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順堯 張占飛 董若征
玉米是邢臺市平鄉縣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在農業產業結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維護地區糧食平衡增加農民群眾經濟收入有很大幫助。近些年隨著平鄉縣玉米種植結構不斷調整,適合玉米種植的土地面積呈現逐漸縮小的趨勢,在推廣應用先進栽培技術的同時,如何采取措施控制病蟲害,減少對玉米產量品質的威脅,就成為現階段農技工作者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近年來,邢臺市平鄉縣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調查了解小斑病、大斑病、玉米穗黑穗病、薊馬等主要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及蟲口密度,形成工作簡報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加強蟲情監控預警,督促各村農科員深入田區全面掌握蟲情動態并適時上報。完善防控預案,積極做好應急防控資金、物資、人員等準備工作,確保一旦發生大面積災害能沉著應對。同時,強化科學防控和安全用藥。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以及召開村組會議等方式大力宣傳病蟲害科學防控知識,向農民推薦高效、低毒的農藥,指導農民適期防治、合理施藥和安全用藥。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就平鄉縣玉米主要病蟲害的識別和防治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一、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1、識別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生長過程中的主要病害,植株感染該種疾病之后,先是從底部的葉片陸續發病,逐步向著上部植株蔓延,同一個葉片上玉米大小斑病可以混合感染,也可以單一發生,發病嚴重時會導致整個葉片干枯,葉綠素下降,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影響到玉米的正常生長和籽粒灌漿。玉米大斑病最適宜的發生溫度是20 ~ 25℃,當田間相對濕度達到90%以上,有利于該種疾病的傳播流行。田間濕度小于60%,氣溫在25℃或者低于15℃持續幾天,田間的病情能夠得到有效抑制。玉米小斑病最適宜的發病溫度是26~29℃,產生包子最適宜的溫度是23~25℃,孢子在24℃環境下能夠一小時萌發。定植密度較大,地勢低洼,潮濕不堪,連續多年在同一個地方種植玉米,是導致該種疾病連續傳播流行的主要原因。
2、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應該做好農業防治工作,選擇高抗品種,要結合所選擇的玉米品種的類型科學確定定植密度,不能過于稠密。另外進入生長發育階段,尤其是進入雨季之后,應該做好田間的排灌工作,避免田間濕度過大。在玉米生長過程中,還應該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增強田間的通風透光率,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減少大小斑病致病原生長繁殖的幾率。當田間發病率達到防治標準之后,應該選擇對癥性藥物進行治療。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每畝50~100g兌水50kg進行噴霧,每間隔7~10天使用一次,連續使用2~3次,防治效果顯著。
二、玉米絲黑穗病
1、識別
玉米絲黑穗病是威脅玉米整個生長發育階段的常見病害。苗期受到危害之后,通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在穗期會表現出典型的癥狀,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如果苗期受危害嚴重時,也可以表現出一定的臨床癥狀。幼苗分蘗量顯著增多,呈現叢生狀,植株明顯矮化,莖節間顯著縮短,葉片顏色呈現暗綠色,葉子濃厚。有的玉米品種還會在葉片上出現與葉脈平行的黃白色的條斑,有時幼苗的心葉緊緊蜷縮在一起,不能夠向外抽出。成年期的植株受到危害之后,主要表現為穗部病料。除了穗部的苞葉之外,整個果穗被黑粉所包裹,內部混雜有很多絲狀的寄主維管束組織,故名為絲黑穗病。受危害的玉米穗顯著變短,頂端呈現尖狀,基部好像球形不能夠正常生長發育。玉米穗出現畸形病變主要是因為雄穗花器變形而不形成雄蕊,玉米的整個外觀呈現刺猬頭狀,頂部稍微細弱,中央空松,整個果穗呈畸形。|
2、防治措施
在玉米選種過程中應該優選高抗品種,同時有條件的種植戶應該選擇包衣種子。對于沒有進行包衣處理的種子,在播種之前應該進行藥劑拌種。可以選擇使用用有效成分占種子重量0.2%~0.3%的粉銹寧和羥銹寧拌種,或者選擇使用20%萎銹靈1000g,加水5000g,拌玉米種75kg,悶4小時效果也很好。由于玉米絲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如果苗期出現臨床癥狀之后,會隨著月齡的增加,臨床癥狀愈加明顯,治愈難度越來越大。此時可以結合間苗、定苗和中耕除草等一系列工作,及時將田間的病害苗拔除。拔除的患病植株應該及時進行深埋處理,不能夠在田間隨意丟棄。另外還應該構建完善的栽培管理制度,合理輪作,避免在同一個種植地連續多年種植玉米,科學調整播種日期,提高播種質量。在有機肥施入過程中,一定要確保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減少土壤病菌來源。玉米收獲之后應該及時做好田地的清理工作,深翻土地,減少病菌來源。
三、玉米薊馬
1、識別
玉米薊馬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蟲,以成蟲或若蟲在玉米心葉內刺吸嫩葉汁液,破壞玉米生長點,往往使玉米葉片發黃失綠,重者使玉米心葉卷曲成牛尾巴狀畸形,生長節間縮短,嚴重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
2、防治措施
在日常田間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清理好田間地頭的雜草,減少蟲源,結合間苗定苗及時拔除帶有蟲害的幼苗,帶出田外集中銷毀。對于玉米心葉嚴重扭曲的,應該使用錐子從鞭狀葉基部刺入,這樣能夠恢復生長。重點做好田間的水肥管理工作,加快幼苗健壯生長,減少薊馬危害。另外還應該注重改善田間的小氣候,營造一個不適合薊馬生長的環境。在玉米田薊馬有蟲株率達5%或百株蟲量達30頭時及時用藥防治。常用的化學藥劑有3%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
(作者單位:054500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