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摘 ?要:我國教育行業正在面臨不斷地改革,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相結合,成為我國小學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根據我國教育部頒布的相關文件,國家大力提倡將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相整合。在本文中,通過結合各種案例,對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的結合進行了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整合;探索思考
隨著近幾年以來,國外很多學校將信息技術與學校教學相整合,從而促進教育的發展。在我國,國家鼓勵和支持中小學將信息技術引入教學的課程之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整合成為小學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
一、對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整合的理解
所謂的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整合,其內容包括了三部分:教學、學習和評價。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的需求,教師可以將其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例如,以網頁或者教學課件的形式進行教學。在學生得到學習任務之后,根據科目老師提供的信息資料,利用信息技術完成自主學習。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本次任務進行評價和總結。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之中,使得學生的個性化以及主體化得到了展現。這種教育方式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相整合的實踐
將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相整合的過程中,其最關鍵的是要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可以使得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之下,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搜集、理解相關的資料,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并積極主動進行驗證,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例如,小學語文課本中《威尼斯小艇》一文,通過向我們展示威尼斯的水上風光、小艇的模樣、船夫的技術等,從而讓我們領略了威尼斯的獨特風景。面對威尼斯這一水上城市,很多學生很難想像它的地理風貌。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該地區的小艇、橋梁以及船夫等事物,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威尼斯的風光,激發學生想要繼續閱讀文章的興趣。通過觀看威尼斯的風光片,教師也可以提出相關問題,例如:面對如此多的事物,作者為何選擇描寫威尼斯的小艇?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出更好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認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文章的內容。
眾所周知,數學課的內容比較抽象、枯燥,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這使得小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更加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重點思考如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的具體、形象。例如,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在傳統教學中,大多是教師會選擇手繪三角形,然后口頭向學生講述計算公式。將信息技術融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直接用課件將完全相同的兩個三角形,組合成為一個平行四邊形,形象而又直觀地向小學生展示出了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之間的聯系,從而可以讓小學生在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二者之間的聯系的同時,還可以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又如在初步認識角時,畫角對小學生來說,是一件較為抽象的學習。很多小學生對于三角形的角的認知,僅存在于利用三角板來畫三角形。在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相融合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畫板,先畫出一點,顯示為“頂點”,再畫出兩條線,顯示為“邊”。通過向小學生直觀的展示角的畫法,從而可以讓小學生更加清楚地明白角,隨后讓學生自己在紙上畫一個角,從而加深學生對角的理解。
三、信息技術和教學課程整合的研究現狀
相比傳統的教學,將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效整合,其教學更加注重整合課程本身的特點、體驗式學習。在將信息技術和教學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會根據自己課程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將課程內容簡潔、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從而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內容。
通過一系列的實踐證明,將信息技術和教學課程有效整合,加強了教師制作課件的能力,拓展了教師自身的思維,使得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斷完善。對于學生而言,將教學和信息技術相融合,讓小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知識點,提高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
目前,在我國的小學信息技術和教學相融合的實踐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和難點,如學校的硬件設施較為落后,現有的教學形式較為陳舊,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去進行探索和研究問題等。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還需要學校和教師的不斷探索和實踐。
四、結束語
總之,將小學信息技術和教學相融合,為教學提供了新的學習工具和學習方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點,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信息技術和教學有效整合將成為學校未來教育教學的主要趨勢。
參考文獻:
[1]何金晶.小學信息技術實踐與教學有效整合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247-248.
[2]左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巧妙整合信息技術之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84-85.
[3]戴本榮.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培訓,2018(0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