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學
摘要:在科學技術水平和信息技術水平顯著發展的背景下,大數據時代悄然到來,各行各業都借著大數據的東風不斷改革創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審計工作是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的審計模式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必須改革審計方法,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數據給審計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進而提出審計創新策略,以期為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審計方法
引言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審計工作與大數據的結合,為工作人員開展審計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大數據技術在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對審計工作的要求,因此,現階段在大數據審計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大數據
信息技術隨著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概念應運而生。一方面,大數據(Bigdata)是IT行業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傳統軟件工具在特定時間內無法處理、捕獲和管理的數據集。它是一個巨大的、快增長的、多元化的信息資產,需要新的處理方式,具有更快流程優化能力和更強的決策權、洞察力、發現力。另一方面,大數據是移動互聯網應用、云計算、互聯網的新焦點,并且融合了信息技術,將導致各領域業務模式、管理模式和生產模式都相應發生了變化和創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也發生巨大變化。同時,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為電子數據審計提供的機遇和挑戰。目前國內,大數據被視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并將對大數據研究與開發作為新的國家戰略。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大數據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良好。這標志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浪潮已經開始席卷中國,中國對大數據的研發、開放、共享的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環境下,各國審計模式已然發生改變。正如我國副審計長孫寶厚于會議中所指出的:大數據戰略與諸多國家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密不可分,各國最高審計機關的目標是促進國家良治、全球良治和全球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審計不僅是技術方法層面的創新,更是審計理念、審計制度、人才培養方面的變革,應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樹立責任觀、系統觀、數據觀、創新觀、人才觀,不斷推進和完善大數據審計工作。
二、大數據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單位及被審計單位使用的工具不統一,適應性有限,無法建立有效監督制約機制,給審計工作帶來的新挑戰。在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單位的審計工作還在延用傳統的審計工具,而被審計單位通過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所使用的信息系統較為復雜,這樣的情況下審計工作的難度就會大為增加,影響審計效率的提高。第二,在大數據背景下,審計人員能力有待提高。審計工作的專業性較強,特別是隨著審計工作開始向著數字化形式轉變,對審計人員能力素質的要求更高,既要求審計人員精通財務知識,還要求審計人員懂計算機知識,還要了解和掌握部門業務流程和法規知識等。但是當前,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綜合判斷及業務處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審計人員的業務素養已難以滿足大數據背景下審計的要求,還有部分審計人員的習慣根據傳統審計經驗來進行審計,大數據審計的理念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大數據審計創新
3.1審計方法的創新
在大數據審計工作創新了審計的工作方法,改變了傳統審計檢查有形資產、調查、分析等方法,因此大數據審計對審計方法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函證信息獲取方式創新,在傳統審計中需要向第三方單位索取函證,但是在大數據審計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對方單位的授權,直接從網絡上訪問相應的函證信息,擺脫了第三方單位的約束,避免了由于被征詢者態度不端正等問題導致的函證信息不可靠,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審計結果的準確性;(2)審計信息檢查方式創新,在審計工作中,往往會遇到審計信息數量龐大,用傳統的抽樣等方式處理存在局限性的問題,如果采用大數據審計,就可以實現大量數據的檢查,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大數據技術通過創新了函證信息的獲取方式以及審計信息的檢查方式,實現了審計方法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審計信息的準確性。
3.2對審計工具的創新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審計環境日趨復雜化,傳統審計工具已不能滿足審計需求,所以,創新審計工具就成為一項勢在必行的工作。大數據環境下,審計牽扯的數據量持續增多,審計部門要在確保各部門數據關聯、統一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審計工具,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審計工作中,開發利用大數據技術,在海量數據中深入挖掘相關的有效數據,從而得出客觀、正確的審計結論。
3.3審計模式的創新
傳統的審計工作時截取一段時間來進行審計的,這樣就會忽略一些后續的事項,從而影響審計效果。大數據審計借助“大、智、移、云”技術,實現了持續審計,是審計工作更加完整,審計結果更有實效性。除此之外,在大數據審計工作中,工作人員只需要電腦、網絡就可以在固定的辦公地點開展工作,很大程度上的改變了現場盤點、查賬等工作模式,節省了審計工作在收集數據信息上花費的時間,為審計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審計人員借助大數據技術能夠獲得更完整的數據信息,并構建數據分析模型,從而在保障審計結果實效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因此,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了審計模式的創新,進一步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水平。
結語
大數據時代是信息化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大量復雜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現在,大數據已廣泛應用于制造業、商業和服務業中。大數據的時代,審計信息化建設需要站在更高的戰略高度,以大量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處理,快速、準確地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促進審計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克晶.基于大數據時代的工程審計模式創新探究[J].山西建筑,2019(1):243-245.
[2]唐彥琦,李青.淺談大數據審計帶來的創新及其存在的問題[J].時代金融,2018(23):37-38.
[3]陳偉,居江寧.基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審計線索特征挖掘方法研究[J].審計研究,2018,(0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