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敏

農經檔案主要指在農業(村)經濟發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價值、依據相關制度集中管理的文件材料,是對農村經營管理活動的真實記錄,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有較強的利用效益。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時期,我們必須要抓好農經檔案工作,充分發揮其作用,以推動新農村建設。本文主要討論農經檔案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利用效益,以及如何抓好農經檔案工作。
一、農經檔案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利用效益
在新農村建設中,農經檔案具有如下利用效益:其一,憑證效益。農經檔案可作為解決土地所屬權問題的重要依據,也可作為農村項目建設、津貼或科技成果申報的立項根據。例如,白山市靖宇縣景山鎮某村有兩家為鄰居,原本關系和睦,但因為一塊地的所屬權問題爭奪不休,村干部多年處理未果,農經部門查看農經檔案后發現,這塊地已經被收回合作社作為公用地,兩家了解情況后同歸于好,這就是農經檔案憑證效益的重要體現。其二,經濟效益。農經檔案可作為現階段工作決策的重要指導,例如,地方利用農經檔案中已經有的信息指導當前的土地確權工作,減少工作決策的盲目性,減少土地經濟損失。靖宇縣某村有一片山地,已經被某企業用于種植果樹,農經部門在土地確權工作中通過查閱農經檔案發現,該山地屬于該村某一村民,該村民常年外出導致土地閑置,該土地并沒有被承包給任何企業。上報后,該土地被企業歸還于該村,減少了該村的土地經濟損失。其三,社會效益。農經檔案可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素材,比如借助農經檔案撰寫農經財務管理方面和會計檔案,以動員群眾應用新理念進行農業生產,推動干部加快實施當前工作,從而產生良好社會效益。
二、抓好農經檔案工作,推動新農村建設
1、提高工作認識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及經濟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此同時,農業(村)經濟發展信息呈現爆發式增長,農經檔案工作日漸復雜,其難度也在不斷提高。就農經檔案本身而言,它并不是簡單的信息記錄,而是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形勢下,必須要提高對領導農經檔案工作的認識,充分發揮干部帶頭作用,以落實農經檔案工作。一方面,加強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牢固干部“四個意識”,要求干部站在農業(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高度看待農經檔案工作,使干部明確落實該工作的重要性,認清當前收集、整理、利用農經檔案的嚴峻形勢,層層傳導工作責任。另一方面,豐富農經檔案工作流程與內容的宣傳形式,充分利用傳統與現代媒體手段提高廣大干部對新時期農經檔案工作流程與內容的知曉率,營造落實該工作的濃厚氛圍,使該工作入腦入心。
2、加強工作管理
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是工作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為了提升農經檔案工作效率,增強工作效果,必須要加強工作管理。筆者認為,應當從組織領導、人員素質提升、制度建設等三個方面入手。對于組織領導,調整組織結構,選擇“講政治、重業務、有道德、守規矩”的高素質干部作為領導,配備專人負責農經檔案的收集、整理與利用工作。對于人員素質提升,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在職人員在農經業務與檔案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水平,增強其對現代化管理系統的操作技術,同時深化其思想認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對于制度建設,針對檔案工作全過程,細化工作流程,根據不同工作建立相應的制度,如立卷歸檔制度、檔案電子化制度、檔案保管利用制度、崗位責任制等。
3、強化檔案內容
隨著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普遍應用,以及農業生產機制體制的不斷完善,有保存利用價值的農業(村)經濟發展信息數量與種類不斷增多。為了給新農村建設以供堅實的信息支撐,避免實際建設走彎路,必須要強化農經檔案內容。一,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檔案。每年對土地承包情況進行全面清查,了解土地使用權流轉是否合理、當前是否存在土地承包糾紛,及時更新檔案信息,同時發揮檔案的憑證效益,積極幫助農戶解決土地問題,堅定農戶跟黨走的信心。二,完善農業產業化檔案。拓展經營主體,將企業、合作社、規模生產戶、科技示范戶以及產業基地等均納入到檔案主體范圍,廣泛收集、整理“企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模式下的產業化經營信息,如農業種子、種苗與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信息,為農業市場流通體制改革創造良好條件。三,完善基本建設檔案。加強水利工程、道路工程、造林工程、農網改造、倉庫建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基本建設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時更新現有檔案信息,爭取做到“建設一個項目,更新一個項目信息”,為新農村建設積累資料。四,完善農業科技檔案。加強農業生產技術、農機技術研發、推廣與應用等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是否有技術不再適用或者是非常適用當前的農業生產,如果有,對其予以標識,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綜上所述,農經檔案在新農村建設中大有可為,具有憑證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新時期,我們必須要提高干部對農經檔案工作的認識,加強工作管理,同時,強化檔案內容,切實抓好農經檔案工作,以推動新農村建設。
(作者單位:135200 吉林省靖宇縣農村經濟管理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