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萍
【摘要】? 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身體逐漸走向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叛逆心理開始逐漸出現。而對于初三的學生而言,升學考試帶來的壓力以及外界的誘惑等等都會造成他們學習現狀中的問題以及不同程度厭學心理的產生。在農村初中,由于大環境的影響以及學生家庭環境的感染,這一問題更為顯著。為了有效緩解這一問題,本文將從實際出發,對農村初三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分析,并探究其厭學解決方法。
【關鍵詞】? 農村初三 學生學習現狀 厭學心理 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7-113-01
在初中,不難看到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厭學心理等因素而作出的一些不配合教師教學的行為舉動。這在初三階段的學生當中尤為常見,對他們的影響也尤為顯著。面臨著升學壓力,學生的心理狀態對于學習狀態有著重要影響,是否能夠平穩地、順利地度過這段備考時的緊張而又艱難的歲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現狀的分析以及解決方法正確與否。
一、農村初三學生學習現狀探析
對農村初中的調查顯示,面對著即將到來的升學考試,大部分學生都對學習更加上心,比平時付出了更多倍的精力與時間投入到學習當中。但是通過考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學生在一次次的考試當中出現了成績下滑的趨勢。在調研當中,我們發現半數以上的學生表示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不想學”、“學不進去”等現象。同時,在實際的觀察當中,筆者發現不少學生在平時的言行舉止當中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厭學特點,例如課上更高頻率的走神、發呆,自習課上的效率低下等等。
在對這一現狀進行分析時,筆者認為初三階段的農村學生之所以出現以上問題,主要受到以下幾點因素影響。首先是升學考試即將到來帶來的緊迫壓力,在持續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狀態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心理上會因為過于緊迫而產生對于松散生活的更強烈向往。其次是學生的年齡特點帶來的性格上的改變,在初三階段,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學生的成長速度較以往都更加迅速,在這一時期學生會產生較為強烈的叛逆心理,開始懷疑自己為什么要學習。最后是外界的影響,在農村,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不同情況的家庭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會造成或好或壞、或多或少的影響,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致。
總而言之,在農村初三,學生對于學習的緊迫性大多有了深刻的認識,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中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厭學心理,這對于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農村初三學生厭學解決辦法——樹立理想,端正態度
做任何事之前,人都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有了目的的航行才能進行地更加義無反顧、信念堅定。對于初三階段的學生而言,對于未來的迷茫也是他們學習路上出現厭學心理的一種重要原因,通過幫助學生樹立理想、堅定理想,能夠有效地避免厭學心理對于學生的影響。在教學當中,筆者曾訪問過一些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的學生,詢問他們在學習時是否也曾出現厭學心理,是否也曾想過放棄。這些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但具有的共同點在于他們對未來都有一個大致的想法,在感到復習任務太重、學習過程太累時,他們都會想想自己的未來、看看自己的理想。雖然學生年齡較小,但是心中的一份理想目標就已經足夠支撐他們勇敢面對學業上越來越重的壓力,對抗外界安逸生活的誘惑,這令筆者十分感動,也充分認識到一份理想的正確樹立對于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堅定心態養成有多么重要。
因此,筆者認為,在解決學生出現的厭學心理時,教師不妨首先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思考,想一想自己今后想要從事的職業、工作,想一想自己今后想要過上的生活、想一想面對祖國、民族的厚望自己將要做出的貢獻,幫助學生樹立一份屬于自己的理想,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在學生進行思考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挑選一句自己喜歡的名人名言、諺語或是歌詞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貼在課桌上時刻提醒自己,以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
三、農村初三學生厭學解決辦法——培養興趣,堅定學習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教育專家都在強調“快樂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少有學生會認為學習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相反的,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時都會感到厭煩、無奈、提不起斗志,在初三階段這一壓力巨大、影響因素眾多的時期,學生的厭學心理也就表現地更加顯著。那么,我們該如何幫助學生進行“快樂學習”呢?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不能忽視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對于學生而言,興趣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潛力、幫助他們堅定學習信念。即便遇到困難,在興趣的引導下他們也能夠更加堅定、從容地克服。在興趣的幫助下,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帶來的精神富足時的快樂,能夠體會到征服一座座知識大山時的愉悅成就感,這對于克服初三時期產生的厭學心理同樣十分有意義。
四、農村初三學生厭學解決辦法——友好關系,互助前進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也有著顯著的影響作用。在過去的教學模式當中,師生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常常受到忽視,這不僅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課后學習效果造成了影響,在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心態上的疑惑時也難以鼓起勇氣去咨詢教師、獲取幫助,這對于學生初三階段厭學心理的順利克服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教師應當有意識地關注學生、關心學生,用友好的態度去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樂于幫助他們的心,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溫暖,從而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上、心理上的疑惑。
結束語
對于農村學生而言,初三階段的特殊時期特點以及學業的繁重壓力都可能對他們的學習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學生出現厭學心理后,教師可以從理想的樹立、態度的端正,興趣的培養以及師生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入手去幫助學生克服這一負面心理,從而順利地完成學業,形成健康的人格。
[ 參? 考? 文? 獻 ]
[1]劉爽.城鄉結合部初中生厭學成因調查與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張建全.初中生厭學原因探究與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3]喻興波.初中生厭學現狀調查[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