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龐曉寧 陳琳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推動了網絡短視頻平臺的迅猛發展。此類平臺為使用者帶來樂趣的同時存在諸多問題。文章調查了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短視頻平臺的情況,描繪出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短視頻平臺的基本現狀,并揭示了使用短視頻平臺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身心、行為、交往等產生的負面影響,高職學生沉迷于短視頻平臺,希望相關部門及此類平臺可以采取相關措施提高視頻內容質量、控制視頻使用時間。
關鍵詞:短視頻平臺;高職學生;使用黏度;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短視頻平臺迅猛發展。2018年5月17日,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發布《2018年中國社交類短視頻平臺專題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將達3.53億人,對比2017年同比數據發現短視頻平臺人均單日啟動次數上漲67%,短視頻平臺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上漲45%[1]。此類短視頻平臺的主力用戶為年輕人,艾媒咨詢報告中2018年第一季度短視頻平臺活躍用戶數前十的數據顯示此類短視頻主力用戶為24歲以下青少年,如“快手”24歲以下用戶占80%以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高職及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占總網民34.6%[2]。
短視頻平臺之所以受歡迎,不僅因為此類平臺為用戶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視頻內容,而且為迎合大眾口味,短視頻平臺不惜劍走偏鋒,推送低俗內容對用戶進行感官刺激,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由于短視頻平臺具有“個性化推薦”功能,給用戶帶來一種極致的沉浸式體驗,致使廣大用戶深陷其中。因此,對此類群體短視頻平臺使用行為的關注顯得尤為重要[3]。本研究通過調查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網絡短視頻平臺情況,了解當前高職學生使用短視頻平臺的頻率、時長、偏好以及影響等,進一步分析使用網絡短視頻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行為和社交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并根據調查提出干預和改進高職學生短視頻平臺使用的對策建議[4]。
1? ? 研究方法
1.1? 調查實施
采用問卷調查法獲取被研究對象使用短視頻平臺的基本信息。課題組成員設計并完善問卷調查表,為保證研究結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通過“問卷星”將問卷發放至包括寶雞職業技術學院及西安、北京在內的幾所高職院校學生,共獲取375份在線問卷結果,全部為有效問卷。
1.2? 研究對象界定
(1)國內受歡迎程度和使用頻率較高的網絡短視頻平臺有秒拍、微視、美拍、梨視頻、小咖秀、抖音、火山、快手、西瓜視頻等,研究主要針對這9個短視頻平臺進行展開。
(2)研究對象為高職院校在校大一、大二學生。
1.3? 樣本分布
有效樣本的人口統計學分布如下:男生共109人,占29.07%;女生共 266人,占 70.93%。大一人數有325人,占總人數的86.67%;大二人數有49人,占總人數的13.23%。
1.4? 使用黏度與偏好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67%的問卷對象稱自己從未使用過短視頻平臺。24.00%的學生每天觀看短視頻,33.60%的受訪者稱隨時都有可能觀看短視頻,30.00%的學生每天觀看短視頻超過1 h,其中1.87%的學生每天觀看短視頻超過3 h,48%的學生在晚上入睡前觀看,6.13%的學生熬夜觀看,44.80%的學生會在課間觀看短視頻,6.93%的學生上課期間偷看短視頻。對于單次觀看時長,26.80%的學生明確表示如果時間允許,會單次觀看短視頻2 h以上,其中9.60%的學生單次觀看短視頻可超過3 h。
59.73%和48.27%的學生使用抖音和快手,10.13%學生使用微視,其他6個短視頻平臺使用率低于10.00%,從數據可以得知,很多學生同時使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短視頻平臺。對于熱衷的短視頻內容,受訪者無明顯偏好。
使用短視頻平臺的原因問卷題目為多選,為打發時間占57.07%,為給生活增添樂趣56.27%,為趕潮流和效仿其他同學分別占23.2%和15.47%。問卷結果反映3個問題:首先,眾多高職學生學習意愿不夠強,因而50%以上的學生借短視頻打發時間,所以應正確引導高職學生;其次,大多數高職學生大學生活乏味,無閱讀、藝術或者體育運動類的興趣愛好,近60.00%的學生需要借助短視頻內容增添生活樂趣;再次,高職學生易效仿他人的習慣或行為,所以高職院校學生成為短視頻平臺一個龐大的用戶群。
2? ? 短視頻平臺對高職學生的影響
62.80%的受訪學生表示在不同程度上對短視頻平臺上癮,對于成癮原因,平臺基于用戶喜好推送內容、自制力不足兩個原因所占比例分別為49.33%和42.67%。41.07%的學生表示不使用短視頻平臺會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80.53%的學生認為此類短視頻平臺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自己的學習、生活、心理。
關于短視頻平臺的利弊問題,11.20%的學生認為短視頻平臺利大于弊,23.47%的學生認為弊大于利,65.33%的學生認為利弊相當。在短視頻平臺帶來的積極作用問卷中,受訪學生除選擇增長見識、學習生活技能、釋放壓力此類選項,有25.33%學生認為此類平臺可以擴大交際圈、12.27%的學生認為可在虛擬環境中得到認可,這兩個數據受到研究團隊的關注,團隊成員推測選擇這兩個答案的學生在日常人際交往能力可能需得到提升[5]。短視頻弊端問卷中,56.53%學生覺得使用短視頻平臺浪費學習時間,47.47%的學生認為短視頻導致自己無法集中精力聽課,52.80%的學生認為此類平臺影響其社會交往能力,44.00%的學生認為短視頻內容影響使用者價值觀及是非判斷能力。
短視頻平臺推送的內容良莠不齊,52.53%的學生表示自己看過或者經??催^有違道德標準或者不雅視頻。是否會舉報低俗視頻,58.4%的學生回答自己不會或者偶爾視情況而定,61.87%學生表示會或者可能會模仿短視頻內容。結合這4個問題分析發現,短視頻平臺給高職學生心理發展和價值觀形成產生很大的隱患,高職學生有著強烈的模仿愿望,但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又未完全形成,這二者之間的矛盾導致高職學生有效仿或者嘗試短視頻中不道德甚至是違法事件的可能性[6]。
談及使用短視頻平臺的顧慮問題,60.80%的學生擔心短視頻使自己的時間碎片化或消耗在短視頻上的時間更長,45.60%學生對突破道德底線吸引使用者眼球的視頻內容有所顧慮,32.53%的學生擔心嚴肅短視頻內容會變少,因此,71.20%的受訪者希望平臺加強內容排查,63.20%的學生希望平臺使用技術控制使用者觀看時間,54.13%學生認為使用平臺時需要實名認證,30.40%學生希望平臺禁止未成年人使用此類平臺,僅有6.40%的學生覺得平臺沒有必要采取任何監管措施。
3? ? 結語
短視頻平臺幾乎覆蓋了所有高職學生,在各種短視頻平臺中最受歡迎的是抖音和快手;超過半數的高職生“會隨時查看短視頻”,50.00%以上學生單次觀看短視頻時間超過1 h。近5.00%的學生對短視頻平臺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賴性,甚至20.00%同學稱自己上課或者自習時間偷看短視頻,并表示不觀看短視頻內容會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短視頻平臺的使用,使大量高職學生在學習、睡眠、人際交往等方面出現問題[7]。對于短視頻平臺使用帶給高職生的負面效應,大部分學生希望此類平臺可以采取措施凈化視頻內容、控制使用者單次使用時間等。
[參考文獻]
[1]艾媒咨詢.2018年中國社交類短視頻平臺專題報告[EB/OL].(2018-05-17)[2020-02-10].www.iimedia.cn.
[2]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2017短視頻行業大數據洞察[EB/OL].(2017-09-06)[2020-02-10].https://www.docin.com/p-2011198910.html.
[3]董金權,洪亞紅.愛與痛的邊緣:青少年使用社會化媒體調查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7.
[4]李洪昌.基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文化環境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4(26):59-60.
[5]陳勃含.網絡視頻受眾心理及其影響探究—以大學生為視角[J].傳播與版權,2015(5):83-84.
[6]茹秀華,吳蔚.網絡視頻對當代大學生德育的影響[J].電影文學,2010(7):159-160.
[7]周敏.網絡熱門影視對青少年認知、情感、行為的影響[J].北京青年研究,2014(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