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
摘要:本文以研發活動為對象,基于企業指標考核的目的、加大研發投入的必然趨勢、提升經濟效益及管控能力提升的需要,分析研發投入管理與核算的現狀,提出了如何優化企業研發活動財務管理的建議,旨有效提升研發費用核算的規范性、合理性,為企業研發戰略的實施提供數據基礎及決策支撐。
關鍵詞:研發活動 研發費用 財務管理
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已成為考核企業經營績效的核心指標,該指標更能反映一個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隨著《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的施行,國資委大力推行 EVA指標考核,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引導企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強化自主創新,加強協同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核心競爭力”,引導企業注重資源配置,鼓勵進行具有長遠發展及戰略意義的研發投資。
通過EVA的計算過程,可以看出研發費用已作為項重要的調整項,改變了以往管理層為追求盈利指標而減少研發投入的理念。該指標考核的實施推動,促使企業積極開展研發活動,加大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發投入。然而研發費用的核算與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規范核算、對其加強管控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一、管理與核算現狀
(一)研發投入等相關概念模糊,范圍不明確
至今,許多企業對研發投入、自主研發投入、政府補助各自的概念及認定范圍不清楚,相互之間存在的關系不明確,是否是包容、并列,還是互斥?各涉及的考核指標混淆,導致研發相關核算數據未真正顯性化體現研發活動相關成本,致使預算考核指標數據有可能依靠人工統計,缺乏科學性、完整性與真實性。
(二)研發投入規模和結構不科學
許多企業利用研發費用操縱盈余管理,并非從戰略規劃上確定研發投入規模和結構。研發投入是企業創造價值、提高盈利能力的主 要推動因素,有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但是研發投入是不是越多越好?研發投入、自主研發投入、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間有何關系尚末進行系統分析。如果只重視提高研發投入數額卻忽視內部結構,畸形的結構會抑制科技創新,導致研發活動效率和質量過低,財務損失嚴重。
(三)研發財務管理體系和制度不完善
企業未針對研發活動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財務核算與管理體系,導致財務管理工作隨意性大、不嚴謹,致使數據的決策支持性降低,阻礙財務管控水平的提升。雖然企業研發活動種類多,項目多數量多、經費渠道廣,但是核算規則及標準應保持統一,但是目前存在 賬務處理不規范、不統一的情況。。
(四)對研發活動的預算重視程度不夠
財務人員對企業研發活動的特點理解不透徹,研發人員對財務知識匱乏,雖然各分屬不同部門,但是二者的協同工作尤為重要,協調不佳將導致預算編制過程不規范、編制內容不全面、要素不齊全、任務經費不匹配,口徑不一致,很可能造成研發費用歸集不到位,研制經費可能未實際運用到研發活動本身,財務管控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
二、強化研發投入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達成指標考核,完成企業目標
指標考核不僅僅是對數據輸出結果的考核,其實是一種過程管理,不斷促使企業實現、完成既定目標。過程管理中通過發現問題、識別風險、不斷改進問題,進行對標分折同時找到差距,促使完善后續工作方案,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企業考核指標中EVA、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自主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等均和研發投入息息相關,數據的準確合理才能保證研發投入相關指標計算的精準度,為企業研發決策做支撐。
(二) 有助于增強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受重視程度顯著性提高,技術創新能夠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影響力,為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加大研發投入,保證研發費用到位,為了實現技術創新,必須保證足夠的資金投入,保證技術的高水準。技術指標數據的準確能確保企業產品的質量,財務指標數據的準確能反映研發投入的規模。為了能夠保證企業未來發展順利,資金投入的穩定性以及資金流通的順暢性是首要前提。基于此前提,對于財務管理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有助于提高企業研發管理的能力
財務管理工作和研發管理工作是相輔相成,加強財務管理能力可以為企業提供穩固的保障,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分析可以推敲出數據背后的業務流程,診斷研發全流程管理中的問題,促進企業改善管理模式。此外,加強財務管理能力提升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促使實現企業現代化管理和整體進步。
三、 完善企業研發投入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立足指標,統籌規劃
本文認為企業研發投入范圍應包括 :政府補助研發項目投入、自主研發投入及企業內部研發機構等發生的一切與研發活動相關的投入。企業應圍繞制定的研發戰略,確定研發投入規模和結構,依據資本均衡配置理論優化資源配置,防止結構扭曲而導致資源浪費。
許多企業不容易分清楚政府補助研發項目投入與自主研發投入間的關系,其實政府補助可以在降低研發風險,同時保障企業研發活動資金來源,從而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確保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的正相關性。對于企業自主研發投入,政府資助推動了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新技術和新產品帶來的效益影響是政府補助的延續性成效,降低了創新的難度,增強了自主研發創新的動機,但是基于研發投入的結構化管理及指標考核等因素,政府補助與企業自主研發投入之間存在“擠出效應”,即政府補助的增加所引起企業自主研發投入的降低。當然,在負債水平越高、規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強的企業中,政府補助對企業自主研發投入的擠出效應會隨之越低。所以,企業要統籌考慮行業性質、內部資源、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等因素,基于考核指標,比如EVA、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自主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等確定考核指標業務范疇,建立以既滿足研發管理需求,又能完成指標的研發投入結構。
(二)建立健全研發活動財務管理體系和制度
企業應加強對研發活動財務核算與管理相關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以上級機關研發經費管理總體方針為牽引,建立可視化標準,確保企業研發活動工作流程與內容規范化,財務管理與核算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為研發管理工作支撐和保障,規避風險發生。
(三)加強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優化風險管理。
建立完整的預算架構體系,使每個研發項目、每類研發活動費用預算按照既定的原則和規范的流程進行編制。注重預算指標間的關聯性、協調性和平衡性,充分發揮企業各職能部門的積極作用,對研發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確保投資的合理性、共同參與預算編制工作,以提高研發投入預算編制的效率和效果。研發活動實施過程中,堅持“一事一預算,無預算不開支”的原則,做好預算監督、資金監控工作,保障研發費用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及嚴謹性,防范墊支 風險。加強對研發費用的審核,避免出現費用支出不合理、費用虛增等情況。
(四)推動核算規范化發展
1.認定核算范圍
企業應準確認定核算范圍,堅持“避免遺漏,杜絕錯項”的原則, 梳理業務性質,劃分研發項目與生產項目,將所有與企業研發活動相關的成本均應納入核算范圍,所有與企業研發活動不相關的成本絕不納入核算范圍。
2.承接上級制度、準則,規范本企業核算規則,創新核算方法
以上級部門頒布的關于科研核算管理的制度以及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制定本企業研發活動核算規則及細則,明確核算內容及科目,保證核算的規范性、標準性。同時應當對核算方法進行不斷創新,既保證核算科學性,又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建立-套符合企業特色化的研發管理核算模式。。
四、結論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靈魂,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命脈,國家對研發活動投入力度逐年遞增,在國家政策扶持下,企業的研發投入逐漸增多,推動企業得到研發成果。研發成果是技術創新的體現,研發數據是企業經濟效益的體現,所以研發活動財務管理是 企業關注的重點工作之一,針對性的提高其管控水平,才能將其作 用發揮到最大程度,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企業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王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的財務處理探析.﹝J﹞企業戰略,2020.3:77-78
[2]毛斯琪.政府補助對企業自主研發投入的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9.18:90-91
[3]賈赟: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J﹞工中國總會計師,2019.1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