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全 楊留貝 樊冉冉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世界的經濟形勢開始朝著自由化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未來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必將朝著金融自由化的方向發展。而金融工程學科的發展又和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本文就對金融工程和金融自由化的概念及特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探究了金融工程和金融自由化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金融工程;金融自由化;概述
引言:自中國加入WTO后,我國金融行業的專家學者就對金融自由化熱議紛紛,有一部分人認為,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危機的源頭,它會進一步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導致出現這種觀點的原因就是自由化所處的時機欠佳,這和金融工程中的風險管理有一定的管理。
一、金融工程的概念
我們可以從狹義和廣義這兩個方面來看金融工程。狹義的金融工程指的是通過先進的數字及通訊工具來對基本金融產品進行組合分解,進而制定出符合客戶需要的金融產品,這也是早期金融工程的定義[1]。廣義的金融工程則是通過工程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包括對交易策略的設計、金融風險的管理等。
二、金融工程的特點
(一)綜合性
金融工程并不是單一性學科,它的綜合性比較強。金融工程涉及的學科比較多,像現代金融理論就包括證券組合理論、資產定價理論等;現代工程技術方法包括信息技術、數值計算、人工智能等等。
(二)創造性
金融工程在金融領域中是一次思想的躍進,它創造出了第一份期權合約、第一份互換合約;同時它也是對已有的觀念做出新的理解和應用,對已有的金融產品和手段的重新分解和組合[2]。這一點和早期的風險防范政策相比金融工程在規避金融風險、減少借貸成本上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它可以很好地幫助促進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實用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金融工具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各種金融工具開始出現,其中金融工程就是金融市場的衍生工具之一,它是金融科學的工程化,它可以讓金融學擺脫了抽象的理論,開始面向客戶、面向市場。不僅如此,它還可以通過現代技術手段來為客戶定制更具個性化的產品。
三、金融自由化的概念
金融自由化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產生的,它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原來的管制措施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它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金融業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金融自由化最早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它指的是逐漸放松甚至取消對金融活動的管制措施的過程。金融自由化在全球范圍展開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取消國與國之間對金融機構活動范圍的限制,國家間相互開放本國金融市場,允許外國及金融機構在本國經營和國內金融機構一樣的業務;廢除外匯管制制度,放寬各種金融機構業務活動范圍的限制,允許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適當交叉;放寬或取消對銀行的利率管制,鼓勵金融創新活動,允許新型金融工具的交易[3]。
四、金融自由化的意義
金融自由化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全球經濟發展的步伐,我國從1922年開始進入金融自由化,從利率自由化到金融業務與機構準入自由化,再到后來資本賬戶自由化,我國的經濟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的出現使得金融更加脆弱,進而加大了金融危機出現的概率。即便如此,我們也必須推進經濟金融化,因為這是一個不得不走的過程,因為金融自由化的收益是大于風險的,我們在進行金融自由化的時候要講究方式,盡可能地將其帶來的危害減少到最低,擴大由于金融自由化帶來的收益,讓其可以更好地為經濟增長服務。
五、金融工程和金融自由化
在搞清金融工程及金融自由化的含義之后我們可以看出,在金融工程的應用和研究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工具,孕育出各式各樣的保值策略,這樣一來應對風險的能力自然也會增強,在這種環境下出現的金融自由化,不僅不會增加金融市場的風險,還會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各個國家或者是地區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對金融衍生市場的發展,大力開展金融工程的研究,具體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盡快地健全相關的金融法則;完善相關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為金融行業打造一批具備專業能力的金融工程師隊伍。
結束語:總而言之,任何時間、任何金融體系中的金融體系改革都是有利有弊,我們不能完全地規避風險,只能盡可能地將風險減少到最低。這一點從我國十余年來的金融體制改革就可以看出,在全球性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在金融市場較發達的國家,還是在金融市場較不發達的國家都只能積極的、慎重地對每一項措施的利弊進行客觀的評價,權衡利弊,之后再進行金融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謝為安. 金融工程與金融自由化[J]. 上海綜合經濟, 2000(6):32-33.
[2]蔡則祥, 卞志村. 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管趨勢[J]. 經濟問題, 2001(9):6-9.
[3]王鳳京. 金融自由化及其相關理論綜述[J]. 當代財經, 2007(06):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