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昊

筆者從事動物檢疫工作7年來,在不斷變化的動物疫情中,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斷調整和改善的進程中,通過學習和總結,個人業務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工作過程中不斷克服掉的難點和疑點也隨著時間的積淀逐步讓自己保持著與時俱進的同時,更加堅信動物檢疫工作真真正正應該為百姓餐桌食品安全發揮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筆者僅就個人的學習和業務成長體會簡單的談談動檢工作如何在不斷變化的疫情大環境下與時俱進。
一、筆者從事動物檢疫工作7年來國家發生的重大疫情
1、H7N9型禽流感疫情
2013年3月造成人間病例傷亡,雖然本病從臨床癥狀觀察對家禽的致病性較低,但對人的致病性較高,所以對養禽業的沖擊很大,基本可以說是地震級的,導致當時4斤左右體重的蛋雞淘汰雞價格暴跌到10元一只,肉雞價格更是一落千丈,給廣大養殖場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由于肉雞屬于短期飼養,周期較短,到了時間就不得不出欄,進而導致甚至有的傾家蕩產。
2、小反芻獸疫疫情
2013年12月份以后,我國各地出現了小反芻獸疫疫情爆發,由于本病對羊的致病性和致死性較高,導致一些養殖場戶損失慘重。
3、非洲豬瘟疫情
2018年8月份以來,我國各地陸續出現非洲豬瘟疫情,給養豬業和其他相關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損失,甚至導致一部分寄希望于養殖脫貧致富的養殖戶承受著巨大壓力,更由于養殖量的大幅度下滑導致后期生豬價格快速上漲,截止到2019年10月30日目前生豬價格在20元左右,部分地區豬肉價格在30元左右,間接拉動CPI,導致部分低水平收入人群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二、重大疫情發生的一些原因
1、不能及時有效拔除傳染源
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的動物,包括傳染病病畜禽和受感染的動物。這些重大動物疫病的傳染源有的是從國外向國內引種、或者引入相關產品時傳染進來,有些是由于檢疫執行不到位造成國內疫情不能及時有效控制在疫點區域內,隨著高速發達的物流體系的運輸,進而造成大面積傳播。
2、傳播途徑不能有效管控
傳播途徑是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體外,經過一定的傳播方式,到達與侵入新的易感動物的過程。傳播途徑可分為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水平傳播又分為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傳播。直接接觸傳播傳染較快但傳播面較小;間接接觸傳播主要經污染的飼料和水、空氣、污染的土壤、活的媒介進行傳播,雖然傳播較慢,但傳播面廣,所以危害最大。隨著物流體系的快速發展,一日千里的物流系統比比皆是,種畜禽、商品畜禽及動物產品經空運、海運、陸運可快速達到任何地方,而很多負責動物檢疫的關卡由于技術力量薄弱或者個別人員責任意識松散,甚至有的違法違規收受他人好處,導致攜帶傳染病的動物或動物產品肆意流通,為其他地區動物疫病防控和檢疫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3、易感動物抗病能力下降
隨著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的普及,很多養殖場知識單純的從硬件設施進行改善,飼養管理技術方面基本還是停留在散養技術層面上,對群防群控的養殖習慣還在慢慢積累,而動物體本身由于養殖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相關配套技術不能快速跟進,導致身體各項機能不能快速適應,進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腸道疾病、生殖系統疾病頻頻發生,這些疾病的發生又進一步降低機體抵抗力,而由于在很多養殖場戶的生產實踐中,消毒意識的淡薄和消毒觀念的消極,導致病原微生物在高度密集的飼養環境中大量繁殖,抵抗力逐步降低的機體在大量病原微生物的肆虐下,變得讓人感覺不堪一擊,實際上并不是不堪一擊,只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被養殖從業者發現,很多豬只在生產過程中釋放的信號被專業性不強或責任心不強的養殖從業者忽視。
三、檢疫工作應與時俱進
1、嚴格遵守相關動物檢疫法律法規,絕不能徇私枉法,并嚴懲危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無論任何時候都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這把利刃置于頭腦中。
2、認真學習專業技術,積極接受新知識。除了掌握動檢工作應具備的專項技術以外,相關專業知識也應涉獵,如:飼料,相關動物疫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征、病理變化等相關知識。隨著動物疫病的流行趨勢加快、動物疫病變化的速度加快,必須主動學習國際新知識,對目前國內尚且沒有發生或者經歷的疫病也要有所涉獵。
3、認真履行動物檢疫工作,不斷加強對養殖場戶的動物檢疫等相關知識培訓。讓養殖場戶由原來的被動接受檢疫工作,變成自身主動參與檢疫工作,由想方設法規避檢疫變成具備“我的餐桌也會有我養殖的產品”的責任意識,不斷幫助其加強各項法律法規意識和養殖實踐經驗。
4、多與其他周邊地區同行業人員聯系。任何動物疫病都會有一定的傳播軌跡和傳播途徑,提前了解其他地區的狀態,為守好轄區的大門積極向當地主管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
5、適應當前養殖結構改進工作方式。當前養殖結構逐漸由散養向規模化轉移,以前檢疫方式主要是走村入戶憑借肉眼判斷臨床癥狀進行檢疫,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對檢疫人員入場檢疫在生物安全方面提出了考驗,檢疫人員應具備生物安全責任意識,防止動物疫病由于人員的流動導致的傳播。
(作者單位:457400 河南省南樂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