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柏
摘 ?要:語文是我國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是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語文的學習關系到了學生的素質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人文精神,語文的學習方式就至關重要了。本文將從語文的整體教學和人文精神的發揚開始,簡述語文的學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夠給予其它高中語文學者一個簡單的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探析
一、人文精神的培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一)是契合時代發展的必要以及前提條件
以目前的社會形勢來看,科技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都給我國的各個方面提供了便利。在這種整體狀況下,國家對于人才的培養、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提高,所以特別是作為高中教師就更應該為培養國家棟梁而努力。語文作為必修課,主要是因為語文是母語,同時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在教育中應該加入更多的人文因素,而不是簡單地教課文,應該讓學生來課文中讀到一些更深的理解[1]。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在現如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習不是一個人能肩負的,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特別是學生這一批青年每一位都將是日后的國之棟梁,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政治觀念,擁有豐富的知識貫通古今,人文素質、愛國主義精神等都是不可以缺少的。比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就深刻描述了關于愛國和人文素質以及愛國精神。其實人教版所選擇的每一篇課文都有它的深意,都有它想傳達的人文素質,這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理解的。在這里看來,語文的學習就非常重要了。
(二)語文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較高的人文精神
學習語文其實也是一個了解歷史文化、風俗人情等的方式。而語文的課文選擇也是多樣性的,不會全部都是一種類型的文章,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避免了太過枯燥乏味。比如《游褒禪山記》雖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同時也是一篇游記。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對文言文的理解,隨著作者一起去領略褒禪山的美麗景色,以及作者對自己的感悟和感觸。學生通過學習這些課文可以做到對比,將自己和作者進行對比,從而找到自己的不足來加以改正,也可以學習作者對于景色的描寫方式。其實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的寓意,每一篇都是值得深思的。而語文的學習可以說是足不出戶則可知天下事、觀天下景[2],對于學生的心胸和思維以及眼界都有一定的提高,可以說是非常有利了。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對策
(一)正確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人文精神進行有效的學習
學習的方式不在乎是看書和聽老師講解,而這兩個方式都需要能夠正確的理解文字。語文的學習最重要的也是同樣對文字的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詞句在不同環境不同語境下,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是不一樣的,所以理解很重要。在實際的教育中,老師更應該起到的作用是言傳身教,或者是靈活運用,引導學生提高思維的多樣性。對于人文精神來說,這并不是簡單就能獲得的,這需要得到自己內心的認可,同時需要自己的思考[3]。比如學習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長沙》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看到主席的心胸,結合當時的環境和歷史情況來了解毛主席當時的想法,以達到感同身受,這才是語文教育的魅力。
(二)營造尊重、輕松、寬容、愉悅以及理解的課堂氛圍
“以人為本”是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所以在文化熏陶的時候應該記住人生而平等,每一個雖然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不一樣,但是在人格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特別是作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可以將自己放在高層,也不能夠只以自己為中心,應該是平等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中就能體會到人文精神的魅力,而不是依靠想象。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式以及自身的素質都將影響到學生對人文主義精神的感受力。學生也應該日三省吾身來對比自己和其他人,做到更好。對于三觀方面樹立良好和正確的三觀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老師的引導至關重要。當上述都能做到的時候,會變得越來越好。
三、結語
結合上文我們可以知道,人文精神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獨特的精神現象是人類所特有的,不僅是我國,在其它的國家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認為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必須的。高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這個思想還不夠成熟,有些時候還會出現一些小的偏差。作為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形成正確的三觀。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育高素質的人才,人文精神的熏陶也是同樣。這樣對學生的好處是很多的,也為他們日后進入大學或者社會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的實踐探索[J]. 張杰.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9(11)
[2]淺議如何讓人文情感充滿高中語文教學[J]. 勾玉鴻. ?中國校外教育. 2019(36)
[3]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陳殿福,白海英. ?中國校外教育. 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