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
摘要:為了提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小朋友們的想象力,開發小朋友們的創造力,培養小朋友們的審美能力,本文主要從借助故事引導、借助信息技術、借助生活情境三方面入手,簡要分析提升幼兒園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學;有效性
美術是幼兒園美育教育中的主要內容,有助于促進小朋友們的全面發展,但是小朋友們由于好動、缺乏耐心,在美術課上容易出現坐不住的情況,不利于美術教學地開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小朋友們的身心特點,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使其獲得美的體驗與美的享受,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促成小朋友們的全面發展。以下,本文作者立足自身幼兒教育經驗,對如何幼兒園美術教學有效性簡要分析如下。
一、借助故事引導,提升幼兒美術興趣
在幼兒園教育中,故事是其中的主要教學內容,而且小朋友們也都非常喜歡聽故事,借助這一特點,我們在美術教學中就可以融入故事情境,借助故事來引領小朋友們的美術學習思路,激發起美術學習思維,同時在故事情境中激發小朋友們的想象力,激發其美術創作興趣,使小朋友們愛上美術課。
例如,在引導小朋友們用“線條”進行美術繪畫與創作時,我給小朋友們講了繪本《獨一無二的你》,這本書的故事內容很簡單,就是主人公小魚“丹尼”在探索世界之前,爸爸媽媽告訴它,它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也告訴它如何在與別人和睦相處的同時,做個獨立而特別的自己。而且還帶領小朋友們從眾多小魚中尋找“丹尼”的身影,并帶領小朋友們欣賞繪本中美麗的花紋,以及用花紋組成的美麗的小魚。同時和小朋友們講一講什么是“獨一無二”,怎樣在進行美術創作時表現自己的“獨一無二”。這樣的繪本故事引領,小朋友們都聽得非常認真、非常感興趣,學習繪本故事的同時,還明白了人生道理,學習了繪畫技能。使小朋友們在利用“線條”進行美術創作時都非常認真且富有個性
二、借助信息技術,增加幼兒美術感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其不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其在教育領域地應用也給傳統教學方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進而,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我們就可以適時地引入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將抽象地內容形象化,將死板的內容生動化,吸引小朋友們課堂注意力的同時,增加小朋友們對美術的感知與體驗,使其在此基礎上能夠更好地進行美術創作。
例如,在以《海底世界》為美術創作主題時,由于班上小朋友們的生活閱歷有限,有的甚至還沒有將大海,所以不好想象出海底世界的豐富多彩。就此,我就在課上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帶領小朋友們在大屏幕上觀看了關于海底的視頻,引導孩子們欣賞了海底的夢幻,觀察了海底的多彩動物,還有人類穿著衣服潛入海水中探索的狀態等。在聲音、圖畫、動態視頻的直觀感受下,讓小朋友們有身歷其境的感覺,開拓小朋友的眼界,豐富小朋友們的知識內涵,激發其對海底世界的好奇心。進而再進行美術創作時,小朋友們就可以根據多媒體內容,畫出自己想象的“海底世界”,增加小朋友們對美術的感知,使其能夠充分借助作品,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三、借助生活情境,激發幼兒美術靈感
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比較小,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都比較少,而且生活圈子也比較單一,在美術課上讓他們畫一些離他們生活比較遠的事物,他們不僅畫不好,也畫不出來。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要善于從小朋友們的實際生活出發,發掘生活中與美術相關的內容。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小朋友們在熟悉的環境中想象、創造,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小朋友們的美術靈感,還能提升小朋友們的美術創作質量。
例如,在母親節的時候,我沒有一上課就給小朋友們講述本課美術創作主題,而是讓小朋友們回想一下自己與媽媽在一起的溫馨瞬間,然后讓小朋友們與大家進行分享。有的小朋友說:“我最喜歡和媽媽一起躺在床上講故事。”有的說:“我最喜歡媽媽給我梳漂亮的頭發。”有的說:“我最喜歡吃媽媽給我做的飯……”小朋友們都興奮的表達著自己喜歡與媽媽在一起做的事,然后我又對大家說:“今天是母親節,是媽媽的節日,大家就畫一畫自己眼中的媽媽吧,然后帶回家給媽媽作為禮物!”說完,孩子們都專心地畫起來,有的畫的是微笑的媽媽,有的是畫得穿著漂亮裙子的媽媽,有的畫的是與爸爸在一起的媽媽……總之每一個孩子畫的都不一樣,但都是自己心中最美、最好的媽媽。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地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們幼兒園美術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制定適用于小朋友們身心發育特征的美術教學方法,提升其美術興趣的同時,增加其美術感知,激發起美術靈感,使其能夠創造出富有自身個性的美術 作品,并能夠借助美術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助力做過的下一代能夠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聃.幼兒園美術區域活動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6,(9):36-36.
[2]鄧新蓮.淺談多方面游戲化活動教學法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9):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