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娟
摘 ?要:幼兒園教育中,針對特殊幼兒的教育加入游戲環節,可以使孩子放松心情,在良好的環境下釋放自己,在游戲中獲得體驗感并且從中學到知識。本文就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給出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幼兒游戲;特殊教育;具體應用實踐
在特殊幼兒教育中加入游戲教育,可以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釋放自身的天性,而傳統的特殊教育只關注于幼兒的不足來展開教學,這很難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對特殊幼兒的教育應當更加人性化,加入游戲的環節能夠實現教育教學的創新,讓幼兒融入游戲中去,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實踐中使幼兒獲得學習的機會。
一、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在幼兒特殊教育中,加入游戲的環節能夠使幼兒更加具有參與感,消除對外界事物抵觸的心理,在游戲中讓幼兒實現對自我的認知和認可。絕大多數的特殊幼兒對待身邊的人、事、物大多表現的相對冷漠,不能規范自身言行,情緒起伏較大。在游戲環節中,特殊幼兒可以通過開放、自由的游戲形式得到自我釋放,通過幼兒的角度看問題,使他們充分融入到游戲中去。讓教師更好地對幼兒進行了解,從而做出正確的指導教學,這對特殊幼兒的身心健康有促進作用。因此,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需要改進的方向
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推崇,特殊教育中游戲環節的加入在幼兒園教學上會越來越普遍。教師應當注重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其專業程度,讓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變被動為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從師資角度來講,要全方位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把游戲環節在特殊教育領域的推廣變得更加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增強。讓他們在游戲中不僅學到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針對特殊兒童展開的特殊教育。
三、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一)合理選用教學設備,讓幼兒真正參與到游戲中去
在幼兒園中,幼兒的主要活動大部分在游戲中度過。在游戲時,幼兒也不會完全根據成年人的想法來進行游戲環節,他們往往會根據自身的想法去玩耍,并不會受到游戲規則的限制。這時,教師不應該限制幼兒的自由,讓幼兒跟著自己的意愿走,使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公。當他們真正參與到游戲中時,幼兒自然而然就會知道想和誰一起玩,游戲怎么玩。在日常教學時,教師應當對于幼兒有充分的了解。在幼兒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打斷幼兒的游戲行為,不能用成人的角度對待幼兒。在選擇游戲器材上,教師要根據幼兒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只有在游戲中,教師放棄主導權利讓幼兒有了參與感,才能真正把幼兒的關注點集中到游戲當中,充分地在游戲環節釋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教師才能根據游戲環節幼兒做出的舉動來了解幼兒,從而完善教學內容。
(二)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游戲的應用內容非常廣泛,教師在針對幼兒游戲時,需要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幼兒行為能力發展過程中,他們的觀察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通過觀察來進行思考從而做出對事物的判斷,這也是提高幼兒智力的一個階段。幼兒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可以從周邊事物中獲得更多的感知,以及更好地認識外界事物。在觀察過程中,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性,保持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對于想象能力的培養,也要通過教師在幼兒進行游戲時,讓孩子的想象力更加豐富多彩,在人生的畫布中畫出不一樣的彩色人生,建立屬于自己的創造性人格。在培養想象力的過程中,幼兒想象很不切實際,教師盡量不要打斷幼兒,給出適當的指導就可以了,在保證幼兒身心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游戲讓幼兒通過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比如在進行搶凳子的小游戲時,教師講出規則,讓幼兒自己感受游戲之后,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并且提出問題:小朋友們,為什么總會有出現有一位小朋友沒有凳子呢?接下來在游戲中,大家一定要仔細觀察是什么原因哦。在接下來的游戲中,小朋友認真觀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凳子的數量和人數對不上。利用簡單的游戲和他們的問答讓幼兒養成主動觀察的習慣。在勤動腦中,幼兒通過觀察解決實際問題。
(三)加強特殊幼兒與外部的互動性
幼兒的游戲環節并不是幼兒獨立自主來完成,而是需要他們和其他人進行配合,這也是增強幼兒和外界環境與人物的互動性。在互動過程中,幼兒對外部環境的接觸性增強,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而進行判斷,自然而然地也會對外部事物有所了解。針對特殊幼兒的成長,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和愛護,來增強自身的信心,從而使幼兒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來實現自我學習和提升的教學效果。在游戲中,特殊幼兒的心理變化會從陌生到熟悉,情緒上也會有所轉變,游戲可以使幼兒放松心情,對外界事物更加容易被接受,使他們放松警惕,減少內心的緊張心理。通過游戲的環節,能夠讓幼兒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探索外部事物上,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
教師對游戲進行適當的調整來增強幼兒于外界的互動,根據不同的游戲形式,幼兒互動中要對外部事物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觸。在初期階段,外部環境對幼兒造成的影響是有一定程度的,在幼兒的承受范圍內,運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這時需要幼兒控制自身的情緒,做出適當的行為舉止。這個過程,教師只要保證幼兒的身體不受傷害就可以了。在對外部事物有了初級認識之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增加互動環節。在這之中,教師應當對幼兒有充分的照顧,使他們在游戲時獲得更好的體驗。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多加引導幼兒之間的互動行為,這也是開發幼兒的自我表達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整個游戲環節,教師要對幼兒的反應做出正確的引導,游戲教育要從簡單到難階梯式教學,可以使幼兒更好地接受,在適應游戲的難易程度后,增強他們的游戲體驗感。
結束語:綜上所述,特殊教育下幼兒游戲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園區和教師應當對此起到充分的重視,利用幼兒游戲環節增強幼兒的自信,使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去,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在游戲互動的環節中,加強幼兒與外界的溝通,在實際應用中獲得知識和增強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王菲.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的運用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4-15.
[2]李珊.幼兒游戲在特殊教育中的運用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1):109-110.
[3]陳果.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實踐策略[J].甘肅教育,2019(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