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選取了印度商業銀行業、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為案例主體。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這三個業務領域的應用可以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加快交易速度、拓展商業銀行業的業務、改善商業銀行業的自我管理、達成銀行機構間的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從而促進商業銀行業整體的發展。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的應用也應加強監管和信息保密技術等方面的力度。本文最后得出結論,在發展好相關基礎設施和“軟設施”后,區塊鏈技術將優化商業銀行業傳統的貸款業務、征信業務和清算業務,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業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
關鍵詞:區塊鏈 商業銀行 技術應用
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
(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情況
1.區塊鏈的特性
區塊鏈有著許多特性,這些特性在存在隱患的同時,也是區塊鏈本身的優勢。任何一種特性皆是雙刃劍,以區塊鏈特有的不可篡改和匿名性為例,首先,從安全性能上來看,由于區塊鏈技術是通過一環扣一環的確認包含交易數據的區塊,這樣一來,交易信息將被永久的保留,任何人都難以篡改,因為每一次交易記錄都有時間印記,如果妄圖篡改,就意味著變更每一次記錄以及全鏈范圍內的每一個信息塊,這幾乎就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審計人員或征信機構就可以放心的使用這些數據了,因為它們是可信的、真實的。但是,另一個方面,由于所有的交易都是匿名的,這在保護了交易者或鏈使用者的隱私權的同時,警察等司法機關偵查的難度也大大提高了,同時由于信息是發送到每一位鏈上使用者手中,難以追蹤,因此這無疑是大海撈針。對于犯罪者來說,這就是一把保護傘。
二、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領域應用的案例分析
下文分析了三個區塊鏈應用于商業銀行的案例。由于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產業務之一就是貸款業務,此外,商業銀行的主要盈利手段也是貸款業務。所以選取的第一個案例是印度的商業銀行業將區塊鏈應用于貸款業務。另一個案例是關于依托平安銀行的前海征信,該案例則分析了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征信領域。第三個案例則分析了招商銀行將區塊鏈應用于清算領域。區塊鏈的到來使得大數據被有限制而安全的在銀行間共享,在提高銀行業服務水平、提高盈利的同時,也能保護用戶的信息所有權。這將會促進我國甚至世界的銀行體系不斷發展和完善。
(一)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實例分析一以印度銀行業貸款業務為例
首先區塊鏈技術在印度商業銀行業貸款業務上應用了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指合約儲存在區塊鏈上,并且按照一定的規則來管理它們的價值和所有權。這種方式允許不同機構共同管理統一份合約,以此消除了對仲裁者的需要。從技術方面理解,一個智能合約是一個有預定定義事件的電子程序。區塊鏈技術使得智能合約消除了控制者,且使得項目流程透明化,高效化且降低成本。
(二)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實例分析一以依托平安銀行的前海征信的征信業務為例
前海征信是平安銀行的兄弟公司,在享有平安銀行數據的同時,也增強了平安銀行征信審核的快捷性和可信性。該公司的成立滿足了平安集團的發展需要。前海征信使用了區塊鏈征信服務,客戶信息被記錄在區塊鏈服務上,并將客戶的身份信息隱私化處理,只有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可識別,這樣保證了交易要素信息準確。金融機構或認證機構,可以對提交的交易信息進行核驗,驗證數據完整性和有效性,增強交易數據的權威屬性。監管機構或金融機構,可以基于經過核驗區塊鏈上的交易信息,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將金融業務的關鍵信息進行選擇性披露。
(三)區塊鏈在清算領域的實例分析一以招商銀行跨境清算業務為例
目前銀行間的付款主要依賴于中間清算機構,這個過程相當復雜,包括比如記帳、交易核算、余額核算、付款激活在內等一系列繁瑣的程序。因此這個過程十分的漫長且昂貴。以跨國結算為例,由于每一個國家清算的程序都是不一樣的,一次匯款需要大約3天來完成。這是非常低效的,并且占用了巨大的資金量。而區塊鏈可以直接買賣雙方,且交易的過程無需人工涉入,即時的就可以安全的完成交易。而且交易過程由于共享和安全的屬性,不會產生關于瞬時交易產品所有權的爭議,這樣減少了買賣雙方的負擔和爭議,是十分具有可用性和進步性的。
現行的跨境銀行間的清算有著不同的模式,本文介紹如下兩種。分別是“清算行”模式和“代理行”模式,這兩種模式在跨境人民幣清算領域均有著較廣泛的應用。在“清算行”和“代理行”模式下,境內和境外企業及相關客戶均可以雙向匯入和匯出。在“清算行”模式下,境外清算行成為連接的中心。當境外的企業客戶和境內企業為達成交易而提出以人民幣結算業務申請的同時,境外客戶需要聯系境外參加行或者直接聯系境外清算行提出請求。境外的授權商業銀行和境外的清算行會依法依例簽署相關協議,按照協議約定開設人民幣帳戶來辦理清算業務。同時,境內境外的參加行通過中央人民銀行的CHAPS直連而從境內銀行間拆借資金從而達到人民幣有效流通的目的。反過來,在“代理行”模式下,境內的商業銀行則取代了境外清算行的地位,與境外的商業銀行簽署相關協議,從而最終達成跨境人民幣清算結算的目的。
三、促進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相關建議
政策建設也尤為重要。國家應在經濟和人才方面加以政策支持。此外,還要鼓勵高校研究院等機構和企業合作,加強前瞻性研究和技術儲備。政府還應在法律上對公民信息以及區塊鏈基礎協議加以保護和管理。尤為重要的是保證政治環境穩定,和各國友好發展,加強各國間的學術和經濟交流,從而達到一個安全、平等有自由的區塊鏈運行環境。
銀行自身也應該加強和各類市場主題的合作,以此來提高交易和基礎數據的準確及時和有效地特性。銀行還應積極學習研究區塊鏈技術,將物理獨自儲存的模式加以合理的改善,分散和轉移銀行自身的風險,將更大的人力物理投入到業務拓展之中去。銀行還應積極利用區塊鏈拓展自身的主營業務,合理的吸收存款,基于區塊鏈更迅速準確地分析出客戶喜好和客戶信用水平,從而有效地將貸款貸給優質的客戶。
參考文獻:
[1]武文斌.銀行交易區塊鏈的原理、模式與建議.[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45-66.
[2]楊丹.區塊鏈革命:全面創新新金融場景[J].當代金融家,2016(5):77-88.
[3]益言.區塊鏈的發展現狀、銀行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分析[[J].金融會計,2016 (4):46-88.
[4]秦誼.區塊鏈沖擊全球金融業[J].當代金融家,2016 (2):66-88.
[5]曹磊.區塊鏈,金融的另一種可能[J].中小企業金融,2015 (12):98-102.
作者簡介:
郭芙秀(1995—)女,漢族,河南周口人,遼寧大學經濟學院,2018級研究生,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