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


摘要:玉米種植保險是成都市第一批開展試點工作的農業保險險種之一。文章基于對某險企成都市玉米種植保險業務的調研,結果顯示:其產品具有保費低、保障范圍廣、賠付靈活的特點,同時在特殊營銷模式的推動下,保費收入和承保面積發展穩定,最后針對險企業務辦理模式單一、后續服務薄弱不足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業保險;玉米;成都
一、某險企成都市玉米種植保險開展情況
1.1玉米種植保險產品特點
某險企在四川省范圍內統一實行的險種是四川省水稻、玉米種植綜合保險,其產品有以下特點:
保險費率低,財政補貼高。玉米種植保險的保費實行政府和投保人共同承擔,政府財政補貼75%,投保人自負25%,成都市玉米種植保險的保險金額為每畝400元,保險費率為4.5%,即每畝所繳保費為18元而農戶只需要支付4.5元,極大地減輕了投保人的經濟壓力。
保障范圍廣。在保單約定的保險責任中,該險種除承保常見的自然災害外,還承保了玉米螟蟲、大小斑病、紋枯病等病蟲害,為農戶提供了較為全面的風險保障。
賠付靈活。當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人按照事故當時玉米所處的生長期核定其最高賠償比例,并通過查勘損失率及損失面積來確定理賠金額。其計算公式為:賠償金額=每畝保險金額×出險當期每畝最高賠償比例×損失面積×損失率×(1-絕對免賠率)。玉米不同生長期的最高賠償比例見表1。
1.2玉米種植保險營銷渠道與保費收入分析
某險企通過線下營銷渠道,形成“公司—營銷部—團隊長—農村業務代辦員”四個層次的營銷網絡。通常從鄉鎮領導干部和村干部中分別選擇一名具有農村工作經驗和群眾號召力的團隊長和農村業務代辦員。在投保的群體中,種植大戶、專業種植合作社一般單獨投保,散戶則由農村生產經營組織或村民委會組織、村干部協同推進投保。
在這種營銷模式下,某險企在成都市玉米種植保險業務的開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保費收入來看,2012年某險企成都市實現玉米種植保險保費收入1047.05萬元,2013年保費收入1217.73萬元,2014年保費收入128.17萬元,2015年保費收入880.81萬元。因此,其保費收入除了在2014年大幅度下跌外,2012年至2015年期間均表現出較為穩定的趨勢。
基于2013年底中央出臺《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管理辦法》的政策背景,以下是2014年保費下降原因的說明。第一,該政策對保險費率的浮動加以限制,某險企依照自身實際情況將玉米種植保險的費率由原來的5.25%下調為4.5%。以保險金額每畝400元計算,則每畝保費減少3元,減少了14.29%。第二,該政策要求以保費收入為基礎計提大災準備金,導致保費收入進一步減少。
1.3玉米種植保險歷年實施狀況
成都市實行玉米種植保險試點政策以來,農戶投保積極性高漲,其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同時,某險企成都市各年玉米種植保險的承保面積也表現突出。除2014年之外,2012年、2013年和2015年的承保面積均達到了成都市玉米播種面積的65%以上,其中2013年更是達到了77.76%。可以看出,某險企的玉米種植保險在成都市具有很大的競爭力。
在玉米種植保險的賠付方面,某險企選擇日歷年度再保前已賺賠付率作為衡量指標。2012年至2013年,日歷年度再保前已賺賠付率大幅度上漲。與之對應,同時段保費收入從1047.05萬元增長到1217.73萬元,增長了16.29%,大大小于賠付率的增長幅度,這說明該時段應當支出的賠款大幅度增多。同理,2014年至2016年間支出的賠款也大幅度增多。而單看2014年,由于這一年保費收入和承保面積均大幅度減少,因此該年賠付率也出現了較大幅度變化。總體來說,成都市玉米種植保險的賠付率處于上升的趨勢,這表明了該險種在穩定農民收入上發揮了顯著作用,但賠付率提高也意味著賠付支出的增加,繼而影響保險公司的經營業績。各年具體的賠付情況見表2。
二、某險企玉米種植保險試點存在的問題
自2007年某險企參與到成都市玉米種植保險試點工作以來,雖然在多個方面發展穩定,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玉米種植保險業務辦理模式單一。某險企獨特的營銷模式下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便是村干部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卻使農戶的參與度降低,從而導致農戶對保險條款不了解,保費收取較困難等問題突出。此外,目前某險企主要采用線下銷售模式,其營運成本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業務的快速拓展。
第二,玉米種植保險后續服務薄弱。某險企在實際操作中處理定損的方式為抽樣,即當發生保險事故后以每個村為單位分輕、中、重三種損失類型分別設置至少一個隨機抽樣點,再在抽樣點中采取隨機、等距、梅花式等取樣方法,最后根據災害類別、損失情況及實地條件選取樣本,據以測定損失程度。這樣的勘查定損方式較為傳統,存在著精確度不高、效率低下等問題。
三、對策及建議
高風險、高賠付率的玉米種植保險令大多保險公司不愿進行險種創新, 從而忽視了農戶對玉米種植保險的實際需求。因此,保險公司可以考慮從以下兩點作出改進。
第一,增強與各方的配合。玉米種植保險承保公司應該與當地氣象、植保、水利等部門緊密配合,從而了解氣候變化情況,掌握災害發生規律,有利于防災防損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推進線上與線下配合,降低保險經營成本和減少信息不對稱。
第二,增強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是玉米種植保險,農業保險均存在著查勘定損困難、理賠難等問題。大數據、物聯網、云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精準定損大幅度提高理賠的效率,提高農戶投保的滿意度,從而也能促進玉米種植保險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