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全 閆鳳輝
花生是彰武縣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重要的抗災作物,在春旱比較嚴重的年份,種植面積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就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分析如下:
一、品種單一且混雜退化嚴重,品種更新更換緩慢
彰武縣花生生產從七十年代初引進白沙1016后,到目前為止,該品種在生產上一直占主導地位(占85%以上),品種單一老化,混雜退化嚴重,造成病蟲害加重、品質下降響花生生產的整體效益,新品種更新更換速度緩慢,其主要原因:花生新品種綜合性狀和適應性與白沙1016相比不占優勢。花生繁種系數低,僅10倍多,且種子用量較大,調運困難,利潤低,種子部門不愿經營等。
二、規范化生產租度不高,沒有發揮品種的增產潛力
1、自然條件差異導致地區間花生生產能力不均衡。本縣花生生產屬于“雨養農業”,自然條件對花生產量影響較大。種植較集中的西北部區域干早少雨,土壤瘠薄,都是挑選沙土地,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的地塊,或者遇到干旱的年份才選擇種植花生,再加肥料投入不足,采取裸地栽培、多年重茬種植、生態環境惡化等,必然導致花生處于較低產量水平。
2、技術集成程度不夠。地膜覆蓋、大壟雙行、規范化栽培等技術雖已推廣多年,且表現出較高的增產增效作用,但應用面積仍然很小。本縣花生地膜覆蓋技術推廣的不到位,面積不足10%,大部分花生還是傳統的種植方式,出苗率不高,密度相對不足、管理粗放;受氣候影響對播種、清棵及收獲時間掌握不準。缺乏機械精量播種作業,施肥不合理現象依然嚴重,病蟲害防治不及時和措施不當,導致技術應用不到位,操作上的誤差導致技術應用不合理,沒有完全發揮品種增產作用,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也降低了花生生產效益。
3、重茬種植嚴重。在本縣多數花生主產區,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適合于花生生長,但好的年份人們往往不拿好地塊種植花生,而是種植在種植玉米、大豆等作物低產的地塊,這樣就更凸顯花生是避旱減災能力強的作物,既使遇到旱災也會保證一定的收成,農戶嘗到了種植花生的甜頭,造成重茬現象普遍。而連年種植花生,病蟲草害加重,花生減產和品質下降。
4、科研力量薄弱。與玉米、水稻、大豆大宗糧油作物比較,本縣不僅花生科研單位較少,從事花生研究的科技人員也嚴重不足,而進行栽培技術研究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由此產生的后果是既不能持續推出適合本省栽培條件的高產、優質花生品種,以致不得不經常從外省引進品種,又使栽培技術長時間沒有突破性進展,傳統栽培技術仍普遍延用,進而制約花生產量的大幅提升。
三、生產環境惡化威脅花生的持續發展
受傳統的高產導向和耕作制度影響,化肥、農藥等化學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污染日益加重,而且忽視培肥導致的農田質量下降現象有增無減,水資源緊張和干旱頻率增加,對以雨養農業為主的花生生產構成極大成脅。
四、產業鏈條延伸的不夠,產品加工落后,精深加工弱
本縣花生加工沒有大型花生加工企業,都是脫殼的初加工,深加工沒有,并且本縣花生品種主要以食用為主,在價格上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如果將其作為加工花生油、花生蛋白直占等產品的原料,所產產品的競爭力不強。
五、花生生產發展趨勢
1、加快化質品種推廣和更新度,優化生產布局用量進一步優化花生品種布局,擴大優質花生種植面積,實行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提高花生商品率。同時針對不同地區提出適宜的主栽品種和與之相配套的栽培技術措施,加速新品種和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示范推廣良種良法相結合,加快品種更新速度,同時防止由于品種過分單一而爆發大規模病害的可能性。
2、大力普及提質降本增效的集約化高產穩產培技術,提高花生生產水平,針對我省不同花生主產區生產條件和栽培水平的差異,發揮各種增產措施,最后形成技術集成,大力普及與推廣。通過示范引導、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等,加快地膜覆蓋、大壟雙行、綠色栽培等技術的推廣,提高花生技術應用和綜合生產能力。
3、強化技術培訓,提高技術到位率 。充分利用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自身優勢,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農民的需要,突出農民渴求的增產增效技術,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與提高花生產量和綜合生產能力的主題,以品種和技術為重點,因需施教,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和農民生產生活相結合,搞好技術培訓,即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也提高了技術應用的到位率。
4、建立花生綜合技術示范區,加快技術的推廣應用。結合本縣花生生產布局和自然氣候、地域間的差異,建立優質花生生產優勢區域,有針對性地對花生的品種布局進行調整。在花生主產區建立優質花生高產示范區和無公害栽培示范區。
5、培育和壯大加工企業,加快優質花生和出口創匯能力。引導花生加工龍頭企業在花生主產區直接建立生產基地,實行訂單生產,提高花生專業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生產水平。重點發展綠色出口創匯型花生,按照標準化生產,規范技術栽培,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推進產業化經營,不斷提高花生加工轉化水平和出口創匯能力,進而增加農民收人。
(作者單位:1.123212遼寧省彰武縣葦子溝鎮農科農機站;2.123200遼寧省彰武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