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蓉
摘要:在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當中,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是重中之重。而想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好有效課堂的建構工作。為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當中,不僅要轉變自身的思維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同時還要擴充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性質和動力。此外,教師還應該組織開展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并以此來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本領。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建構方法
就目前的態勢來看,有效課堂的建構過程中依舊有不少的問題存在。究其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師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建構缺乏重視,對于該如何組織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建構工作缺乏具體的方法來作為指導,進而導致所組織開展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缺乏有效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合理,其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建構。為此,本文針對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從三個方面來展開闡述,希望能夠為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導:
一、轉變思維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
在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有不少的教師受傳統思維理念的影響,在授課過程中過于追求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傳授給學生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進而導致學生很難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學習。其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成效,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建構。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當中,應該著重革新自身的思維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進而讓學生可以借助科學有效方法來進行學習。
例如,在“常見的信息處理工具”一課的教學當中,起初,教師可以簡單的給學生介紹一下我們生活當中所經常用到的一些信息技術處理工具,比如數碼相機、計算機電視和電話等等,并將其利用利用課件直觀的展現給學生,進而讓學生對于什么是信息技術處理工具有所了解。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和思考“我們能從書籍、報刊、電視、互聯網中找到哪些知識”的問題,并將所討論的結果進行記錄,由教師負責總結。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傳授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并讓學生借助這些方法來進行學習,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
二、擴充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致
很多時候,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當中,受自身教學水平的限制以及信息素養的缺乏,在授課過程中通常采用單一且無趣的形式來展開教學工作。其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對及技術學習的興致和動力,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有效課堂的建構。基于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當中,應該根據學生的需要,適當的引進新型的教學方法,并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致和動力。
例如,在“計算機的應用”一課的教學當中,起初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資源整合優勢,從網上搜集并下載一些有關計算機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分享給學生,并以此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入本節課的學習。隨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將本節課當中一些重要內容予以整理歸納,直觀地呈現給學生,進而方便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學習和認知。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是如何運用計算機的來展開討論和探究,并將討論的結果在課堂上和其他學生進行分享,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三、開展實踐活動,著重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本領?
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為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當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實踐方面的教學,通過組織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實際應用本領。
例如,在學習“畫一幅簡單的畫”一課時,教師除了讓學生去學習該如何計算機來繪制一幅簡單的畫,還要在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一次具體的繪畫活動。在本次活動當中,學生需要充分運用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來繪制一幅簡單的圖畫,并由教師作為評委給學生所繪制的圖畫進行打分,并評選出最后的優勝者。
具體來說,在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加快有效課堂的建設進程,其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知能力,同時還可以推動新課程改革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當中的推進步伐,促使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和發展。為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當中,應該牢牢把握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的形式,根據生的實際需要來展開教學活動,從而切實推動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建構。
參考文獻
[1]何金毅. 芻議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8):114.
[2]沈崢嶸. 基于“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策略研究[J]. 科技資訊,2018,16(2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