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紅



[摘要] 目的 探討協同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腎功能衰竭實施長期血液透析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協同護理,對所有患者出院后隨訪1個月,比較患者自我管理能力、Barthel指數及腎功能變化情況。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各分項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腎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且尿素氮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肌酐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干預前和干預后對照組(P<0.05)。 結論 針對尿毒癥血液透析者,實施協同護理,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改善治療效果等均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 協同護理;血液透析;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03-017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nal failure who underwent long-term hemodialysi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collaborative nursing.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month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arthel index and renal fun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renal function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turned to normal, and the urea nitrogen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reatinine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Barthel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For urem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has important value in improving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ing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nursing; Hemodialysi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超過80%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長期的血液透析維系生命[1]。雖然長期血液透析被認為是治療晚期腎功能衰竭尿毒癥者最有效的方法,且終末期腎臟疾病實施長期血液透析,費用昂貴,尤其隨著病程的延長,患者疾病的進展,其出現焦慮、抑郁、敵對等負面心理比例明顯增加,加之腎功能衰竭對生理功能造成的影響,患者承受多方面的心理與經濟壓力,生活質量顯著降低,自我管理能力不利于疾病康復[2]。所以針對晚期腎功能衰竭尿毒癥行長期血液透析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減少并發癥有重要意義[3]。本研究主要探討協同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腎功能衰竭實施長期血液透析者80例,所有患者均以臨床表現、既往治療史通過尿常規、腎功能結合臨床病史診斷尿毒癥。入選標準[4]:腎小球濾過率6~10 mL/min,血肌酐≥707 μmol/L,血液透析治療時間≥3個月,每周透析次數≥2次,年齡18~50歲,排除標準:急慢性機體感染、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惡性腫瘤、精神疾病等。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18~50歲,平均(45.1±1.2)歲,透析治療時間3月~11年,平均(3.8±0.4)年;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18~50歲,平均(45.2±1.1)歲,透析治療時間3月~10年,平均(3.9±0.4)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透析治療時間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血液透析護理干預,如一般護理,心理護理,靜脈穿刺護理,導管留置護理等;觀察組實施協同護理,首先注重護理過程中的整體管理,由科室護士長統一協調管理,并將護理人員、患者、患者家屬進行編隊處理,形成協同護理管理機制,并將協同護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做好以患者為中心,護理人員作為協同對象的工作安排,護士長則負責統籌安排、監督與指導,落實工作中心以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相關配合為主,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血液透析治療相關配合的技能,出現并發癥的應對方法,有效的規劃患者的自身護理行為,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具體實施上,護理人員應認真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掌握長期血液透析治療的護理技巧、自我保健能力,指導患者有效的調節情緒。針對護理人員,則加強護理人員對護理文書書寫的管理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確?;颊咧委熜Ч?,提高護理安全性。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出院后隨訪1個月,比較干預過程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Barthel指數及干預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情況。
1.4 評定標準
自我管理能力指標有:日常生活自理、癥狀自我處理、藥物自我處理、心理自我調節及社會交往生活能力5項目,各項最高分均為20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生活質量通過Barthel指數實施,共10項,最高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所有主觀評分均通過3名具有高級職稱以上醫師綜合,并以連續評定3次取平均值為標準。
1.5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使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各分項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腎功能指標結果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腎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且尿素氮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肌酐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結果比較
干預前兩組Barthel指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干預前和干預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腎功能不全導致的尿毒癥已經成為全球性公共問題,隨著患者病程延長,患者腎功能呈現一個不完全可逆性發展,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其腎功能顯著變差[5]。長期的血液透析治療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所致尿毒癥最常見亦是最有效的方法。通過血液透析治療,能有效替代腎臟功能,但隨著血液透析次數的增多,病程的進展,患者需要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頻次越來越高[6],所需治療費昂貴,晚期患者則并發癥增多[7]?;颊卟坏枞淌苎和肝鲈斐傻臋C體疼痛與傷害,還需承受大量的醫療費用等壓力。故針對慢性腎功能不全導致的尿毒癥實施長期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對減緩血液透析患者身心負面影響,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存期間的生活質量等均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協同護理,比較干預過程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發現,干預后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各分項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證明針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協同護理,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癥狀自我處理能力、藥物自我處理能力、心理自我調節能力及社會交往生活能力等均有重要意義。此結果與陳麗等[8]研究相符??紤]與針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實施本研究觀察組的協同護理有關,同時有效的結合健康教育與自我管理,能更好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了解治療過程的注意事項[9],加強自我監測能力及對并發癥的防治方法[10]。
另外針對干預后腎功能指標對比發現,干預后觀察組腎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且尿素氮水平低于對照組,肌酐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針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協同護理,對改善患者腎功能有一定價值。該結果與余靈芝等[11]相符。最后針對干預過程中Barthel指數對比發現,干預后觀察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干預前和干預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針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協同護理,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一定價值。尤其針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在發生之前做到預見性協同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自我管理能力。
協同護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盡量為患者提供專業、精細、系統化的護理服務[12],告知實施長期血液透析治療的注意事項[13]、進行全程的精心護理干預[14],從而有效的提高治療有效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15]。
綜上所述:針對尿毒癥血液透析者,實施協同護理,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改善治療效果等均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曼,黃麗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護理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19,19(4):48-52.
[2] 王洪穎.協同護理干預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8,35(5):587-588.
[3] 楊芳,張黎美,趙芳.協同護理模式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及效果評價[J].遼寧醫學雜志,2018,32(4):55-58.
[4] 鄭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慮狀態及其人文關懷護理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33):150-152,156.
[5] 高亞麗,朱楷,魏培丹.舒適護理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況和并發癥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20):146-148,151.
[6] 劉便.協同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24):134-135.
[7] 王佩.協同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透析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1):137-138.
[8] 陳麗,蘇曉燕,劉玉峰.協同護理模式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透析治療依從性[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7):89-91.
[9] 王麗華,梁爽,姜艷妮.血液透析患者的協同護理方式及實施效果評定[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4):185-187.
[10] 王彩玲,郭錦麗.基于預警理念的過程質量控制方案用于重癥患者連續性血液凈化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9, 34(9):1-4.
[11] 余靈芝.協同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依從性的影響[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9,39(1):80-83,91.
[12] 姜慧騰,徐玲燕,吳云.協同護理模式在非透析期糖尿病腎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29):161-163.
[13] 楊小蓮,文定萍.協同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依從性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0):4287-4288.
[14] 朱楓.協同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及護理能力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0):4268-4270.
[15] 陳學英.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透析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系統醫學,2018,3(17):184-187.
(收稿日期: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