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海


摘要:目的:研究普拉克索與多巴絲肼聯合用藥在帕金森病臨床治療中的效果及不良反應。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進行研究,按照就診順序把86例帕金森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多巴絲肼治療,觀察組患者使用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分別使用帕金森病綜合評分量表(uPDRS)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記錄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NIHSS)評分、運動功能評分、生活能力評分,觀察治療中出現的不良癥狀。結果: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對照組為74%,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和對照組的NIHSS評分、運動功能評分,生活能力評分: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NIHSS評分、運動功能評分、生活能力評分相比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各項評分相比均有很大差異。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后的各項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不良發應發生率為6%;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9%,兩組比較差異顯著。結論:單用多巴絲肼和多普拉克索聯合巴絲肼治療帕金森病均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功能、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但兩藥聯用時療效更好。
關鍵詞:普拉克索,多巴絲肼,臨床作用,帕金森病
中圖分類號:R742.5 文獻標志碼:A
帕金森病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到1%,65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高達1.7%。該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大腦中的黑質多巴胺能神經細胞發生病變,導致多巴胺數量減少,削弱了大腦對于肌肉的指揮能力,從而造成神經系統功能衰退。帕金森病的主要臨床特征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張力增強、行動遲緩、抑郁和睡眠障礙等。臨床上對于帕金森病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康復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因使用方便、療效確切,成為主要治療手段。普拉克索和多巴絲肼都是臨床上治療帕金森的常用藥物,兩種藥物進行單獨使用時,臨床上出現的副作用比較多,比如單獨時候用普拉克索時,會造成受體脫敏,可能導致其他所有藥物失效。單獨使用多巴絲肼進行治療時,又會出現開關想象、異動癥等不良反應。為此,探索出一種有效、安全的用藥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研究者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在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療效及用藥安全性,以期為臨床治療帕金森病提供參考依據,現將本次研究匯報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進行研究,并按照就診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43例,觀察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在58-84歲,平均年齡(68.64±7.45)歲,病程4-12個月,平均(6.92±1.46)個月;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69.46±8.94)歲,病程3-12個月,平均(7.31±1.75)個月。對比兩組患者的以上基本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帕金森病診斷指南》診斷標準,確診為帕金森病患者;②對相關藥物無過敏反應;③患者無內臟器官病變或功能衰退性疾病;④患者或家屬自愿參加本次研究。(2)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異常、運動功能障礙的既往病史;②患有其他重大疾病、認知功能障礙,不能配合基本治療者;③中途退出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多巴絲肼片口服治療,初始用藥劑量為每次125 mg,每天3次,后根據患者情況逐漸增加劑量,且每天的最大劑量控制在750 mg以下,待治療效果達到最佳時減少用藥劑量,使用最佳劑量的85%維持治療,連續治療3個月。觀察組使用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進行治療,其中,多巴絲肼的用法用量與對照組完全一致。普拉克索的初始劑量為每次0.125 mg,每天3次,口服,之后根據患者情況每次增加0.125 mg,但每日劑量不超過4.5 mg,連續治療3個月。
1.4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
(1)療效評估:臨床療效使用帕金森病綜合評分量表(uPDRS)進行評價,UPDRS表的評價內容包括四個方面:①精神、行為和情緒;②日常活動;③運動功能;④治療的并發癥,每項0-4分,分數越高說明帕金森病量表越嚴重。本研究以患者在治療前后的UPDRS評分改善情況作為評價標準。顯效:當療程結束后,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UPDRS評分降低i>50%。有效:治療結束后,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UPDRS評分降低20%-49%。無效:治療結束后,患者的認知能力和行動能力均沒有明顯改善,UPDRS評分降低<20%。
(2)使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分,包括對意識水平、上下肢運動、共濟失調、語言等11項內容,評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受損越嚴重。
(3)采用運動功能評定法(FugI-Meyer)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估,包括對上肢(33項,共66分)和下肢(17項,共34分)的運動功能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運動功能恢復越好。
(4)利用Barthel指數評估量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定,測評項目包括進食、穿衣、洗澡、如廁等共計10項內容,每項5-1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強。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5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獲得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以(x±s)表示,用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結果如表1所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4%。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各項能力評分比較
如表2所示,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NIHSS評分、運動功能評分、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各項評分相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后的各項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出現1例嘔吐、1例頭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對照組患者2例嘔吐、2例乏力、2例頭痛、1例便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臨床上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很多,常用的是多巴絲肼,多巴絲肼是左旋多巴和芐絲肼的復合制劑,其中左旋多巴是生物合成多巴胺的中間體,在L-氨基酸脫羧酶的作用下,左旋多巴可以轉化成多巴胺,提高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而多巴絲肼可以通過抑制神經細胞的凋亡,有效地治療震顫麻痹,但長期使用會導致多種不良反應的產生,如劑末現象、開關想象、異動癥等,從而使患者機體產生抗藥性,而增大服藥劑量也會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多巴絲肼的臨床應用。為了保證藥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者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把藥物普拉克索與多巴絲肼進行聯合共同治療帕金森病,觀察兩種藥物的共同作用對帕金森病的治療效果。普拉克索是一種氨苯噻唑的衍生物,同時也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有研究證實該藥可以有效減輕帕金森病患者在靜息狀態下發生的震顫,且此藥藥效快速、生物利用度高。
本研究使用普拉克索與多巴絲肼聯合治療帕金森病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普拉克索與多巴絲肼聯合治療帕金森病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并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使患者以良好的狀態接受治療。此外,通過對患者進行的神經功能、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評估發現: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接受藥物治療三個月后,神經功能、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普拉克索聯合巴絲肼治療帕金森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且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可以作為臨床治療帕金森病的理想用藥。但是由于本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少,關于二者治療帕金森病的遠期療效未觀察,導致本研究結果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