學生學會運用科學探究方法,體驗模擬探究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創新意識、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為了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內容,首先引導學生有效預習教學內容。提前分組準備模擬的教具,包括5個三葉草形狀的紙片、2個葫蘆狀的紙片、1個長紙條,為上課模擬轉錄和翻譯做好準備。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教師想通過課件演示,學生分組動手操作,模擬轉錄和翻譯過程,能夠直觀、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需關注的幾點問題
有效導入 在本節課的新課導入,筆者采用圖片直觀法和熟悉的實例入手,用溫故知新的方法引出課題;緊接著,把白化病、正常人的紅細胞、鐮刀型紅細胞貧血癥的形態課件展示,通過直觀地觀察描述,引出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然后,從宏觀導入微觀設置的情景和問題,利用以上圖片和針對性設問,不到三分鐘解決問題,取得“有效”。
有效設問 多年教學經驗,讓筆者體會到課堂設問至關重要。在課前就設計,做好問題設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問題太難,外延太大,那么學生就無從說起,容易造成冷場的尷尬局面。例如,本節課直接問學生“轉錄的過程是什么”,學生是無法回答的;換成問“轉錄的場所、模板、原料、酶、生成物、遺傳信息傳遞的方向是什么”等一系列的問題,再讓學生歸納“轉錄的過程是什么”就容易多了。以上問題,筆者設計了一個表格,對比性強,節約時間。在這節課幾個教學環節上,筆者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采用填空形式完成設問的部分,起到較好的效果。在備課中,比較難理解的知識就設置多梯度的問題,步步設問,層層深入,還要考慮用什么樣的形式來發問更好。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回答,盡量避免集體回答,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要讓學生體驗到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建立知識網絡,培養學習記憶方法;盡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會解決問題,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真正做到有效設問,還需要教師不斷研究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
有效課件 課件制作方面,要做到以下幾點:①課件內容要簡要,可以用不同顏色凸顯關鍵詞或關鍵字,字體要大,看上去要清楚美觀。②課件要少、精,不花哨。③形式要多,比如圖片、框圖、視頻、動畫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精力。④課件展示要講究方式和方法。⑤課件排序,要和自己的課堂環節與教學需求結合,依托自己的教學風格,做出合理排序,促進教師授課更加自然和順暢。⑥課件上有的,學案上沒有;學案上有的,課件上沒有;這樣做既可節約紙張,也能節約時間,起到互補作用。
有效活動 教師和學生的活動有效。播放轉錄和翻譯動畫的過程后,學生4人一組,用手邊的教具“紙片”進行模擬轉錄和翻譯的過程。旁邊看與動手做確實是兩個不同的體驗。學與做模擬實驗又有新的體驗,能調動學生去動腦完成模擬過程。看著容易,做起來難,貴在做,做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巡視,鼓勵學生集中精力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及時提醒和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使之體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增進師生感情。
有效練習 每解決一個重難點問題,精選例題,配變式訓練,加強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提高應用的能力。精編限時課堂檢測,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放矢地引導點評。課堂檢測要和教學重難點結合,注重基礎,數量適中。有課后練習,對所學知識進一步的拓展。
有效點評 教師在巡視中要注意點評,發現學生會做的、做對的,就放過;發現學生有不會的,就在關鍵的地方解釋,啟發學生思考作答。做到精講,不重復,不啰唆,不帶口頭語,多用專業術語。這樣可節約時間,學生聽著不累,就會有時間思考。
有效語言 教師要有意識地練說話的藝術和表情。就像演員,語言表達的能力要強,語速要快慢結合,語調要抑揚頓挫,吐字要清晰,還要靈活運用肢體語言來和學生溝通。講授時,一定要不停地環視學生學習的情況,關注每一位學生。
教后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筆者關注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設法創設情境,在情境中體驗對知識獲取的過程,留下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增長了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前設計好知識之間的思維導圖,形成一個完整知識體系。教師充分利用語言文字、繪圖、圖片、動畫等,在短時間內增加課容量,調動學生參與體驗學習的快樂。
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有效,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去發現和思考,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實踐應用,不斷創新。教師要辛勤勞動,認真對待,深入研究,及時實踐,不斷總結,逐步提高。所以,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是至關重要的。當然,教師的教學行為是為了學生會學。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厭學了,那么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學生的思想問題,否則,教師的教學就是低效的,甚至無效;如果學生學得很枯燥無味,沒有獲得感,也是低效或無效的教學;如果學生的困惑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同樣也是低效或無效的教學。因此,無論教師怎樣教,只要學生在有效的時間中有較大收獲,就是有效的教學。
(作者單位:新疆伊犁伊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