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燕 王芬 李琨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兒糖尿病患者酮癥酸中毒行為影響因素并提出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選取對該院2018年1—12月在該院診斷為糖尿病的患兒60例,調查患兒的人口學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家庭地址、父母文化程度等,并通過病例調查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及并發癥表現,化驗室相關檢查癥狀等。根據是否發生酮癥酸中毒分為兩組:對照組患兒30例,未發生酮癥酸中毒。觀察組30例,發生酮癥酸中毒。將對照組及觀察組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酮癥酸中毒行為影響因素,并提出護理干預措施。結果 家長文化程度、家長職業、患兒年齡、戶口所在地、家族史、血鈉、感染史是影響患兒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主要因素。結論 對患兒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控制血糖、飲食控制、預防感染是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 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行為;影響因素;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1(a)-0146-03
近年來糖尿病在小兒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多與自身免疫、病毒感染、遺傳易感性等多種因素有關,發病年齡集中在5~7歲和10~13歲兩組年齡的兒童[1]。兒童糖尿病約有半數的患兒以酮癥酸中毒為首發表現,年齡越小的患兒酮癥酸中毒臨床表現越重,患兒一旦發生酮癥酸中毒,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危及患兒的生命[2],因此對小兒糖尿病患者采取積極干預,預防酮癥酸中毒的發生較為重要。該研究以該院2018年1—12月間收治的小兒糖尿病患兒為例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對該院在該院診斷為糖尿病的患兒60例,調查患兒的人口學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家庭地址、父母文化程度等,并通過病例調查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及并發癥表現,化驗室相關檢查癥狀等。根據是否發生酮癥酸中毒分為兩組:對照組患兒30例,未發生酮癥酸中毒。觀察組30例,發生酮癥酸中毒。60例患兒,平均年齡范圍為3~11歲,平均年齡為(6.21±2.11)歲;男性患兒33例,女性患兒 27例。
納入標準:①首次入院并診斷為糖尿病的患兒[3];②年齡小于18歲,男女不限;③觀察組符合酮癥酸中毒的診斷標準[4];④取得患兒家屬的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已確診為糖尿病并進行治療的患兒;②其他疾病繼發的糖尿病患兒;③資料不全的患兒。
1.2? 方法
研究方法:將對照組及觀察組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酮癥酸中毒行為影響因素,并提出護理干預措施。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x±s)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均以頻數(頻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酮癥酸中毒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兩組患者經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兩組患兒在年齡、家長文化程度、家長職業、戶口所在地、家族史、血鈉、感染史等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糖尿病患兒酮癥酸中毒多因素分析
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家長文化程度、家長職業、年齡、戶口所在地、家族史、血鈉、感染史為糖尿病患兒酮癥酸中毒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即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的,以血糖增高為主要表現的代謝紊亂性疾病。兒童糖尿病多以Ⅰ型糖尿病(T1DM)為主,其與自身免疫有關且口服藥物無效,須使用胰島素治療[5]。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生率較高,嘔吐、腹痛、肝大、嚴重脫水和酸中毒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該文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家長文化程度、家長職業、患兒年齡、戶口所在地、家族史、血鈉、感染史是影響患兒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主要因素。患兒家長文化程度越低、戶口在農村、患兒年齡越小、農民及工人的患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生率高。患兒有家族史、感染史、血鈉血糖水平越高,患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生率高。楊斌等[6]研究發現:家庭居住環境、血鈉、血糖、血膽固醇、甘油三脂水平、感染等是患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危險因素,與本文結論相同。其中血膽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升高OR值為7.225,而血糖水平OR值為3.542,感染因素OR值為2.118,該文研究血鈉OR值為1.309,感染史OR值為1.806,結論相似。因此,就影響患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發生的因素進行護理干預措施如下[7-9]:①提高患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兒童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生活方式上很難做到自我管理,常導致糖尿病病情惡化,病情得不到控制,在兒童青少年糖尿病患兒進行日常護理,如胰島素注射治療、血糖監測、飲食控制、行為治療等方面,治療依從性差,糖尿病問題解決能力低。復雜的病情變化和治療措施給患兒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加強自我管理,做出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血糖監測、按醫囑科學用藥,能很好地控制血糖的代謝,減少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并發癥的發生,保障患兒的生活質量和生長發育。②健康教育指導。青少年兒童可塑性強,學習能力強,健康教育要貫穿糖尿病治療的全過程,向患兒及家屬普及糖尿病知識,教會患兒糖尿病治療的技能自我病情觀察:包括胰島素注射、飲食控制、行為治療、血糖監測和尿糖監測、尿酮體檢查,觀察低血糖反應、酮癥酸中毒反應,堅持長期、合理、科學的綜合治療。③護理干預計劃。根據患兒的體重、學習、運動方式制定飲食處方、運動處方、藥物處方。為患兒建立健康檔案并制定糖尿病控制目標,對患兒體重、身高、血糖、糖耐量、血壓、血脂動態觀察,及早發現并發癥并積極治療。外出時隨身攜帶胰島素針、血糖儀,點心或糖塊。④生活護理。患兒的生活護理必須在家屬指導下完成,合理飲食、堅持體育鍛煉,避免感染,腹瀉等,多飲水,給予低脂、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適當優質蛋白飲食,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⑤心理護理。T1DM一旦確診,需終身治療,青少年兒童感情脆弱,常出現各種情緒變化,有時悲觀失望,情緒低落,有時憤怒、消極治療,有時焦慮不安、恐懼緊張。發現患兒心理問題及時處理,進行心理護理,保持心理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家長文化程度、家長職業、患兒年齡、戶口所在地、家族史、血鈉、感染史是影響患兒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主要因素。對患兒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控制血糖、飲食控制、預防感染是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主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孫藝萄.探討不同劑量胰島素對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5):79-80.
[2]? 張曉麗.分析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搶救措施及護理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18-119.
[3]? 張璐,郭藝芳.201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診療標準介紹[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7,5(2):130-131.
[4]? 王旭東.重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并發癥[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1):1-3.
[5]? 凌萍,章燕,駱斯慧,等.青少年兒童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8,98(46):3762-3766.
[6]? 楊斌,孫桂香,黃樂,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J].醫學5.7綜述,2007,13(13):1036-1037.
[7]? 葉彩娜.兒童糖尿病護理中的健康教育實施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8):162-163.
[8]? 裴亞南.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3):237-239.
[9]? 《兒童青少年糖尿病營養治療專家共識(2018版)》編寫委員會.兒童青少年糖尿病營養治療專家共識(2018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8,10(9):569-577.
(收稿日期: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