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星華 徐玉輝 陳培榮
摘 要:物流業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構建良好的區域物流環境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對湖南地區物流環境的調查,基于調研結果,總結湘南地區物流環境的現狀,分析湘南地區物流環境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湘南地區物流環境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物流環境;產業轉移;湘南地區
中圖分類號:F12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8-0040-02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湘南地區為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這給湘南地區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如何利用好這個發展機遇,構建良好的區域投資環境,促進珠三角地區優質產業更好向湘南地區轉移,進而推動湘南地區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是湘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過程中需要破解的現實問題。區域物流環境是區域投資環境的組成部分[1],區域物流環境對商品流通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具有重要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承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前景。研究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湘南地區物流環境的相關問題,有助于相關部門更好了解區域物流環境的作用,為改善湘南地區的區域物流環境,促進湘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順利發展提供支撐。
國內學術界已有不少關于物流環境的研究,而國外學術界還少有涉及。現有研究主要關注了物流環境的構成、區域物流環境的發展策略等方面問題。例如,陳思等[2]認為,物流環境包括物流產業環境、政策法律環境、設施設備環境等六大類構成要素,物流環境可以通過經濟發展水平、政治法律系統、物流保障系統和自然環境影響物流業的發展。王海萍[3]研究發現,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物流基礎設施等硬環境的日趨完善,物流軟環境的構建和發展更需引起重視,并從區域物流軟環境的構成要素、評價指標等方面研究了區域物流軟環境問題。王瑛[4]、崔平和李琰[5]結合我國產業轉移的實際,分別就安徽、西江經濟帶和陜西等地區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物流難題進行了定性分析,并結合各地區實際提出了區域物流業發展的策略。然而,關于湘南地區的物流環境研究尚未見到,由于每個地區的區位條件、經濟水平等具體情況不同,物流環境也需要具體分析。盡管物流環境方面的文獻已有不少,但研究湘南地區物流環境仍然很有必要。
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地調研的結果,我們將物流環境劃分為自然環境、經濟環境、政策環境、人文環境、技術環境等五個方面。其中,自然環境主要是指區位和交通方面的情況;經濟環境主要是指經濟發展水平、發展速度和產業結構等方面的情況;政策環境主要是指政府部門是否制定了促進物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人文環境是指物流專業人才的數量、質量及使用成本等方面的情況;技術環境主要是指物流設施與設備的技術水平,這是影響物流效率的關鍵因素。
二、湘南地區物流環境的現狀總結
湘南地區包括湖南南部的三個地級市,即衡陽市、郴州市和永州市,毗鄰廣東、廣西和江西等省份,緊鄰珠三角城市群,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此外資源條件和人力資源條件也十分優越。湘南地區獲批“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以來,在湘南地區各級政府的重視下,物流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穩步推進。現根據我們課題組的調研結果,將目前湘南地區物流環境的主要情況總結如下。
(一)自然環境
湘南地區的區位條件十分優越,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南接珠三角城市群,東南達福建海西城市帶,西通東盟自由貿易區北連長株潭城市群,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廣鐵路等眾多公路和鐵路主干道貫穿其而過,是沿海經濟向內陸輻射的第一接納區域,具有便利的交通條件。此外,懷邵衡鐵路、衡陽—永州高速公路等項目的完工和投入使用還將進一步優化該區域的交通條件。
(二)經濟環境
湘南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較快。2018年,衡陽市GDP為3 046億元,同比增速為8.5%,一、二、三產業占比分別為14.1%、38.7%、47.2%;郴州市GDP為2 392億元,同比增速為8.3%,一、二、三產業占比分別為8.5%、45%、46.5%;永州市GDP為1 806億元,同比增速為7.8%,一、二、三產業占比分別為19.3%、34.9%、45.8%。以上數據顯示,第三產業的比重均為最大且其占比呈逐漸升高的趨勢,產業高級化現象明顯。但是,湘南地區總體上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占湖南省經濟比重較低。
(三)政策環境
湘南各地區的政府部門對于物流業都非常重視,分別出臺了一些物流業專項發展規劃。例如,郴州市公布了《郴州市“十三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郴州市物流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4—2030)》等文件,衡陽市公布了《衡陽市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8—2030)》、《衡陽市“十三五”商貿物流發展規劃(2016—2020)》等文件,永州市公布了《永州市商業網點及物流園區專項規劃(2015—2020)》、《永州市促進郵政和快遞業健康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
(四)人文環境
湘南地區高等教育較為發達,有本科院校十余所(包括一本、二本和三本)、高職院校十余所,其中近一半左右的高校開設了物流管理相關專業。
(五)技術環境
在政府部門的重視下,湘南地區物流業的設施和設備領域發展很快,許多物流企業的投入大、起點高、設施和設備比較先進,對于提升湘南地區物流業的技術水平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例如衡陽市祁東縣的衡緣物流園區、郴州市北湖區湘南國際物流園都具有較強的物流技術水平。
三、湘南地區物流環境的問題分析
根據我們課題組的調研,目前湘南地區物流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自然環境、政策環境、人文環境和技術環境方面。
自然環境方面。盡管湘南地區有發達的交通網絡,但是轉移產業一般都是外向型產業需要從省外輸入原材料、零配件和設備,再將生產的產成品輸出省外甚至國外,目前轉移產業所需原材料輸入通道和產成品輸出通道還是不夠暢通。
政策環境方面。現有的物流業發展規劃不夠全面和細致,導致政策難以落實。例如收取物流車輛的過路費、過橋費等導致物流成本顯著升高的現象仍然存在。
人文環境方面。雖然湘南地區有眾多的高校培養了數量可觀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操作方面的人才,但由于本地區物流企業的待遇較低、工作環境惡劣,很難留住高校畢業生。
技術環境方面。雖然湘南地區有個別物流企業的技術水平較高,但是總體上來看,湘南地區物流設施與設備的技術水平較低,半自動作業、手工作業還有比較常見,自動化設備和信息化設備應用較少。
四、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湘南地區物流環境的優化對策
在總結與歸納調研結果的基礎上,結合對現有相關文獻的理論分析,本課題組認為,應該從如下方面優化湘南地區的物流環境,以更好適應湘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需要。
自然環境方面。根據湘南地區轉移產業的特征,進一步優化湘南地區的進出省通道、簡化通關手續、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費用。
經濟環境方面。根據湘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狀,選擇性地承接已有配套條件較好、在湘南地區發展有比較優勢的轉移產業。
政策環境方面。在現有物流規劃的基礎上,針對轉移產業的物流需求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物流政策和制度,降低轉移產業發展的物流成本,提高轉移產業的市場響應速度和效率。
人文環境方面。鑒于湘南地區收入水平較低、工作環境較差、對高校畢業生吸引力不強的特點,政府部門可以制定相關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例如,通過提供人才公寓、購房貸款及補貼等方面來提高人對才的吸引力。
技術環境方面。由物流行業協會制定技術標準,根據不同的作業環境和需求擬定推薦使用的設備技術。樹立若干個行業示范性企業,提供給有物流設備購置需求的企業參觀和學習。由物流行業協會組織建立物流技術咨詢制度,引導企業合理建設物流設施,購買合適的物流設備。
參考文獻:
[1]? 王之泰.物流平臺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11):56-57.
[2]? 林珍銘,李宇璠.全面改善物流環境,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J].內江科技,2006,(7):97,109.
[3]? 陳思,彭其淵,李國旗.物流環境體系構建及其影響分析[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6,9(6):204-205.
[4]? 王海萍.區域物流軟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商業研究,2012,(6):74-79.
[5]? 王瑛.西江經濟帶承接產業轉移與現代物流的協同發展[J].企業經濟,2011,(4):114-116.
[6]? 崔平,李琰.陜西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物流能力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