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要:本文以高校酒店為切入點,在研究現今高校酒店涵義、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在輔助高校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探索中,所暴露出來的人力資源配置方面的現狀與不足,從而引發針對此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優化建議。而優化后高校酒店的人力資源配置與管理模式也將為社會性酒店,尤其是星級酒店的用工荒、招工難、專業人才匱乏等一系列行業難題打開一個新的突破口,從而達成高校人才培養與酒店用人需求的合作雙贏。
關鍵詞:高校酒店? 人才培養模式? 人力資源配置
作為旅游業三大支柱之一的酒店業一直以來蓬勃發展,并逐漸成為旅游產業鏈中最具生機與活力的產業之一。隨著酒店業的快速發展,酒店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尤其是綜合性酒店專業管理人才,以及一線專業服務人員。本文以研究高校酒店的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配置模式為啟發,從而引發了對社會性酒店,尤其是星級酒店未來在人力資源配置方面的研究探索與思考。
一、高校酒店的涵義及特性
(一)高校酒店的涵義
酒店一般地說來就是給賓客提供住宿和飲食的場所。而高校酒店則是指以高等教育院校為依托,以全資、注資、招商或加盟等形式,借助高等教育院校的場地、人員、教育資源等優勢而發展建立的綜合性食宿機構或企業。
(二)高校酒店的特點
高等院校往往就像一個半開放的社會,因而依托其發展建立起來的酒店與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酒店相比較,自有其獨有的特點,大致有如下幾點:
1、經濟效益與人才培養齊抓共管
高校酒店除了需完成學?;蚣瘓F所要求的收益指標及經濟效益,同時也需完成高等院校對于“酒店管理”“市場營銷”等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訓實習及人才培養目標與規劃,從而實現“行校對接、產教融合”的高等職業院校培養模式,力求做到高效與社會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達到理論學習與實踐掌握的有機融合,縮減學生的試用期,從根本上解決酒店企業的用工荒問題。
2、客源穩定且以團隊為主
因學校的地理位置、場地面積及教學資源等優勢,較容易吸引及接納各類教育與培訓團隊及團體,其中也包括各大企業類內部講座與培訓,從而極易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
3、企業組織架構設計與人員配比以培養學生為主
在企業組織架構設計與崗位人員設置上,不僅僅需要考慮企業的經營現狀及人力成本預算,更多的是需要滿足高校對于學生的人才培養計劃關于實踐教學中有關師徒配比的崗位設置要求。
二、高校酒店可借鑒代表性的高校學生人才培養模式理論
(一)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洛桑模式”
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是瑞士的一所馳名國際的職業類大學,培養具有高水平運
營能力的國際酒店高級管理型精英人才。美國許多知名的大學研究生院都認可洛?!皩W以致用”的教學傳統及理念。即教育要不斷適應行業的新需求,理論結合實際要滲透到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去。
凡到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參觀過的同行都能看到,“洛?!辈]有對外營業的餐廳與客房。洛桑的接待大廳,分別供教師和學生課間休息享用的咖啡廳和不同風格的餐廳,既為學生提供用餐與服務,又是教學場地。學校沒有一名食堂職工或廚師,學生要輪流充當顧客與服務員的角色,教師在旁指導與授課。
(二)浙江旅游職業學院—“訂單培養”模式
“訂單班”人才培養是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發展的新型模式,在解決學生實習與就業問題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主要采用的模式:頂崗實訓、 共建生產實習基地、組建實體“冠名班”。學校根據用人單位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結構,利用雙方在技術、設備、師資、場地、辦學條件等方面資源強強聯合,簽訂培養訂單,采用工學結合的方式,分階段分批次在學校和企業分別進行相關教學活動,學生的實習直接在訂單合作企業完成,學生畢業前只要通過企業考核,就可以實現在企業直接就業。
三、以高校酒店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分析其現今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及缺點
(一)現今高校酒店人力資源配置現狀
因目前的高校酒店的經營形式多樣,且各高等院校有關學生“行校對接、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并沒有形成固定化的教學模式,而且每個院校的院校專業及在校培養學生不盡相同。這就使各高校酒店在設計各自的人力資源配比,及員工與學生的幫帶配置上各有不同,但大體上可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
1、見習崗位的員工與學生的師徒配比大致在1:2~1:4之間
酒店行業屬于服務類行業中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的典型代表,因而其一線崗位員工的流失率高,穩定率差,尤其在旅游旺季時,經常出現用工荒的現象,所以基于此種現狀,往往酒店行業可吸納與接收的一線見習崗位人員數量都較多,但同時也為了保障學生的實訓實習質量,一個正式員工所帶教的學生也不宜過多,往往以大于1小于5為宜。
2、見習崗位的設置多集中于一線人員需求較大部門
見習崗位的設置主要是為了使學生了解并掌握酒店各部門的工作流程及標準,所以一般多集中于酒店前臺、客房及餐飲三大核心部門,同時也是用人需求較多的一線服務部門。
3、企業崗位人員需求決定中層管理實訓崗位的設置偏少
為了有效節約人力成本,使人力資源得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酒店行業的管理層級越來越向著扁平化的方向發展,所以,管理人員也在隨之減少,尤其是中層管理人員,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可參與實訓的中級管理崗位減少,實訓實習后晉升的空間與崗位變少。
(二)現今高校酒店人力資源配置存在的不足
通過對現今高校酒店人力資源配置的現狀進行分析,現對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如下:
1、針對培養學生所設的崗位層級不適用
2、一線見習崗位的師徒配比不夠優化
3、缺乏經理級高級崗位的人才培養崗位計劃
四、高校酒店人力資源配置模式在星級酒店的推廣應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己生活的品味與質量,服務類行業越來越成為人們青睞的寵兒,尤其是以吃住玩為一體的高品質星級酒店更是人們工作后放松娛樂的首選,但同時也伴隨著酒店服務類行業的人員需求也隨之加大。為從思想上與根本上解決這一現狀,星級酒店可與各大臨近高等院校進行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有效借鑒高校酒店的人力資源用工模式與人員配比設置,在解決用工荒、招工難的同時,還降低了人力成本,從而找到一條星級酒店員工招用與管理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郭南海、郭鵬 《淺談高校酒店發展對策》,載于《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05年第03期
[2]張祖望 《瑞士的“洛桑模式”》《中國教育報》2003年8月11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