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杰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巨大進步,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作為我國人口眾多的農村發展卻相對滯后,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科技進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水平扔較低,農村的發展要靠農業,農業的發展要靠科學技術,要重視農業技術的推廣及應用。
農業技術推廣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施肥技術、種植技術、收割技術等都屬于此范疇,應充分利用相關科學技術,全面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為廣大農民朋友增產增收保駕護航。本文從當前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出發,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當前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現今的農業科技成果不能轉化為生產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科技領域的突飛猛進,農業領域也不例外,每年都會取得大量的農業科技成果,但是能夠真正應用到實踐中的卻少之又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國的農業推廣主要是以行政手段為主,是一種自上而下垂直的農業推廣體系,大量的科研成果的推廣沒有考慮市場的需求,因而無法應用到實踐中去,農業技術推廣遇到了瓶頸。
2、農業推廣技術人員嚴重缺乏,農民專業素質偏低
首先,農業技術作為高新技術要想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充分的應用,就必須要有大量的農業技術專業人員投入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雖然目前我國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眾多,但專業素質整體偏低,專業素質過硬的技術人才嚴重不足,先進的農業技術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其次,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大量年輕人涌入城市,導致農業生產者進入老齡化階段,由于這些人文化教育水平較低,接受新技術的能力較差,使得新技術的效果大打折扣。
3、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不足
農業技術推廣中專業人才缺乏,農業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水平偏低,歸根結底在于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資金投入的不足導致了以下影響:首先,農業技術從業人員工資待遇不高,進而影響學生專業及就業方向的選擇,從而專業技術人才數量難以得到保障,直接影響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水平;其次,由于資金缺乏,農業技術的轉化和農業設備購置受到影響,農業技術從理論轉化為造福農民的實用技術受到極大限制,因此農業技術的存在也就失去的存在的價值。不能得到認可,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農業技術專業人員積極性無疑將遭受打擊,這對我國三農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二、改善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1、以生產需求為出發點,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與農業生產需求有效結合
農業科技成果的創造要以農業生產者的實際生產需要為出發點,才能最大限度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農業科技成果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廣。目前我國大量的農業科技成果是通過自上而下論證立項,然后通過層層報獎機制產生的,這種機制存在很大的弊端,論證立項不能完全考慮生產需求的實際需要,也容易產生科技成果眾多的假象。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改變現有農業科技成果產生機制,從農業生產者的實際需求出發,去做科學項目研究,這樣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廣應用,真正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2、加強對農業推廣人才的培養以及對農業生產者的培訓
針對目前存在的農業技術專業人才短缺的現狀,國家應增加投入和力度,通過教育培養更多專業素質過硬的實用型人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有了專業人員的指導,農業生產者才能更準確的掌握先進的農業科技。同時,農民作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力量,是農業技術應用的主體,對農業技術推廣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農業技術的推廣應將農民素質的提升放在首位,廣大農民的高素質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保障。提升農民素質,首先要加強對農民的生產指導,以農業生產效益的不斷增長讓他們相信科學的力量,只有相信的科學才能去積極主動的學習應用農業科技;其次,要加強農業技術培訓,讓農民朋友掌握并不斷加深對農業技術的認識。培訓可采用面授、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方便農民及時獲取,為農民增產增收創造條件。
三、增加資金投入,鼓勵新技術推廣應用
要想農業技術得到更好的推廣,首先政府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主導部門,應該更加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設立專項資金,合理使用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對農技站等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資金支持力度,提高工資待遇,鼓勵更多的人投入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去。其次,通過多種途徑積極宣傳農業技術,方便農民了解學習,同時增加補貼,對涉及農業技術推廣的相關新品種、新設備提供經濟補貼,提高農民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確保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
農業技術推廣在我國農業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取得許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制約發展的因素,只有正確看待這些成績和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段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增加政府扶持力度,才能推動我國的農業水平再上一層樓,為農業、農民、農村的發展添磚加瓦,也為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065000河北省廊坊市經濟作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