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倩 葛傳楠 高英杰 張福鼎 曹瀟瀟 王瓊
摘 ? 要:現行的專業課程考核方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不能很好滿足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文章以“基礎物理學”課程為落腳點,從課程考核現狀出發,分別從學生、教師和社會3個角度闡述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最后對形成性評價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望不斷完善課程考核方式,建立起更規范、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過程考核;“基礎物理學”
自1999年教育部出臺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各大高校(包括大學本科、研究生)不斷擴大招生人數,高校學生逐年增多,加速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過度。為適應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必須對現有的教學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建立一套靈活的、可適應多種需求的教學管理制度。2018年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第二場教育新春系列新聞發布會,指出編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三大基本原則之一是“突出學生中心”,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創新形式、改革教法、強化實踐,推動本科教學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由此可見,教學不再是簡單的“教”與“學”,而是讓學生變“要你學”為“我要學”。要求教師革新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對學生因材施教、分類指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個性發展,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為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優秀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1 ? ?課程考核現狀
課程考試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評價教師“教”與學生“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國高校目前的專業課程考試評估制度還不能很好地滿足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教學評價按功能可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形式。目前,學生在大學所學專業課的課程考核中,除部分學院有期中考試以外,大部分都是每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兩種考核形式都屬于終結性評價,且存在很多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利于教學相長,學生學習能力得不到培養,教學目標也得不到實現。“一考定終身”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反映學生每階段真實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且考試結束后就是寒、暑假,即便發現問題,教師和學生也很難有機會去改善和彌補,開學初,又是一門新課程的教與學。雖然期末考試后有試卷分析,但也多流于形式,學生也僅能從教務系統里看見綜合成績,不知道自己真正問題所在,對教學質量的改善和提高沒有實質性的幫助[1]。
(2)應試情況嚴重,不能有效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積累。若只有期末考試,其在綜合成績評定中所占比重大,將直接導致一些自制力薄弱的同學平時逃課、不看書、不聽講,甚至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直到期末考試來臨才突擊復習。突擊完發現效果還不錯,但是考完就忘,最終成績不僅不能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效果,還會衍生出高分、低能的學生,達不到創新型人才的目標[2]。
(3)作弊率和掛科率增加,惡性循環,帶來不好的學習風氣。由于期末考試期間集中了多門課程的考試,有的學生還能臨時抱佛腳,有些根本來不及復習,只能寄希望于老師提供范圍、劃重點,如果老師不劃范圍,就得過且過,甚至個別學生鋌而走險,期望通過作弊蒙混過關。這種教學管理模式已無法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的創新型人才。
形成性評價是1967年由美國評價學專家斯克里芬提出來的,相對于終結性評價,其屬于階段性評價,能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利于教師隨時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處理教學中的問題,利于以后的教學。形成性評價的形式有很多,例如階段性考核、教師觀察、學生自評、互評等。雖然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師采用了各種各樣形式的形成性評價進行教學,綜合考評成績由形成性評價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但形成性評價成績也僅參考課堂出勤、交作業情況等,這只是行政管理方面的監測,并未對課堂教學起到真正的及時反饋作用,不利于學生查漏補缺、學習新知識。尤其在當前高考招生中,各地區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班容量大等原因,嚴重影響了專業課教學的效果,造成了近年來學生期末考試掛科率高等現象。因此,在當前的專業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3]。
2 ? ?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作出評價,是基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持續觀察、記錄、反思而作出的發展性評價。
2.1 ?對學生而言
(1)全程監督和考核。形成性評價對學生有很好的監測、督促作用,可以促進學生注重學習過程,喚醒學生主體意識,變被動性學習為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我國傳統教育一般都是以考試成績為考核學生的主要標準,直接導致的后果是學生死記硬背,不注重知識形成過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創造性遭到扼殺。對于物理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基礎物理學”掌握不扎實,“四大力學”更是猶如聽天書。因此,應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樂于學習,最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的提升。
(2)是最好的查漏補缺。學生可以通過過程考核,及時發現自己在上一階段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根據考核反饋情況查漏補缺,適時調整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以此提高自己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能磨煉學生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自信心和成就感[4]。有了考核,學生就會緊張,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多次、頻繁的過程性考核,會讓學生的意志力變得更頑強,如果某次沒發揮好,能繼續奮進,心性將會得到很大的鍛煉;如果某次考核,只有自己解決了這一難題,同學們投過來的贊賞目光,會變得更加自信,更有學習的動力。
2.2 ?對教師而言
首先,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促使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和形成性評價過程考核相符合的新教學模式,可以引導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考核形式的多樣化,教師需要設計好相應的評價標準;考核內容的多樣化,教師需要閱讀大量的相關文獻和書籍,除了物理專業書籍,還包括教育、心理學方面,因為學生也是獨立的個體;教師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在課前準備和課后評價上,所有這些對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形成性評價及時得到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每次過程考核后,教師能從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習狀態,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與失誤做到心中有數,并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穩定性。對于學習吃力、成績落后的學生,教師也能通過考核結果,及時給予提醒、關心和幫助。另外,教師依據考核反饋情況,積極與學生工作部門加強溝通和聯系,學生工作也能更有針對性地來開展。
2.3 ?對社會而言
經形成性評價過程考核出來的大學生,不再是死記硬背、不知變通的應試教育產品,而是具有更強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型優秀人才,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滿足了社會對人才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也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穩定發展。
3 ? ?形成性評價的實施
3.1 ?對學校而言
首先,學校領導應對形成性評價過程考核教學持重視和支持的態度,并頒出一系列與之相呼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的方法條文,最終使過程性考核成為一項責任、一種習慣、一股風氣。其次,過程性考核的實施對教師是一種挑戰,對任課老師有高標準的要求,需要老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更加嫻熟的教學技能,所以學校應組織專家對相關教職工進行培訓和引導,包括考核形式、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如何評價、分值如何分配等,幫助教師建立科學、完整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3.2 ?對教師而言
任課教師是課程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形成性評價過程考核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擔任多個角色:輔導者,幫助輔導學生學習;評價者,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設計者,設計學生的考核內容、方式和評價標準。教師在“基礎物理學”課程的教學和考核中,應注意角色定位的變化,注重體現學習的“全過程”以及層次性[5]。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靈活運用課堂提問和練習、作業上交及完成情況、課堂小測試、教師觀察、學生自評、互評等測評方式,并結合考勤、預習、復習、筆記,考核學生的學習狀況,獲取教學信息。將考核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考學結合、相互促進。
實施形成性評價過程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識與技能,內容涉及教材中必須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公式和計算推導;運用所學,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內容涉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奇怪的物理現象等;探究與創新能力,內容涉及學科前沿和物理知識在專業方面的應用[6]。任課老師在課前應該多準備幾套課堂提問的問題和測試題,最好答案不唯一,引導學生回答和討論,培養學生理解和創新能力。另外,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內容進行課堂演講,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每次上交的作業,應認真批改,并進行詳細登記,包括每題的出錯情況,給出作業考核成績。
形成性評價過程考核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需要老師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有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方法的決心。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要具備好的職業道德,認真學習并掌握教學規律和課程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機制。
3.3 ?對學生而言
學生是形成性評價過程考核的實施對象,而實施的根本目的在于變“要你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考核過程中,學生應具有積極、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對于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包括生活和心理等方面,應主動給予教師反饋,讓教師能快速知道課堂教學學習效果和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或考核方式。同時,依據高中和大學階段不同的學習特點,過程性考核改革應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實施,促使學生盡早樹立和強化自主學習的意識。剛入學的大學新生經過高考,“緊繃的弦”還未徹底放松,進行過程性考核,可以合理地幫其度過過渡期,不至于因為大學階段自主學習時間的過多而無所適從。新生剛入學,不存在因為掛科而產生學習的阻力,造成心里形成魔障,失去信心,從頭開始,一切好的學習習慣從現在開始養成。
4 ? ?結語
課程考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評價教師“教”與學生“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國高校目前的考核模式,對促進學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現行的專業課程考試評估制度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從課程考核現狀出發,分別從學生、教師和社會3個角度闡述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最后對形成性評價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進行了初步探討。考核模式的改革對“基礎物理學”教學其意義深遠,應不斷完善,建立起更規范、科學的考核體系。
[參考文獻]
[1]羅鵬暉,劉斌,石明吉,等.高校基礎課程過程考核的改革與思考—以大學物理教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35):68-69.
[2]吳亮,戴永豐,王春蘭.基礎物理課過程化考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學園,2015(10):73.
[3]杜紅云.階段性測試在英語教學形成性評估中的實踐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2017(2):5-10.
[4]汪麗萍,莊連安,吳風華,等.階段性測試對于提升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有效性研究[EB/OL].(2011-12-01)[2020-01-20].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576bb22bf2d688871dc582b971512bfc318947a18e7f9386.html.
[5]董薇.在高職院校的物理教學中實施過程考核的嘗試[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4):110-111.
[6]宋志懷.大學物理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物理與工程,2010(6):13-14.
Abstract:The current course of professional course assessmen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end evaluation, which can not be well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the course of “Basic Physic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tudents, the teachers and the society,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ay of course assessment,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ore standard and scientific is set up.
Key words:formative assessment; process assessment; Basic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