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宜明

蠶桑產業是中國傳統特色農業產業的一種,其發展與產區農業經濟密切相關,影響著產區農戶的增產增收。在農業經濟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中國蠶桑產業逐漸走向規模化。然而,從總體情況來看,中國蠶桑產業經濟效益呈現下降趨勢,有不少種桑養蠶的人轉向其他產業,桑園面積日漸減少,而蠶繭的數量與質量也大不如前。筆者認為,蠶桑主產區必須要從地方發展實際入手,積極探索蠶桑發展新模式,推進蠶桑效益穩定增長,讓這一傳統農業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加強優質高產飼養技術推廣
蠶桑是否優質、高產,關鍵在于飼養技術的優劣以及農戶對優質高產技術掌握程度的高低。飼養技術好,農戶對優質高產技術掌握程度高,蠶繭絲量多,性狀良好,有利于絲廠繅絲,而桑葉葉片大而肥厚,能夠為蠶的生長提供好的物質資料,促進蠶的發育。然而,由于優質高產飼養技術推廣存在問題,所以金安區常有蠶種質量高而農戶飼養中常發生蠶病的現象。由此可見,加強優質高產飼養技術推廣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過對技術推廣有效性的分析,筆者認為應當將推廣重點置于領導組織建設、推廣隊伍建設、推廣活動開展、推廣手段優化等幾個方面。
1、組織建設
理順組織關系,強化行業主管部門職責。定期結合技術推廣工作情況與當地蠶桑產業發展情況,圍繞《廉政準則》和干部選拔任用監督制度開展領導班子集中學習,落實推廣工作責任到人,同時通報當前推廣工作落實情況,交流干部思想問題與作風問題,開展干部批評與自我批評。
2、推廣隊伍建設
在不影響正常推廣工作的情況下,定期開展人員培訓活動,就黨的先進理論成果、國家與地方新農業政策、蠶桑優質高產技術等對在職人員進行思想與業務能力兩方面的培訓,以深化在職人員對國家與地方政策、蠶桑優質高產技術的深入了解,同時提高其思想覺悟,使其站在地方經濟發展的高度看待技術推廣工作,轉變消極的工作狀態。
3、推廣活動開展
加強實地調研,組織推廣人員深入到蠶桑重點鄉鎮,圍繞“科技入戶,蠶農增收”,以桑蠶技術培訓為抓手,開展桑園管理、蠶種催青、小蠶共育、蠶病綜合防治、蠶繭收烘、標準化蠶室建設、省力化飼養、自動上蔟等技術以及國家與地方新農業政策的推廣活動,幫助蠶農學習科學種桑養蠶的方法,為地方發展蠶桑產業奠定良好基礎。
4、推廣手段優化
充分利用傳統與現代媒體優勢,優化推廣手段。蠶桑生產關鍵時刻向農戶免費發放由基層推廣站制作的蠶桑優質高產飼養技術手冊;開通有線廣播講座,面向農戶傳遞技術與政策兩方面的信息。在現代媒體優勢利用上,通過地方電視臺播放如何科學種桑養蠶的農科節目;蠶病頻發時期、桑葉采收時期、蠶繭上蔟時期或者是地方自然災害時借助短信平臺向農戶發布技術、政策信息;開通地方農業信息網,為蠶桑飼養專門設置一個模塊,根據不同飼養環節需要豐富信息內容;選拔地方蠶桑產業帶頭人,在征得他們同意的前提下將其手機號設為專家服務熱線,并面向社會公布,接受農戶咨詢;建立地方蠶桑飼養線上系統,將各種信息錄入系統,由農戶根據自身需要自行查詢。
二、打造“互聯網+蠶桑”新業態
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農業”逐漸成為農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農業農村部連同其他部門印發的《“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給地方“互聯網+桑蠶”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技術環境與網絡環境。對安徽省六安市而言,探索“互聯網+蠶桑”發展新模式,打造新業態,無疑滿足于時代發展的需要,也對區域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
通過對“互聯網+蠶桑”產業融合的分析,筆者認為,打造“互聯網+蠶桑”新業態,不能夠只局限于“互聯網+蠶桑業電商”這一模式上,而應探索出更多的發展模式。
1、“互聯網+農業生產”模式
此模式有兩個發展方向:(1)“網絡云計算+基因組測序”,利用網絡云計算技術深入分析當地蠶、桑基因的演變,借助基因組測序定位并鑒定不同品種蠶、桑存在的基因突變現象,確定基因重組方向與結構,從而獲得優質基因信息,使蠶、桑的品種變得更加優質、更加具有抗病性。(2)“物聯網+蠶桑生產”,利用物聯網技術將蠶桑生物信息、生產設備設施信息、生產管理信息統一到一個網絡平臺中,實時、在線觀察蠶桑生產情況,并根據生產情況自動調控蠶室環境,促進飼養的標準化發展。
2、“互聯網+農村金融”模式
蠶桑生產加工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短缺且融資難的問題,發展這一模式,依托互聯網搭建以地方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農業示范戶為主體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投入融資、網絡支付等多種金融服務,鏈接農資購進、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等蠶桑產業各個環節。
3、“互聯網+農業信息化”模式
發展這一模式,以互聯網為依托開發地方特色的APP客戶端,面向蠶農提供各種蠶桑飼養信息與市場發展信息,同時開通專家對話平臺,讓病蟲害遠程診斷成為可能。
現階段中國蠶桑產業經濟效益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不少種桑養蠶的人轉向其他產業領域,桑園面積日漸減小,而蠶繭數量與質量也大不如前。蠶桑主產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積極探索蠶桑發展新模式,通過加強優質高產飼養技術推廣、打造“互聯網+蠶桑”新業態,推進蠶桑效益穩定增長。
(作者單位:237192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中店鄉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