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云
加速農村經濟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能夠有效提高村集體的自我發展能力,這不僅是農村正常經營的保障,同時也是鄉村振興的有效基礎。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壯大村集體經濟所帶來的新活力,深入分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入手,構建完善的發展機制,加速村集體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首先分析了鄉村全面振興背景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必要性,然后論述了具體的發展策略,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廣大同行有一定幫助。
一、鄉村全面振興背景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必要性
首先,鄉村全面振興背景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能夠有效穩定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進一步增強農業的發展后勁,促進農業生產力的提升。農村集體經濟顯著提升,能夠更好的引導農民群眾增加對土地的資金投入,學習先進的農業生產模式,依靠科技興農從而進一步增強我國農業的發展潛力,使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不斷提升,農業不斷邁向新臺階;其次,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能夠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能力,更好的發揮村集體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的領導基礎;最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還能夠進一步加強群眾和黨員干部的聯系,有利于構建穩定的農村社會,同時在滿足農民群眾物質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能夠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共同理想,進一步改善農村貧困落后的地區,積極普及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的科學素養,杜絕農村地區的各種陋習,構建一個鄉風更加文明,生活更加美好的新農村。
二、全力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背景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途徑
1、因村施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首先,積極盤活村集體資產。進一步加強對無償占用、低價發包的村級集體耕地、水面、林地、未利用土地等集體資源進行認真核查,通過自主經營或公開競標的方式轉讓、出租集體資源,確實規范村集體經濟項目合同簽訂。對村級集體所有的閑置房屋和機械設備以及水利水電工程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設備、場(土)地等集體資產,通過發包、租賃、參股、聯營、合資、合作等方式加以開發利用,充分發揮資源效益,不斷增加集體收入。其次,因村施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立足當地優勢資源,按照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宗旨,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吸引各類工商企業、農業企業等投資深度開發集體水面、山場、田地、四荒地等,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積極發展農產品基地、休閑觀光農業、農家樂等產業,形成“資源承載產業實體,產業凸顯資源價值”的發展氛圍,將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東橋鎮穩定現有糧食播種面積,積極推廣高產、優質水稻種植技術,全面落實果蔬、食用菌等產業扶持政策,確保各主導產業穩步增長。積極培育農業經濟新增長點,重點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休閑觀光農業等農村二、三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塔莊鎮斜洋村大力創建旅游特色村,發展旅游特色產業,為斜洋村帶來了不菲的收入。進一步做好村級集體經濟排查,積極挖掘各村資產資源,做到因村施策、一村一策。
2、依托”強龍帶動”工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機制,提高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組織化程度。認真組織實施“強龍帶動”工程,重點從技術改造、品牌建設、標準化生產和基地建設等方面扶持龍頭企業發展,著力培育如麒麟茶業、金水灣農業、凱達生態農業等具有一定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的健康發展,成為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的強勁發展的助推器。重點打造 “一鎮一業”和“一村一品”,重點發展綠化苗、油茶、果蔬、食用菌、茶葉、粉干、陶瓷、電瓷、箱包、光伏等“十大特色產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輻射帶動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3、強化監督管理
首先,嚴格資產管理。加強對村級“三資”(資產、資源、資金)的清理、登記、管理,建立“三資”臺賬。村級集體資產發包出租,必須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實現收益的最大化;村級集體資金項目投資要嚴格進行風險評估,防范村級集體資產流失;其次,規范財務管理。嚴格落實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和村集體經濟民主決策機制,堅持做到“四議兩公開”,強化收支審批和信息公開,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規范民主理財行為,對財務收支活動實行民主監督和管理,確保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最后,強化監督檢查。各鄉鎮要定期開展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檢查,推動各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順利推進,及時解決各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堅持將村干部補貼待遇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掛鉤,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列入村級美麗鄉村建設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強化村兩委抓集體經濟發展的責任壓力,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在年終績效考評中,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成效好的村,適當給予照顧加分,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思路不清、措施發力、成效不明顯的村,酌情扣分,不得參與評優評先。
4、選好配強村干部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村是主體,人才是關鍵。加強實用人才培養,積極實施“三培養”工程,將農民群眾培養成實用人才,將實用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村干部。樹立風險意識,不盲目鋪攤子、上項目,堅決杜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造成新的不良債務。健全人才引進機制,推進人才政策創新,積極把發展特色產業急缺的大學生、“土專家”等農村實用人才引入農村,全力支持人才扎根農村,創新創業。
5、加強宣傳引導,加大資金扶持
首先,加強宣傳引導。各級黨委宣傳部門要充分發揮好輿論宣傳和監督作用,組織廣播、電視、報刊及網絡等各類媒體,積極宣傳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重要意義和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各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好經驗好做法,激發廣大鄉村干部和群眾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熱情和智慧,引導廣大基層組織和黨員群眾獻策出力,促進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其次,切實加大資金扶貧力度。采取“以獎代補”形式,扶持村黨組織發展特色產業,扶持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并且逐年增加。各涉農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提供一切有利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便利條件。農業、水利等部門在農田水利建設上給予資金或技術傾斜扶持;金融部門加大支農資金投放率,給予條件成熟的村辦集體企業資金扶持和利率減免政策。
(作者單位:350800 福建省閩清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