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斌
【摘要】? 支架式教學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入外界教育資源作為支撐,幫助學生完成現階段學習任務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理念相對比,支架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以更高的效率積累學習經驗,并使其獲得更為完備的知識理論,掌握相關技能。本文以高中階段的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為出發點,論述支架式教學在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環節的相關應用。
【關鍵詞】? 支架式教學 高中語文 古詩詞閱讀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7-034-01
要引導學生全面接收高中階段的語文知識,就必須對古詩詞閱讀這一板塊投入足夠的重視,與傳統的教學模塊相對比,古詩詞閱讀環節所包含的教學理論更為復雜,相關教學知識十分繁瑣,利用支架式教學模式填補學生的技能差距,或許能為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打開新的出路。
一、支架式教學在現代教學活動中的定義
支架式教學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教育理論,它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發展而來的新的教育模式,在支架式教學的基本框架下,其教育理論強調的是“通過提供一套適當的概念來幫助學習者掌握固定的教學知識、理解‘支架的深層意義”,在應用到我國的教學活動當中之后,其更展現出了明顯的教育價值——在我國的宏觀教育背景之下,高中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實際技能應用能力的學生,也就是大眾所說的“尖子生”,這一類學生往往具備較為出色的語言表達與應用能力,在教學環節,能夠及時吸收教師所給出的教學結論;另一類則是具有發展潛能的學生,這一類學生的應用語文技能的能力較差,但存在較強的認知欲望。在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狀態的制約下,支架式教學如同一把鎖鏈,能夠將尖子生與處于發展階段的學生結合在一起。在教師給出教學規劃方案之后,課業表現較為出色的學生能夠及時吸收并應用具有較高難度的教學內容,并形成帶動現象,利用自身掌握的古詩詞知識輔導其他學生,完成心理機能、文化認知等多個層次的調節,將現階段的學習任務轉化為心理發展目標。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輔導下,學生能夠自主掌握并內化古詩詞知識,在不斷認知的過程中提升潛在技能的表現水平。
二、如何在古詩詞閱讀教學環節應用支架式教學
(一)創建情境,指明學習方向
要在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環節應用支架式教學,就必須為“支架”提供可扎根、可立足的土地,確保支架式教學的可行性,創造完全配合、積極改進的教學情境。在以往的古詩詞閱讀教學環節,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僅僅依靠口頭敘述展開的教學活動并不能全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果教師表達不當,古詩詞中的風骨、情感、人文意識還會遭到破壞,依靠支架式教學構建教學情境,在掌握基本課程發展方向的同時,學生能夠將古詩詞閱讀教學視為一場文化盛宴,自覺參與到相關教學活動當中。
以人教版教材《氓》的相關教學為例,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從詩歌主旨、文章內容兩大情境出發,為學生創造教學環境,引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展出有關于“愛情”的名言,將其作為“支架”,支撐未來的教學活動,通過展出“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等詩句,學生的情感被完全調動,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與《氓》前半段的學習,在領悟了女子的感情之后,教師可轉變教學方向,如洪水一般引入后續的教學內容,在凸顯情感突變這一主題的同時,為學生的靈感萌發提供火苗——女主對氓的感情為何會急轉直下?依靠教學情境的有機帶動,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構建支架,明確學習目標
在古詩詞閱讀教學環節,如果教師利用“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講述了...”等句式展開教學活動,在破壞古詩詞鑒賞課程的藝術性的同時,更會破壞學生對于語文之美的追求欲望。教師要及時導入教學支架,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學生梳理古詩詞知識、細化教學脈絡,全面領悟古詩詞中的藝術美與表達美。
以《歸園田居》的相關教學為例,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教學經驗是學生一生追求的寶藏,在支架式教學的引導下,教師可及時導出自身所積累的文化知識,從人物形象、社會背景等多個角度展開教學活動,將書本上的陶淵明引入到課堂之中,使學生與歷史人物展開一對一的交流:陶淵明是一個怎樣的人?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是個清高不凡的真君子?是什么原因促使陶淵明寫下了《歸園田居》?支架式教學扎根于課本,但其頂端坐落于課堂,依靠支架與教學資源的相互配合,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看待“古詩詞”,真正領悟到蘊含在古詩詞中的藝術美感。
(三)應用支架,積累學習經驗
為了全面體現支架式教學的教育優勢,教師可在課堂教學環節建立有機互動,依靠教材內容與教材內容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相互碰撞,激發靈感火苗,將古詩詞閱讀教學推向新的高度。
以人教版教材《馬嵬》的相關學習為例,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學生對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感情持有不同的態度——有人推崇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有人會提出“美色誤國”的見解,此時,教師可利用《長恨歌》作為支架,開展更為系統全面的教學活動——在《長恨歌》的長篇表達之下,學生所持有的理論從不同的角度被印證,其對于唐玄宗與楊貴妃二人之間愛情的看法也更為全面,在支架式教學的輔佐下,其能夠建立從不同知識通往新知識的橋梁,展現支架式教學的優越性。
結束語
無可否認,支架式教學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教學手法與教學要求之間的度,利用支架式教學補充現階段的教學理論,避免對教學概念形成依賴,展現支架式教學的優勢,避開支架式教學的短板,使其全面為高中語文教學服務。
[ 參? 考? 文? 獻 ]
[1]萬莉.論語文支架式教學[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8).
[2]羅斌.淺談支架式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七彩語文(中學語文論壇),2015(1):75-79.
[3]施衛娟.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