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茜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基建會計雖長期處于事業會計核算當中,但基建賬本和事業類賬本都被獨立設立并分開進行編報,以至一個單位兩套賬本并存的現象形成了當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方式。由于市場經濟體制以及財政預算體制的改革逐漸深入,事業單位兩套賬本單獨核算的做法已經不符合事業單位財務核算的基本需求。為了將當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方式進一步完善,真正強化依法理財的概念,不斷創新財政預算,事業單位應當將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的統一核算當中。
關鍵詞:基建會計;事業會計;核算
中圖分類號:G647.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8-0139-02
一、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和事業會計之間的關聯
(一)事業單位基建會計是事業會計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業單位進行的經濟活動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就財務會計核算來講,基建會計應當被包含在事業會計當中。但是,當前事業單位會計的相應法律法規并非存在于同一個相同的管理條例之內,造成了事業單位的基建會計同事業會計相互脫離,為國家在控制期間帶來了諸多不便。對于國家而言,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不但是國家對事業單位審查的方式,更加是對事業單位監控的方法。可是對事業單位來講,兩種并不相同的會計管理方法不但會加大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的工作,還會令會計核算出現問題,譬如,在執行會計工作時會出現兩種會計主體、要進行兩種會計報表,并且兩種報表或者兩種工作會出現相同之處。
(二)事業單位的基建資金要盡可能同其他部門的資金一樣被歸入事業會計部門進行預算
其他部門資金的會計管理方式和事業單位的基建資金管理方式并不相同,可是究其根本而言,其他部門的資金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資金運轉的收支相同,也是事業單位總體資金運轉的一個方面,所以,事業單位基建的會計人員要將其預算歸入到事業單位的正常預算當中。
二、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完善的會計核算體系
盡管現階段執行的預算制度包含了平時經費預算和基建預算,但由于二者獨立分化的關系使得賬目確立所依據的會計制度存在差異,故而起到了互相制約的作用。此外,基建預算所采取的預算策略也存在著與實際脫軌的問題。因此,這兩類發展規律完全不同的會計制度無法切實反饋事業單位的經營狀況。
(二)增加了財務風險系數
事業單位的會計賬目是單獨設賬的,且針對資產、負債、現金流量等均使用不同的記賬方式。這樣的記賬方式給做假賬提供了回旋空間,增加了違法犯罪行為發生的概率,不僅會導致賬實不符、資金被私自挪用、財務管理出現漏洞,還會制約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加速其破產。
(三)分開決算與制度存在矛盾沖突
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受到不同條件的制約,事業單位在完成基礎項目建設后無法在第一時間向財務部門提供真實資料,加之費用明細不完善、固定資產不產生升值,導致賬實不符。另外,部分單位存在缺失驗收環節和未及時上報驗收結果的問題。
(四)獨立建賬提高了國有資產流失速率
當下,我國大力推行財務管理制度變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財政決算和管理的綜合水平。但由于銀行為獲取資金循環收益將大量流動資金貸款給了基建項目,加之財政部門對此環節的監督管理不到位,使得資金流動缺乏綜合管控,無法發揮最大效應。
三、分析基建會計與會計核算的內在關系
(一)基建會計在會計核算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基于會計主體的核算界限是事業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而基建會計在單位支出項目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因此,從財務的專業角度來說,基建會計也包含在會計主體界限中且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參考現行的會計制度可知,進行基建會計核算的事業單位要充分履行標準條例,不得參照自身設定的內部制度進行核算。由此,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劃分成了不同的主體,使得國家對它的投資無法在同一主體上得到良好的反響。對于國家來說,需要確切了解事業單位的投資決策和利潤分配情況,將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相結合勢在必行。
(二)將部門預算作為整體預算編制的內容
當下,我國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方面仍舊沿用基建經費與事業經費分化管理的策略,且二者的財務賬目也是相對獨立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法律體制的完善,這種策略已無法滿足事業單位的實際發展需求。為此,在市場經濟運作的要求下,事業單位逐步將部門預算作為首選預算編制手段。從專業角度來說,部門預算是指充分履行政府部門統一制定的標準條例進行編制,然后再經由相關職能部門進行集中審核并呈報到人大會議上,經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施行。
四、新會計制度下基建并賬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基本業務賬套核算
新會計制度實施后,基建業務改變了以往單獨設置賬目的方式,將其融入了基本業務賬套核算當中。新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增強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加之兩套會計科目核算的方式不同,基建業務與基本業務在同一套賬目當中核算會使會計處理、人員配置和核算業務有所變化,該情況加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這也是在工作中必須要考慮的主要因素。
(二)基本業務賬套核算
在實際的工作中,會計人員先要準確核算基建固有投資項目和投資余額,還要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轉并會計科目,進而有效提升轉并的完整性以及核算的科學性。會計人員在基建業務并賬工作中,先要完成并賬基建資金和在建工程余額的分類工作,按照資金類型選擇轉出項目,然后再仔細研究基本業務核算的科目,將其轉入到大賬當中,設置成分項,完成核算工作。對于事業單位建設資金的撥款類別應予以單獨設置。如果會計科目區分的難度較大,則需通過輔助核算來區分其類別。基建項目中的“待核銷基建支出”、“轉出投資”等均可并入“待處理資產損益”中完成核算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基建賬戶余額結轉應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三)新賬目處理
在基本完成并賬處理后,事業單位要結合新制度的規定做好賬務處理工作。事業單位需采用定期總結的方式,以基建項初始憑證為基建并賬項目的憑證,并以此為基礎及時匯總整理記錄的財務數據。另外,事業單位還可利用及時登記并賬組合的方式在登記基建賬目的過程中根據初始證明完成基本業務的登記。兩種賬目處理方法比較適合應用于基建項目要求量不同的事業單位當中。第一種并賬方式的實用性更強,也可應用于更多基建項目的賬目處理工作中。第二種并賬方式能夠有效提高事業單位基建并賬工作的效率,也在一些單位當中頻繁使用。
(四)明確財務分工,提高會計銜接的工作效率
在新會計制度實施的背景下,基建套賬和財務大賬的分工應受到高度的關注。會計人員將基建信息并入到會計大賬后應協調好二者的關系。此外,還須準確把握會計核算、資金預算和資金管理等工作的分工方式。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的基建并賬工作中,基建臺賬應對財務大賬進行充分的補充和說明,從而發揮其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的作用,保證銜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五、促進基建會計和事業會計協同發展的策略
(一)明確會計要素,建立健全兩種會計制度
縱觀現階段的發展概況可知,我國事業單位的兩個主要財務指標是資產負債和收入支出。為了切實保證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的協同發展,當務之急是建立二者的相互對接模式,將會計的基本運算公式作為執行依據,將負債和凈資產整個作為資產的主要形成條件,最大限度地促進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的協同運行。
(二)優化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合并設置
為從根本上緩解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的矛盾關系,先要實現二者的合并,再優化設置兩方面工作。其一,將在建工程和已經交付竣工的工程融合到事業單位會計資產類別中,然后再逐一細化會計項目中的各項數據,如將應該實付的工程款項添加到負債項中,且要將建設的合同及其中正在建設的項目工程所需要的待付款項目進行精準計算,核對主體項目內容。其二,整理在建項目資本支出和建設需要投入的資本,然后分別添加到收入和支出項中,確保二者的協同性。
(三)將基建工作預算納入整體預算,避免長期掛賬
根據國家現行的標準條例,政府逐步設立收支分類的項目,通過對財政預算的統一管理實現預算的系統編制和高效執行,并逐步完善會計核算環節。早在2012年,我國政府部門就制定并出臺了關于財政規劃的全新政策,明確規定部門行業要結合自身的成本核算和實際績效管理需求,將權責發生制導入財務管理制度中,立足于宏觀角度不斷完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此促進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的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其實際效應。
(四)建立健全會計核算體系
我國核算體系尚未得到完善,經費核算與基建預算存在諸多漏洞,為切實提高財務會計工作的準確性和合法性,當務之急是全面深化變革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體系。通過深入分析二者的關系可知,其屬于相互獨立依存的形式,因此,利用會計核算體系的合并可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精確性。又由于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所依據的會計制度存在差異,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平穩運行須要統一內部制度,以此維系企業單位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有序運轉。
參考文獻:
[1]? 王波.對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的幾點看法[J].財務與會計,2018,(11).
[2]? 趙玲.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核算研究[J].中國經貿,2018,(8).
[3]? 劉潔.高校基建會計并入事業會計要素對接與核算問題研究[J].當代會計,2015,(19).
[4]? 武朦朦.論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4):21-22.
[5]? 王平.淺析新會計制度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時代經貿,2019,(1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