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顏玲 金建剛
摘 ?要: 針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創業意識跟不上、師資隊伍良莠不齊、學科體系不健全、實踐與理論脫節、創新創業平臺薄弱、項目成果商業化較少等問題,結合MOOC自身開放性高、靈活性好、課程資源豐富等優點,提出融合MOOC教學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滿足了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需要,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有利于培育出更多的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創新創業人才。
關鍵詞: MOOC; 教學; 創新創業教育;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TP311.5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8228(2020)03-57-03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MOOC background
Shi Yanling, Jin Jianga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11,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uch as old traditional idea of innovation, lack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adequate subject system, disconnect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y, weak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s, less commercialization of project results etc., while MOOC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openness, flexibility, and rich course resources etc. It is proposed that integrates MOOC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make students change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and develop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re cultivat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mor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ew era.
Key words: MOOC;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ability
0 引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各高校開始逐步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實用實干型人才。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首字母縮寫,中文音譯為慕課,即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隨著MOOC教學的發展完善,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
1 MOOC教學的優點
2013年國內很多高校開始開發慕課課程,如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等,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1]。
MOOC依托網絡信息平臺,以短視頻的形式呈現名師的課堂內容,通過線上完成課堂學習、隨堂測驗、師生互動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MOOC自出現以來之所以受到廣泛推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MOOC課程匯聚了水平高,講課好,將精力投入教學工作的教師;②MOOC的學習是免費的,僅僅在考試認證和獲得認證證書環節才涉及收費;③MOOC的學習不受教育背景、年齡和地域限制,學習的時間、地點靈活自由,只要一臺電腦和網絡就可以登陸學習,學習的內容進度由學習者決定,自主性較強。④MOOC的學習可根據學習者興趣選擇課程。興趣的驅動提升了學習者學習動力[2]。
2 國內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2.1 國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第一,國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起步早。
早在1947年,美國百森學院首次開設創業類課程,該課程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就已經萌芽[3]。
第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專職化。
在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有從事創新與創業課程教學的專業教師。在英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分為創新型和創業型兩大類,高校鼓勵教師的創新和創業行為。在德國,高校設置了專門的創新創業相關課程,鼓勵部分專業教師從事相關教學和研究[4]。
第三,創新創業教育學科體系化。
在美國高校,具有完備的專業創新創業課題體系和跨學科的創新創業教育經驗。英國高校設有創業、創新、創新管理和技術轉移管理四類創業課程。在德國高校,設置創業選修課和創業培訓課,還積極舉辦一些創業經驗交流會、創業分享會等活動和講座。
2.2 國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起步階段。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始于上世紀末,是在創業活動的基礎上慢慢推進的。時間最早的是1989全國首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清華大學舉辦首屆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標志著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起步。
發展階段。2002年,我國正式啟動高校創業教育,教育部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9所院校確定為開展創業教育的試點院校。我國創新創業從此進入發展階段[5]。
潮流階段。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極大地激發了民族的創業精神。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高校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潮流的形成[6]。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對創新創業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影響力最為顯著的是“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歷經十五屆,從最初的19所高校發起到1000多所高校參與;從300多人的小擂臺到200多萬大學生的競技場。
3 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到了潮流階段,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起步較晚,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許多問題。
3.1 觀念跟不上
整個社會的創業輿論氛圍不算濃厚,創新創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沒有被社會接納,很多大學生害怕創業,不敢創業,認為創業風險太大,不能承擔創業失敗的結果,也有不少人認為大學生創業不如不上大學。
3.2 創新創業師資隊伍良莠不齊
目前,很多高校沒有專職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創新創業課程往往由缺乏相關知識儲備的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等兼任,這樣做就會對創新創業課程開展的有效性產生消極影響。有些高校聘請企業專業人士為學生上課,也是很難保證創新創業課程的持久開展[7]。
3.3 創新創業教育學科體系不健全
缺乏作為一門完整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和持續性。創新創業教學組織形式相對單一,教材缺乏實際的指導意義,學生創新創業行為缺乏政策指導和專業技術指導。
3.4 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理論脫節
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以操作、技能方面的活動為主,且在學習的人才培養體系之外,大多數活動在課外舉行。同時,高校尚未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之中,與專業教育脫節,大學生很難兼顧自己的創新創業項目實踐和課程學習[8]。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教育的最高級形式是創業實踐。但是,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流于形式,效果不佳。比如,眾所周知的大學生“挑戰杯”創業項目,創業實踐活動往往止步于比賽結束,未能真正落地[7]。
3.5 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薄弱
高校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薄弱,大多數學生參加競賽積極性不高,重理論輕實踐,有的學生為了取得創新實踐學分參加比賽,作品質量不高。創業實踐的資金投入力度不大,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創業實踐基地不完善,學生很難去真實創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學生很難從校企合作中取得創業經驗。
3.6 項目成果商業化較少
高校每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眾多,學生的申報熱情也越來越高,申報的項目也越來越多。但是項目結項后,真正能轉化為商業成果的較少。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有脫節,成果轉化機制不健全,政出多門,難以落地;高校科研忽略應用導向,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能力薄弱,以上這些導致了成果轉化率低下[9]。
4 MOOC背景下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4.1 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
高校設法舉辦一些創業經驗交流會、競賽分享會等活動和講座,促進創業文化氛圍的形成,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政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減少創業失敗帶來的風險。
4.2 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MOOC課程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呈現出海量和動態的特點,有眾多名校名師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供學生選擇,可以實現導師資源最優化,解決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良莠不齊的問題。同時高校應學習MOOC中豐富的創新創業類課程資源,建設自己專業的師資隊伍,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
4.3 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學科體系
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增加相應的創新創業類課程,體現創新創業教育;借鑒名校MOOC資源,完善本校創新創業教育學科體系,制作具有本校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4.4 基于MOOC+實踐的創新創業教育
提出基于MOOC+實踐的創新創業教育,使學生將MOOC平臺中的優質資源應用到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從而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基于豐富的MOOC課程資源讓學生完成創業實踐活動作業。學生學習MOOC平臺中感興趣的創新創業課程,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的創業實踐項目中,不僅可以利用網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起到課程與實踐的橋梁作用,同時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為創業項目的落地與持續發展提供約束和支撐條件。
4.5 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創業實踐,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意義重大。一是結合MOOC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來豐富高校第二課堂活動。二是通過制定獎勵政策,提高大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的積極性,通過參加比賽,讓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把想法變成現實,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綜合能力。三是加強校企合作,制定合理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引進來,走出去。引進企業導師為學生分享創業經驗,講授創業經歷;讓學生走進企業,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平臺。四是加強學校創業孵化園、創客空間等創業實踐基地建設,聘請創業導師,提高必要的創新創業服務與指導,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實踐可能。
4.6 提高成果轉化率
完善成果轉化機制,重視應用向導。可以借鑒英國創新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由學校成立公司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商業化,負責管理成果的技術轉移和學術咨詢,例如通過咨詢、專利授權許可及創立衍生公司等形式將其研究成果商業化,并通過專業咨詢服務,幫助技術研究成果商業化,提高成果轉化率。
5 結束語
本文將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歸結為起步階段、發展階段、潮流階段等三個階段。針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結合MOOC課程優點,提出將MOOC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促進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創新創業學科體系。基于MOOC+實踐的創新創業教育應盡量避免產生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提高成果轉化率。從而滿足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有利于培育出更多的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創新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雷雪芹,魯永鵬.慕課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6:165-168
[2] 史顏玲.MOOC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推動[J].計算機時代,2018.7:92-96
[3] 徐海芳.英國創新創業教育經驗及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啟發[J].教育與改革,2017.12:127-128
[4] 崔鵬.國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及其啟示——基于美、英、德三國比較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12:70-73
[5] 熊俊,肖筱.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以武漢商學院菜鳥驛站為例[J].現代營銷,2017.9:111-113
[6] 彭小云.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碩士專業實踐環節融合的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4
[7] 楊浩.慕課背景下高校創業教育課程改革初探[J].決策探索,2017.8:66-67
[8] 胡華中.基于實踐導向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8.18:85-88
[9] 徐巍.內涵式發展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9.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