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外禾

摘 要:進入新時代,涪陵區在外部發展環境進一步趨緊,不確定性因素沖擊增多,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持續的新形勢下,怎樣形成招商引資工作穩中有變、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是擺在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因此,聚焦全區招商引資的主要問題,要加快載體和通道建設,筑大招商引資蓄水池;著力政策和線索優化,注入招商引資新動能;加大要素和資金投入,夯實招商引資承載力;完善考核與獎懲機制,增強招商引資吸引性;強化業務與能力培養,提升招商引資精準度。
關鍵詞:新時代;招商引資;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4-0052-03
一、2019年涪陵區招商引資的基本情況
2019年(1—6月),全區招商戰線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等,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引資總量保持增長、招大引強初見成效、新興產業數量增多的新態勢,具體情況(見下表)。
其中,納入市級統計項目12個,完成投資34.58億元。
2019年1—6月,涪陵區投資上億元項目25個(去年同期24個,同比增長4.17%,完成年度目標任務(35個)的71.43%,協議資金316.89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2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5個)的80%,大數據智能化項目5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6個)的31.25%;投資上10億元的項目8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個)的80%,協議資金274.50億元;投資或產值(銷售額、貿易額)上50億元項目6個(去年同期4個,同比增長50%),完成年度目標任務(4個)的150%。
二、涪陵區招商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1.招商引資區位優勢削弱。重慶主城至涪陵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還未落地,涪陵區域性城市地位削弱,融入主城步伐減慢,影響了產業布局和招商引資效果。萬州國際機場、武隆機場等通航對涪陵招商引資的影響力也在削弱。通過與其他區縣的橫向對比就可以看出,涪陵區相較合川、萬州、江津等地的招商引資區位優勢明顯處于劣勢。2018年,涪陵招商引資協議資金462.52億元,合川區招商引資協議資金約644億元,萬州區招商引資協議資金809億元。尤其是江津區,2018年前三季度招商引資協議資金達到了1 024億元,且隨著江津綜合保稅區的開放平臺效益以及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江津班列的運行吸引了大批企業扎堆“入駐”,區位優勢非常明顯。
2.招商引資政策線索不優。一方面,全區現行招商引資普惠政策起點低,大部分項目的扶持政策都需要區委、區政府“一事一議”,項目決策時限相對偏長,影響招商效率。目前制定的招商引資政策較為滯后,主要是針對傳統工業項目,對“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研究不深,均無制定招商政策。另一方面,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影響,對外投資企業較少,區域競爭加劇,各招商主體有效投資線索來源較少,承接市級部門、主城轉移項目較少,很多產業發展未納入全市規劃,重大項目更是偏少。如涪陵區具備一定基礎的大數據產業,但未能納入市級整體布局。
3.招商引資前期投入滯后。一方面,土地、環境等資源要素成為瓶頸。我區用地條件相對較差,且用地儲備不足,從簽約到征地、場平、建設、投產,周期較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設施不配套,仍然停留在規劃圖紙上,標準廠房建設滯后,難以承接大型企業及配套企業轉移,產業項目難以聚集。另一方面,招商引資項目前期投入資金緊缺,財政配套不好,管控較大。很多科技型、初創型企業雖具備爆發式增長可能性,但很多為輕資產運行,投資目的地選擇,更多傾向于當地有產業資金投入的地區。大數據智能化產業招商難度大,智能產業規模體量不大,以輕資產投資為主,往往需要研發投入和市場支持,涪陵區大數據智能化產業基礎較為薄弱,招商吸引力不強。
4.招商考核獎懲機制缺乏。全民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配套政策缺乏。招商投資促進局先后擬訂了《涪陵區招商引資目標考核辦法》《涪陵區中介招商獎勵辦法》,并與區考核辦等單位進行了多次會商,建議區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專題研究,但始終未予以明確,影響了招商引資的積極性。招商引資考核獎勵機制、招商人員盡職避責辦法等相關的制度機制還不完善,特別是產業發展基金組建推進較慢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區招商引資成效。
5.招商干部業務水平不高。招商引資工作政策性、法制性非常強,需要較長時間的工作積淀和經驗積累。涪陵區招商干部隊伍穩定性和專業還有待提升,招商人員從相關部門、鄉鎮街道抽調的多,有正式編制的招商干部少,存在剛熟悉業務就面臨重新換人的境況,導致招商干部專業性、招商工作精準性始終有差距,除新城區外其他三個園區都存在招商干部配備不足的問題。另外,招商干部選拔、交流使用等機制不完善,選拔優秀干部非常難,加之招商投資局干部受專業、學歷因素的影響,導致對產業分析的能力還不是十分準確,對產業發展方向的研判還不深入,離精準招商的工作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三、新時代涪陵區招商引資的對策建議
1.加快載體和通道建設,筑大招商引資蓄水池。一是加快設立重慶涪陵區內陸自由貿易園區,著力推進這一重磅級的對外開放平臺建設。要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招商,高水平建設”的建設思路,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優勢基礎上,圍繞涪陵綜合保稅區、涪陵新城區CBD商務區以及龍頭港的功能定位,以規劃先行統籌布局,加強產業研判和戰略選擇,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保稅物流、保稅貿易和總部貿易等現代服務業項目,積極引進保稅加工項目,并以此為契機,加快涪陵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量,打造成為重慶開放型經濟和貿工結合的內陸自由港區。二是加快涪陵區融入重慶主城區的交通設施建設,打通招商引資快車道。涪陵區是重慶區域中心城市,重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同時也是成渝城市群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要加快規劃重慶主城至涪陵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夯實涪陵區域性城市地位,加快融入主城的步伐,加快推進渝西高鐵、沿江高鐵、廣涪、涪柳、沿江貨運鐵路建設,加快白濤通用機場、藺市軍民兩用機場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涪陵至墊江高速公路建設,加快完善和建設龍頭港區、李渡港區、白濤港區、清溪港區、石沱作業區、珍溪作業區等港口,為涪陵區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硬件設施環境。
2.著力政策和線索優化,注入招商引資新動能。一是梳理重點規劃發展產業,制定完善針對性行業發展優惠政策。根據所在行業、規模、效應、投資特點等,制定不同稅收政策。尤其是要加大對“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研究,根據其產業特性,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從免稅、土地補貼、特殊租期規定、貸款擔保、雇員培訓等,改善當地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落地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生態環保、自然資源等部門要加強與檢察機關的配合協調,共享相關信息與數據,為招商引資營造良好的政策氛圍。二是設立市級新興產業基金,優化招商引資線索。其一,建議市局推動設立市級新興產業基金。從涪陵對接談判的項目來看,不管是新興產業還是傳統產業、制造業項目還是服務業項目,對政府給予直接財政扶持,或要求政府平臺出資參股入股的項目都較多。成立招商產業基金,并選擇優質的基金管理公司,首先可擴大招商引資項目線索來源渠道;其次可適度改變對項目直接進行項目補貼,增加政府債務、財政審計的尷尬局面;最后通過基金公司成熟的風控措施,可適當規避、減少政府投資失敗的風險。其二,拓寬招商渠道。加強與行業協會、基金公司的合作,拓寬目標企業拜訪、項目線索來源渠道,力爭將一些重要產業發展納入全市規劃。
3.加大要素和資金投入,夯實招商引資承載力。一是加強管理,清理閑置土地趨緊要素。對規劃的建設用地,要加快征地進度,未開發區域要提前啟動公共配套。對已簽訂的投資和土地合同,未按時開發或未達到開發要求的項目,盡力扶助并敦促項目啟動開發;對確實無法履約的項目用地,要盡快收回處理;項目引進要傾向于土地占用少和租用通用廠房為主的企業。同時,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標準廠房建設,以承接大型企業及配套企業轉移,逐漸形成產業項目聚集效應。主動爭取承接市級部門、主城轉移項目,加快產業配套,完善產業鏈條,降低企業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多維度形成招商引資比較優勢。二是加大資金投入,著力夯實前期基礎工作。首先,區內每個工業園區都可以投入相應資金先期平出500畝以上的土地,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彌補用地條件差的先天缺陷。其次,堅持高標準規劃招商項目,加大大數據智能化產業招商力度,以深圳、上海、北京、杭州等我國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的前沿陣地為突破口,依托智博會、西洽會等重點平臺招商,瞄準5G投用后配套的基站建設設備、高寬帶無延遲的物聯網等,加大智能產業招商力度,推動招商引資向高端產業邁進。三是要打造智能創新高地,強化“創新驅動”。整合完善四大工業園區現有的“互聯網+”創新企業服務平臺,建設博士后工作站,提供企業科協、科技加速器等服務資源,建設涪陵工業園區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著力改造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強化新興產業招商聚合力。
4.完善考核與獎懲機制,增強招商引資吸引性。一是制定完善相關的考核機制。健全《涪陵區招商引資目標考核辦法》《涪陵區中介招商獎勵辦法》,并與區考核辦等單位進行會商,盡快予以明確。將全區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全部分解到4個園區,對于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園區年終目標考核可享受加分獎勵。同時,對在招商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的中介個人和機構進行獎勵,做到一事一議。二是完善招商干部激勵機制。建議區委區政府建立招商干部選拔、培養、考核、使用工作機制,在生活上、政治上關心招商干部,對招商干部在年度考核、評優評先、提拔任用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比如,每季度通報招商情況、評選“十佳招商干部”,對有重大招商引資貢獻的干部可以給予“三等功”嘉獎等等。同時,從制度上保障優秀招商干部職務晉升、交流使用渠道暢通,進一步激發大家進行招商引資的積極性,使那些基本素質好、文化程度高、有培養潛力、能適應招商引資工作的干部愿意到招商部門工作。
5.強化業務與能力培養,提升招商引資精準度。一是加強招商引資信息共享。招商投資促進局定期將建立有效聯系的目標企業與各招商主體共享,并實時進行跟蹤指導,從業務上加強統籌協調,避免重復無效工作,各招商主體可根據產業情況重點跟蹤目標企業。二是定期開展招商業務培訓。每年開展招商業務專題培訓,使招商干部及時更新招商引資理念,提升招商引資水平,創新招商引資方法,精準招商引資目標,尤其是聚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有實力、有產業結合度、有投資意向”建立目標企業臺賬的基礎上,加強小巨人企業的引進。三是定期開展招商引資形勢分析會。邀請專業人士分析痛點招商。每個行業、企業均有“痛點”,如果涪陵區能為“痛點”提供解決方案,那項目落地可行性就大,比如電子某行業具有市場潛力大、增長速度快、產業鏈條短等特點。全球80%電子某企業集中在深圳,轉移至涪陵區具有生產成本顯著降低、產業容易進行配套等優勢,如果按照培育產業集群的思路重點研究、分析、引進,其項目落地可行性很大。
參考文獻:
[1]? 朱雷.推動前發動地區招商引資轉型升級[J].群眾,2019,(7):37-38.
[2]? 劉鵬.“三個著力”助推招商引資工作[J].當代廣西,2019,(7):54-55.
[3]? 張貴先.規范招商引資秩序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J].重慶行政,2019,(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