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摘 ?要:相較于語文和數學等學科,物理學科對我們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力具有較高要求,單純地死套物理計算公式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更好地攻克高中物理學習難關,就需要著重從提升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入手。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能力
一、課堂教學注重知識分析,促進學生邏輯能力的培養
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高中物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表現有課上的充分必要分析、因果分析、舉一反三分析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識點,注意引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授課并不只是把知識點介紹給學生,否則學生學習會變得呆板。在介紹教材知識點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分析知識點的來龍去脈,讓學生把知識點的前因后果以及各個環節的重點難點熟練掌握,理清條理。同時,一定的課堂練習以及質疑性質的提問也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同時,主抓邏輯思維的運用,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教材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同時可以鍛煉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運用能力。
質點、參考系和坐標這節課主要向學生介紹三個重要概念,是高中物理的開篇之課。我在這節課時授課中,尤其注重對知識點的深入分析,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因果等方式分析,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我首先介紹質點的定義,告訴學生質點是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然后,我對質點定義進行深入分析:質點有質量,但是沒有大小;質點無體積這一說,自轉物體無法用質點代替;質點不是永恒不變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此時通過深入分析,學生對質點的定義基本掌握。隨后通過與質點相關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與質點定義相關聯,來判斷問題的對錯,培養學生從因果關系中找到正確答案。
二、學習與生活相關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文化知識,最終目的是希望學生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梁。何為棟梁?成為棟梁的條件之一就是學生在有文化知識積累以后,能夠對知識進行運用,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把教材內的知識點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效的關聯。單純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學生,會在學習知識中迷失方向,學習變得機械乏味。把學習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關聯,促進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解決,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下一步學習的興趣。順應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斷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這一課時主要向學生介紹了物理中的速度概念,強調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理解運用,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解決與速度相關的物理問題能力。我在這一節課時授課過程中,除了正常的課堂授課以外,尤其注重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相關聯,把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帶到課堂,引導學生互動探究,進行問題解決。比如,我讓學生進行討論:“體現物體速度快慢的形式有哪些?請同學們根據現實生活中的體驗進行思考分析。”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以及課上知識的理解,不斷調動自身生活經歷進行思考回答。
三、加強習題訓練,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物理學科本身有其特殊性,知識點比較多的同時,學生遇到的問題比較多,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比較多。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一定要加強學生習題訓練。習題訓練并不是題海戰術,而是要求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針對性訓練,彌補自己學習當中的不足。教師應該時刻把握學生學習進度,對習題練習進行合理把控。加強對重難點知識的習題訓練,可以幫助學生牢牢掌握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對于學習中自身學習中的弱項進行訓練,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力的合成是高中物理學科中比較重要的知識,該課學習的重點是理解合力與分力的概念、合力的方法以及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理解運用,該課的難點是求合力的方法。針對此節課時內容授課,我首先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引導學生初步理解相關知識以及概念。然后我根據多年教學經驗,針對教材內容中的難點,通過多媒體出示一些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同時,針對教材中的重點,出示一部分習題。讓學生能夠通過習題訓練,有效把握教材知識的重難點以及運用中會遇到的易混淆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學習高中物理能力以及素養的方法有很多,教師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學生認真負責。通過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以及創新,促進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促進物理教育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洪財.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14):73.
[2]藍慶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資源,2018(04):12-13.
[3]郎艷,欒廣深.論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7(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