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青
摘 要:初學者參加“國培計劃”的學習,會有一些迷茫,產生很多疑惑。作者自2015年正式擔任“國培計劃”輔導老師、坊主以來,對在研修平臺的學習、操作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如何解決工學矛盾等方面有深刻的思考。“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初學者只要多注意,掌握方法,就可以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國培;學習平臺;工學矛盾
中圖分類號:G7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08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1-0128-01
一、靈活、有效地運用學習平臺
對初學者來說,容易產生唯網絡研修平臺而學的誤區。事實上,網絡研修平臺學習只是“國培計劃”(以下簡稱“國培”)呈現的載體,對一個參與國培學習的有思想的教師而言,需要的是充分了解和把握本次國培計劃的評價方案、實施方案、考核標準、操作手冊等,在此基礎上,以平臺學習為載體,靈活、有效地參與研修學習,高效地達成研修任務。那么,如何靈活、有效地參與研修學習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學習動機,制訂切實可行的研修計劃,有了研修計劃作指導,學習活動就會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其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對課程學習內容進行恰當的選擇,使其更符合自己的興趣和工作需要,更加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以便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再次,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悟,對學習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和補充。平臺往往設置有研修計劃、研修活動、研修課程、研修問題等模塊,我們可以將學習中的疑問甚至是好的建議,以研修問題、班級研討或是沙龍的形式,與其他學員互動交流,解決疑問,達成共識;可以將學習中的感受、體會,以研修日志、研修總結的形式,與學員們分享;可以將自己工作中成功的案例,以研修資源、研修作業的形式,與學員們共享,共享資源,攜手并進。這樣開展靈活、有效的學習活動,是實施方案、實施標準與學習活動動態變化的過程,是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優化的過程,是學習內容與學員的學習智慧有效融合的過程;這樣開展靈活、有效的學習活動,讓國培為我所需,為我所用,使靜態的學習內容變成生動的學習互動交流,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是國培的最終目的。
二、穩妥、有序地進行平臺操作
對初學者而言,因為有所需求,充滿期待,所以一旦收到研修學習的學習賬號和密碼,就迫不及待地登錄平臺學習。但問題接踵而至,課程學習沒有選擇性地進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有的學習指標已經超額完成任務,但有的學習指標還沒有啟動;每天登錄平臺參與學習活動,但不知所云,什么都沒有留下印象,狀況不斷。因此在參與學習活動之前,一定要熟知平臺的操作流程。首先,要通讀考核標準。在了解了本次國培的實施方案以后,就一定要仔細閱讀考核標準,從整體上來把握本次培訓,不要急于求成。考核標準中的考評指標包含哪幾個維度,每一個考評指標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分值是多少,這些一定要了解,心中有底,才能學習順暢。其次,要熟讀學員操作手冊。學員操作手冊詳細地介紹了平臺各模塊的實際操作,圖文結合,一看即知,這個一定要熟悉,操作熟練,才能少走彎路。再次,要看清作業要求。作業包括研修作業和輔導老師(坊主)布置的活動作業,一定要看清作業要求,按質按量地如期完成學習任務。
三、積極、合理地解決工學矛盾
一邊是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一邊是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國培學習,如何協調解決工作與學習之間的矛盾?這是擺在學員們面前的一個難解的方程式。
首先,要積極對待,珍惜學習機會。世事皆艱辛,困難是有的,只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就一定會找到解決辦法。
其次,合理地安排時間。下班后在家學習沒時間、沒氛圍、沒精力,農村學校的學員,家里網絡也不給力,那就抓緊在校時間。我們在制訂研修計劃時,一定要具體到每天在哪一時間段,至少安排30分鐘的學習,精準落實,才能有序推進。
再次,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每一項學習指標都有時間限定,在規定的時間內,一步一步完成,就不會弄得手忙腳亂。
參考文獻:
[1]管培俊.精心籌劃精心組織? 確保“國培計劃”順利實施——在“國培計劃”實施準備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8):3-5.
[2]黃佑生.“國培計劃”:為教師培訓導航[J].湖南教育(上旬刊),2010(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