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伴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環境凈化和保護的意識也逐漸深入人心。強化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促進我國林業長遠發展的重要組成。因此,國家有關部門需要結合我國生態林業的管理現狀,充分落實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將通過分析我國森林資源管理的存在問題,談談怎樣有效開展生態林業的建設及其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森林資源管理的存在問題
1、缺乏生態保護意識
我國生態林業的發展離不開森林資源管理的建設。但是很多地區管理森林資源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樹立積極的生態保護意識,反而進一步的利用和開發森林資源,并將盈利看成是管理森林資源的主要目的。在“利用-開發-保護”的基礎上,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并沒有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沒有落實到位,再加上管理機制的缺乏,使森林資源的管理無法有效控制資源的輸出,森林內部的生態平衡被破壞,很有可能造成生物鏈的斷裂,減少我國生物物種的種類。同時也無法充分發揮森林抵御洪澇災害的功能,水土流失的問題越發嚴峻,森林內部災害頻發。
2、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
林業從業人員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不僅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在現有的森林資源管理機制中也存在著明顯的矛盾,給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不僅如此,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使有關行政人員在展開執法工作的同時也受到束縛,面對一些蠻不講理的林地居民束手無策。考慮到我國林業資源的管理現狀,我們需要充分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強化生態林業發展法制以及相關法規等方面的建設,并結合森林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除此之外,森林資源管理行業的發展機制也需要進行調整,才能夠充分實現我國生態林業的平衡發展。通過合理分配資源管理中的各項利益,有效改善林業經濟的現狀。
二、科學管理森林資源的有效途徑
創新是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林業的生態管理同樣也需要進行創新,強化生態林業和森林資源的統一管理,轉變以往單一、籠統的管理模式,強化林業管理工作的科技性,創新現代經濟形勢,才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對于如何實現森林資源科學管理的看法具體如下:
1、創新森林資源發展和管理理念
森林資源的管理人員應當樹立積極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創新對森林資源發展和管理的理念,加強對林業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面對森林資源管理中的存在問題,管理人員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從改善水土流失和解決洪澇災害等方面的問題出發,科學合理的規劃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強化林業資源管理的全面建設,樹立積極、正面的環境意識。此外,有關工作人員還需要正確看待利益、責任和權力三者間的關系,結合過去所積累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技術,應用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手段促進林區管理模式的多元化發展,為林業資源采伐、設計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通過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林業資源浪費的可能性,從而有效實現其科學管理,全面促進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促進“數字林業”的建設
為了有效提升我國森林資源治理和發展的科學化、精準化,進一步確保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可以借助現代信息科技手段,全面落實“數字林業”在森林資源管理方面的建設。除此之外,從事林業管理的工作者還應該構建以企業發展為核心、以提升產業經濟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科技系統,將我國社會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需求進行有機融合,全面促進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落實。
3、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
伴隨著我國信息科技技術的日新月異,應用自然科學對生態林業實際所開展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因此,有關部門在開展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及時轉化科研檢驗的成果,加速生態林業資源管理和建設機制的科學構建,從本質上解決我國水土流失嚴重、森林生態平衡被破壞等問題。借助各種政策性制度鼓勵林業從業者實體經濟的創立,鼓勵技術工作者積極落實技術承包,使得林業產業的發展更加多元化,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
4、靈活應用管理手段
在開展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創新管理理念,還要靈活應用管理手段,強化對管理方法的重視,從而有效促進林業產業和農業產業的有機融合充分實現農林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一方面能夠強化林業資源管理和建設的經濟性及生態性,通過擴大林業的使用率,強化其資源的管理,避免一些不法分子渾水摸魚。合理運用規模造林模式,充分落實農林結合的發展理念,不僅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及其長遠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還能夠有效促進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實現生態林業的平衡發展。
綜上,就當前我國森林資源的管理現狀而言,林業與農業的有機結合是勢在必行的。有關部門通過強化對林業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建立多樣化的管理和經營模式,采取科學的管理機制,從而有效提升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林藥結合、林果結合以及林菜結合等先進措施,科學調整林業產業和農業產業結構,全面提升我國的生態效益,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224136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