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華
摘 ?要:正確處理結構關系,使筆畫組合得當字體嚴謹美觀,是把字寫好的一個關鍵因素。進行硬筆書法練習,關鍵是筆畫組合,組合的關鍵在于正確處理筆畫間的位置關系,穿插呼應關系。
關鍵詞:硬筆書法;書寫技能;探究
一、保持字的外形是“方”形
漢字是方塊字,但字的方正不是絕對的,而是整體感覺。大部分只是某些筆畫起筆和收筆端點處于方塊之邊緣,而其他都在方塊兒之內。在練習過程中,應首先形成”字為方形”的認識。然后注意恰當表現整體方的感覺:方塊邊緣的筆畫及相交于方塊邊緣的筆畫,定好位,不靠邊的筆畫寫到位。
二、分析結構和比例
漢字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兩種,組合結構的漢字又分為上下組合,上中下組合,左右組合,左中右組合,上下左右組合,里外組合,參差組合。進行硬筆練習,分析研究組合結構各部分所占比例的大小,對準確定位每個字的筆畫有很大的作用。
在初學時,可有意劃分組合結構字型各部的比例,經反復練習把握組合比例,最終能做到出手便能組合比例。
三、體現上緊下松特征
漢字結構如同人體結構,大部分上部構成緊湊,下部構成舒展。從美學觀點來講,只有疏密搭配得當,才能產生美感。在一個畫面中,物象組合“疏能跑馬,密不透風”,而且過渡層次適當,形式美感強。一個字就是一個畫面上緊而不擠滿,下松而不空缺。松緊對比適度構成協調美觀。若能把握上緊下松規律,便可突破筆畫組合“排列易均勻的難點”。
四、強調內緊外松
進行漢字書寫練習,強調把每個字寫得不能有松散之感。解決的辦法就是將字寫得內緊外松。解體嚴謹的字,猶如所有筆畫均向中心集中,具有凝聚力,形成一個整體。又如從中心向外發散到外部,很舒展,具有灑脫之感。
可見練字的內外聚散對比,及時解決筆畫排列均勻問題的手段,又是形成字形美觀的條件。
五、注意左收右放
硬筆書寫另一個特點,就是左邊筆畫呈收勢,右邊筆畫較開放。這種收放對比很能凸顯字的精神,給人以神氣十足的感覺。
造成左收右放的原因有兩點。(1)筆畫個性的影響所致。處于左邊的筆畫大多具有收勢特點。(2)結構變化的需要所致.對比產生美,變化見精神。
在練習中,一般強調字的結構上收斂與開放,字的左邊收斂一些,右邊部分開放一些,一句左收右放的原則進行訓練,可防止出現寫字全面開放,四面開花,張揚無對比,平淡無奇的問題。也可以避免出現筆畫寫不到位,開放不足,小氣拘謹的問題[1]。
六、適宜穿插,務求呼應
筆畫位置并無多大調整空間,書寫時相差一點也感覺不舒服,尤其關乎筆畫間相互聯系的一些微妙處理,更讓練習的作難。因此,筆畫如何穿插?呼應到什么程度才能處理好筆畫間的位置關系?成為擺在練習者面前的一項艱巨的任務。根據經驗有效的解決方法是:(1)注意觀察范字,認識筆畫穿插呼應的作用。(2)通過訓練把握規律,熟練寫法,筆畫的合理爭讓穿插使字的各部分之間增強了聯系,筆畫間的相互照應使字形神不離。
七、力求重心平穩
漢字雖然是方塊字,但大部分均衡而不對稱,在書寫時稍不注意會使重心偏移,而出現東倒西歪的現象。有時寫的歪斜而使重心不穩,有時需要寫的傾斜才使重心平穩。所以,書寫練習時,首先要將字寫端正,然后通過進一步訓練,能表現出字的左右等量不等形的感覺,和站立穩定的效果,能夠處理好影響穩定的穿插筆畫。
八、切記空放與滿收
在方框內練習時,必須明確哪些筆劃頂格,哪些筆畫收縮,什么樣的字劃破格,根據人的視覺感受分析:反平行于方框線的筆畫,給人以擴張之感,因此書寫這類筆劃應當收縮,稱為滿收,如寫“國”字。凡與方框相交的筆劃頂格書寫,使人感到較為恰當,如“單”字。而與方框相交點較少的字,置于框內來寫則顯小,如菱形字:令。對此,只有適當破格,才感覺大小適宜。事實上,寫字追求的是視覺上的大小一致,而實際上的不一致。那么在書寫時,只有適時空放滿收才能保持字的整體感覺大小適當。
下面用口訣來總結結構規律:布白均勻是常態,三個緊松略微改,穿插借讓和諧美,筆畫參差有韻味。左右平衡步伐穩,上下對齊不倒翁。四角飽滿形端正,主筆突出有精神。字隨其形莫逞強,斜中求正頂如缺。有開有放好得舍,向背相向似分合[2]。
參考文獻:
[1]林國全. 分析中小學硬筆書法教學模式的改善方式[J]. 現代職業教育,2017(15).
[2]周京泰. 行走在硬筆書法的道路上[J]. 中國篆刻(鋼筆書法),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