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 現階段,我國農村的土地確權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在這項工作的實施過程中仍存在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足、歷史遺留問題突出、宣傳教育手段不夠創新等問題?;诖?,筆者根據多年實踐經驗結合當下具體情況,提出了提高工作質量、打造良好氛圍和確保農民利益等解決鄉村土地確權工作存在問題的措施,為該工作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 鄉村;土地確權;土地管理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47
鄉村土地確權是當前我國土地政策改革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該項工作意義深遠,是關系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切身利益的重要舉措。隨著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進程的逐步推進,該工作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必須被人們重視,以保證該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為經濟和當下農村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诖?,根據筆者多年工作實踐經驗,分析當前鄉村土地確權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建議,希望對農村土地改革工作有所幫助,并切實促進農村經濟健康、有序、高速發展,以此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和進步。
1 現狀
土地確權是我國農村繼包產到戶后采取的另一項重要政策。就該政策的具體情況來講,主要就是對于土地的所有權、土地的使用權和土地他項權利的再確認和再確定。為了保證該工作能夠有序有效進行,該項工作在實施過程要注重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逐步推進,以保障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切實利益,使得該項工作能夠切實落到實處,發揮積極作用,不斷推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向前發展。土地確權工作從其具體內容上來看大致包括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土地證書等六大程序,在這些程序完成之后才能最終實現土地的確權。
吉林省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開展較早,早在2009年就成為了國家首批試點省份,在2013年1月國家全面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時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更是在實踐過程中探索出了一些有效方法。1)強化責任落實。為保證國家政策落到實處,應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把握好中央和省級政策的有效對接,確保政策的連貫性和一致性,為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除此之外,在該項工作的推行過程中也要注重各相關部門的有效溝通和協作,加大對地方開展此項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對重點地區開展不定期督查,嚴格按照時間節點的要求落實相關工作,推進工作責任落實到個人,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不走空,不流于形式,真抓實干,出效果,出成績。2)嚴格各個環節的標準。在該項工作的相關流程方面,針對不同類型的土地應規范相關的操作規程,不斷完善相關工作的標準,加大技術支撐和扶持,確保國家政策在吉林省土地確權工作中不走樣、不變形,完整地傳達和落實各項政策。3)推動指導宣傳。在該項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為了能夠讓相關人員及時了解相關的政策和國家規定,制作內容翔實的宣傳冊,并分發派送到各家各戶及其相關的人員和部門,在工作的過程當中不斷加強業務培訓,使得相關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在各個媒體上廣泛宣傳該項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營造土地確權工作的良好氛圍和環境,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進行和開展。4)加強溝通協調。該項工作在推行過程當中并不是一帆風順毫無問題的,尤其是這項工作面臨的人員多,情況也比較復雜,還涉及到廣大農戶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工作推行的過程當中,對于存在突出問題的地區,加派人員進行業務指導,調任中堅力量依據國家政策法規解決問題。尤其在地方推行該項工作的過程中,加強各方力量的工作合力,通過自行協商、司法支持、法律化解等有效的手段,著重解決歷史遺留的難點問題,不激化矛盾,力爭做到平衡各方利益,實現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優化。針對特殊的地區和人員,通過巡察“回頭看”的形式,認真查找問題,糾正偏差,切實保障該項工作順利、完善開展。5)嚴把質量關口。把質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在政策落實、信息錄入、公示確認、規范發證等方面強化質量的檢查監督,不浮夸,不走過場。為此,吉林省先后成立了多個檢查組和督導組,分批對全省各地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巡視、檢查、督導,以便能夠在第一時間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建議,推動該項工作落實[1-2]。
2 問題
雖然吉林省在該項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根據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來看,當前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會影響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須加快解決。
2.1 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土地確權工作包含的內容極多、信息極廣,加之各地情況特殊,給土地確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從事土地確權的工作人員還缺乏高質量的業務培訓,特別是在解決一些難題方面,存在辦法不多、思維方式過于僵化等問題。工作人員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夠完善,專業性測繪人員嚴重缺乏,直接導致對一些工作缺乏準確判斷,降低了工作的整體效率,也嚴重制約了工作推進的進度和進程,不利于該項工作的高效推進。
2.2 歷史遺留問題多
農民的土地使用面積由于受到當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與實際土地面積存在很大的誤差。這種誤差的存在原因很多,屬于歷史遺留問題,給新一輪土地確權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阻力。特別是很多農民自己開墾的荒地如何確權,如何計算,成為了土地確權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問題,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加以解決。這項工作解決不好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
2.3 宣傳方式方法創新不夠
傳統的宣傳手段和方式存在吸引力不足等問題,對農民有效掌握和理解農村土地確權政策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具體工作中會出現工作人員熱情不高、部分農民對土地確權工作不配合或消極應付的情況,這些情況的存在都為開展土地確權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因此,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選擇更有效、更親民的方式進行相關政策法規宣傳,使之便于宣傳和理解,以推動該項工作順利開展。
3 對策
針對上述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過程中應該進一步轉變觀念,堅持穩中求進、步步為營的工作方針,采取更為有力和有效的舉措,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治,因地制宜,力爭在工作中取得更大實效。
3.1 著力提升土地確權人員的業務能力
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思想道德、業務能力、責任意識的培訓力度,選擇德才兼備的人員充實到具體工作之中,并有效利用工資待遇、獎懲手段等多種方式和方法激勵相關人員履職盡責。在法律的框架之內保障相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可進一步提升鄉村土地確權工作的質量水平[3]。
3.2 做好宣傳和摸底工作
在宣傳教育上發力用功,調動農民的主動性以及參與該項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打造適合各區域特點的宣傳輿論平臺,采取符合農民實際情況的宣傳工作舉措,利用廣播電視、新聞報紙、宣傳欄、電子屏等手段全方位宣傳土地確權工作的重大意義和影響。同時,還要挨家挨戶走訪調查,了解民生所需。通過積極宣傳和實地摸底,掌握土地確權工作的第一手資料,以便精準地采取措施,積極主動做好各項工作。
3.3 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
依規依法從事土地確權工作的開展,既要嚴格執行國家、省級的各項政策和法規,又要因地制宜化解本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既要打擊非法侵占農民土地的霸道行為,又要積極鼓勵農民開荒種植,最大范圍確保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失。同時,還要強化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工作中不負責任、不擔當、不作為、嚴重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嚴肅追究其責任[4]。
參考文獻:
[1] 李艷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8):195,184.
[2] 張新生.對于農村集體土地確權頒證工作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9(6):229.
[3] 李輝.我國農村土地確權法律體系的完善[J].農業經濟,2019(11):97-98.
[4] 羅明梅.論農村土地確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7(1):15-1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