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新的教學大綱指出,教師在課堂教育中要以德育為首,不僅注重教給學生課本知識和學習能力,更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新時代人才要全面發展,除了具備強大的知識體系外,還要有強健的體魄。體育教學不僅僅能造就人的體質,更能美化人的心靈。體育教育深得大部分學生的喜愛,因為體育課相比較理論課堂知識而言更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學生的參與感更強,課堂氣氛活躍輕松,全方面鍛煉身心,促進學生的德育智力發展。本文討論如何充分利用體育教育功能特點,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
關鍵字:體育教育;全面發展;德育教育
一、在課堂教育中引入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課堂教育實踐性強,理論較少,所以在課堂教育中要利用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通過課堂常規紀律的建設,向學生進行個人行為規范、思想規范和安全教育。利用體育教學的優點,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游戲環節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和組織者,利用分組教學,將學生隨機分成小組。游戲中要本著友誼第一的宗旨,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斷勇敢,堅強不息,團結一致的精神品格。在課堂教育中引入思想品德教育,用逐漸滲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
二、體育教育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
在體育教育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行差異。由于個人生活環境和各種因素導致學生在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作為指引者,要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運動能力弱的部分學生,勇敢嘗試,但是不強求,盡己所能就是最大的成功。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優化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例如有部分學生非常懼怕跳高運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積極引導,降低提高的高度,從低慢慢升高,增厚墊子,多為學生做正確的動作示例,幫助學生克服恐懼。
三、德育教育中要發揮榜樣力量
德育教育的順利推行離不開榜樣的力量,教師應當做好教學工作,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為學生傳道解惑,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榜樣。在教學中,例如在乒乓球訓教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張怡寧。張怡寧在乒乓界有“大魔王”之稱,以11:0打哭日本選手福原愛。在排球教學中,為學生介紹郎平,排球是一項運動也代表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教師在介紹時,著重介紹榜樣在奧運會上的風采,為國爭光,是國人的驕傲。用他們的體育精神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向他們學習。德育教育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更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表達一下自己對這些名人的認識,哪個對自己的影響最大,用開放性思維挖掘學生的潛力。
通過這樣輕松愉快的教學模式,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營造新穎有趣的課堂學習條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德育教育在長久的教學中逐漸滲透,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培養新時代全方位人才。
四、德育教育中要利用最佳的教學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方法就是最有效的工具,合理地設置學習目標的難度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合理分組,各小組的能力水平要相當,為各小組公平競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果將體育成績好的學生分為一組,能力較弱的分為一組,在游戲和比賽的過程中由于第一組的理論基礎強,運動能力突出,很大地挫敗了第二組同學的信心,甚至使第二組學生喪失了體育學習的興趣。所以科學地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在整個體育教學的德育教育環節有重要作用,合理分組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得到發展。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另一方面利用小組合作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讓學生在比賽中認識自我,針對自己的弱項有目的學習訓練。
結束語: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德育培養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課堂教育中引入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永不言棄的耐力。體育教育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在體育課的授課過程中,要注意演示動作的規范性,正確指導學生。同時也要注意教學方法應當擺脫死板枯燥的教學,用更生動有趣的方法將教學內容展現出來。學生個人學習水平不同,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要采用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組成學生互助小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德育教育要發揮榜樣力量,輕松愉快的教學模式,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新穎有趣的課堂學習條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德育教育在長久的教學中逐漸滲透,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德育教育要利用最佳的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
參考文獻:
[1]蘇鵬,周娜,李益紅,陳少庭.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對全日制托養機構特殊學生進行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6(16):197-198.
[2]黎澤宇,彭育藝,林佳武. 中職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C]. .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30-37.
[3]朱代勇. 揚州市高級中學體育教學中“立德樹人”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8.
作者簡介:
劉建華,工作單位延安職院技術學院附屬中學,研究生學歷,體育老師,職稱中教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