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 劉雪霞 李靜 張書琴



摘 要 目的:探討個案管理對剖宮產手術室產婦護理安全性的影響。方法:選取剖宮產產婦8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個案管理。對比分析兩組產婦疼痛情況、不良事件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上述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個案管理模式可提高剖宮產產婦的整體護理質量,增強剖宮產產婦手術室安全性。
關鍵詞 護理安全性 個案管理 剖宮產 產后出血
中圖分類號:R473.71; R719.8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20)05-0047-03
Analysis of maternal nursing safety in 44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ZHANG Yang, LIU Xuexia, LI Jing, ZHANG Shuq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se management on maternal nursing safety in the operating room fo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Eighty-eight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4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ase management. Maternal pain,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dexes mentioned abov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ase management mode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nursing quality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enhance the safety of operating room for cesarean section.
KEY WORDS care safety; case management; cesarean; postpartum hemorrhage
近年來,剖宮產應用率逐漸上升。剖宮產雖有挽救產婦胎兒生命安全以及避免自然分娩疼痛等優勢,但是其手術安全性的影響因素較多。剖宮產手術過程會損傷神經、膀胱、輸尿管和腸道等重要部位,此外,有一定產后出血的風險,所以其對臨床護理質量要求較高,而個案管理模式在近些年的實踐中已被證實對提高護理質量有顯著效果[1-2]。為此,本次研究對本院44例剖宮產產婦實施個案管理模式,旨在為臨床利用個案管理模式提升剖宮產產婦手術安全性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于本院婦產科接受剖宮產的88例產婦,采取計算機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7.27±4.38)歲;體重62~77 kg,平均體重(70.71±18.54)kg;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36±1.82)周。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8.75±4.52)歲;體重61~79 kg,平均體重(70.64±18.61)kg;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29±1.85)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分娩方式均為剖宮產;精神、智力及溝通能力正常的產婦。排除標準:妊娠期合并高血壓者;嚴重心臟病者。剔除標準:產后發生子癇。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產褥期健康宣教、產后注意事項指導、哺乳注意事項指導等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取個案管理。首先組建個案管理團隊,通過納入助產士及相關護理人員等組成團隊,明確團隊工作流程。①確認:首先觀察產婦的具體情況,在通過納入標準以及同意個案管理模式后制定具體方案,確定管理目標,入院當天即建立產婦檔案。②評估:針對產婦身體狀況、既往手術經驗、手術細則及產婦具體資料進行評估,為下一步制定剖宮產手術室護理計劃提供依據。③計劃:制定個性化的剖宮產手術室護理計劃,其中包括剖宮產手術室護理具體實施流程等。④實施:利用個性化的剖宮產手術室護理計劃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包括疼痛干預、術前音樂干預、預防低體溫護理及防止新生兒窒息護理。
疼痛干預:告知產婦可通過深呼吸以及注意力轉移法等提高疼痛閾值,降低疼痛及心理應激的負面影響,強調疼痛可以減緩,以此增強產婦的抗痛能力。為產婦普及剖宮產后出現疼痛的具體機制,進行針對性的疼痛宣教,告知產婦剖宮產后疼痛是一種需要控制且可以控制的正常生理性反應,鼓勵產婦勇敢面對,不要因剖宮產后疼痛而急躁或者恐慌,幫助產婦預防負性心理,并多與產婦談心了解產婦的喜好,盡可能地幫助產婦放松,避免產婦術前出現懼怕等負性情緒。告知產婦家屬要多與產婦溝通,安慰產婦,給予產婦溫馨的陪伴以及心理支持。
術前音樂干預:為產婦播放輕松柔美的音樂,以古典、輕音樂為主,舒緩產婦緊張的情緒,指導產婦選擇舒適的體位進行休息,在柔美的音樂中放松全身肌肉,強化術前準備。
防止新生兒窒息的相關干預:評估患者發生宮內窘迫以及胎盤前置等風險,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實施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針對新生兒窒息風險度高的產婦進入手術室即給予產婦吸氧,此外手術床應在麻醉之后調整為左傾25°左右,并且利用約束帶進行固定。此外通過術前準備好治療新生兒窒息的藥品及急救設施以保證母嬰安全性。
低體溫干預:為了預防體溫過低,術中嚴格檢測產婦生命體征,通過得到四肢末梢溫度為預防低體溫提供依據,并利用空間室溫的調節加強患者的舒適性。在此基礎上針對麻醉部位加強保暖,避免皮膚血管擴增等對于麻醉部位的負面影響,利用提前溫鹽水浸泡的紗布進行手術。
防止新生兒窒息的相關干預:評估患者發生宮內窘迫以及胎盤前置等風險,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實施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針對新生兒窒息風險度高的產婦進入手術室即給予產婦吸氧,此外手術床應在麻醉之后調整為左傾25°左右,并且利用約束帶進行固定。此外通過術前準備好治療新生兒窒息的藥品及急救設施以保證母嬰安全性。
1.3 觀察指標
1)疼痛評價標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疼痛評價標準評價產婦剖宮產后2 d疼痛情況并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其中疼痛級別分為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輕度疼痛和無疼痛。疼痛率=(中度疼痛例數+重度疼痛例數)/總例數×100%。
2)護理安全性指標 統計產褥病、產后出血、產婦低體溫發生率、新生兒窘迫綜合征等剖宮產手術室產婦護理安全性指標。
3)護理滿意度 采用百分制自制產婦護理滿意度評分表,統計兩組產婦對護理模式的滿意度,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通過SPSS 21.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疼痛情況對比
觀察組有10例中度及重度疼痛,對照組有25例中度及重度疼痛。觀察組產婦疼痛率(22.73%)明顯低于對照組(56.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2.27%)顯著低于對照組(13.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有38例產婦對護理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對照組有31例產婦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86.36%)明顯高于對照組(70.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 討論
剖宮產術中低體溫、胎兒窘迫綜合征等有一定發生率,如何提高剖宮產產婦的手術室安全性是臨床重點討論的目標。剖宮產手術室內的個案護理模式是通過由專科護士作為個案管理者,同時使團隊內人員合理分工,確認剖宮產手術室產婦個案管理目標[3]。本次研究即以降低產婦不良事件發生率、提升手術安全性為目標評估。個案管理模式對保證母嬰健康、節約醫療護理資源等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本次研究通過對觀察組孕產婦加強對剖宮產的認知,清晰了解剖宮產的優勢所在,以此緩解孕產婦的心理壓力,以此發揮改善母嬰結局的作用,此外加強了疼痛相關的抑制方法,觀察組剖宮產產婦的手術安全性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且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采用個案管理模式是一種可提高剖宮產產婦的整體護理質量,增強剖宮產產婦手術室安全性的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同樣也提示通過應用個案管理模式中的術前心理護理、生命體征監測、低體溫預防護理等可有效提高產婦的剖宮產手術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及提高產婦護理質量[4]。
參考文獻
[1] 李娟, 畢晶晶, 張晶. 個案管理護理對乳腺癌產婦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5) : 262-263.
[2] 許湘華, 王英, 陳虹, 等. 國外腫瘤個案管理發展對國內的啟示與思考[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7, 33(1): 68-72.
[3] 虞志艷, 徐惠英. 細節化護理干預對產婦睡眠狀況、負性情緒及產后出血量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8): 904-906.
[4] 林華仙, 姜舟. 早期干預管理模式對高危新生兒體格及神經行為發育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18): 4410-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