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風
[摘要]文學副刊是我國為數不少的專業報中不可忽視的重地。為進一步發揮好“副刊留客”的作用,本文提出專業報文學副刊在突出其“?!钡奶攸c的同時,要兼具一定的社會性,不斷開拓發展空間,讓其專業性與社會性實現有機結合。
[關鍵詞]專業報,文學副刊,專業性,社會性
隨著新媒體及新興社交工具的蓬勃發展,QQ、微信上建立的文學交流群越來越多,各文學交流群的主題也越來越鮮明,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如根據文學體裁設定的“鄉土文學”“打工文學”“詩宜群”等,根據作者年齡或地域特征設定的“青年文苑”“北方文學”“在西廂”等,還有根據行業屬性設定的“礦山藝苑”“能源文學”“工人藝苑”等。在這些群里,有專業作家,有業余文學愛好者,大家在群里可以發表自己的文學作品,交流寫作心得。這一現象廣泛體現了專業性與社會性的融合,對如何更好地辦好專業報文學副刊有一定的啟示意義。筆者認為,專業報文學副刊也應在突出其“專”的特點的同時,與社會性有機結合,從作品與作者的專業性與社會性兩個方面做文章。
作品的專業性與社會性
我國有為數不少的專業報,文學副刊在此類報紙中發揮著“留客”的重要作用,為讀者帶去了文化的熏陶、情操的陶冶、素質的提升,擁有一大批忠實的讀者。
首先,專業報應抓住專業特點,著力設置適合行業屬性的專欄,給本行業職工提供喜歡看,在其他報紙上難以看到的東西?!逗瞎と藞蟆范ㄎ粸椤肮S”“工人”“工會”,該報結合行業特點,在“文藝”版面開辟“勞動藝苑”欄目,用散文、詩歌、小小說等文學形式展現勞動風采和職工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突出“工人寫、寫工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主題。該欄目每期刊發的一到兩篇文學作品,既有效體現了專業報“?!钡奶厣?,又彌補了“文藝”版面以往刊發的作品過于大眾化的缺陷,自開辦以來,該欄目和整個“文藝”版面,甚至報紙的影響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深受讀者和作者的好評。有讀者來信表示,他在看了“勞動藝苑”刊發的有關礦工的文學作品后,感覺淡化已久的礦山文學又回來了,是這個欄目讓工礦企業的文學題材有了新的發展空間。也有讀者說,看了“勞動藝苑”上的一些文章就有投稿的沖動,這些稿件具有原創性、現實性和貼近性,真切地反映了他們這一讀者群的情感,文章能引起職工群眾的廣泛共鳴。
其次,堅持專業化并不是搞絕對化,不能拒絕其他具有社會性題材的文學作品。每一個讀者既是行業內的人,同時也是社會人,每一個專業系統都是社會的組成部分,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具有一定的社會性。要拓寬辦報空間,就必須把專業報文學副刊的專業性與社會性統一起來,要走出去辦報,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特別是在當前大眾對文化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更不能搞關門主義。
專業報文學副刊的主要讀者群是本行業的廣大職工,是一個相對固定的讀者群,辦好專業報文學副刊,就要深刻了解這一讀者群的社會屬性,刊發能滿足其需求的文學作品?!逗瞎と藞蟆返淖x者群主要是職工群眾、工會會員,大部分是普通勞動者。根據這一讀者群的特點,文學副刊內容一是要大眾化,要淺顯易懂,契合大多數職工群眾、工會會員的閱讀水平和審美需求。選刊的文學作品,既要有山水游記,寫景抒情散文,也要有哲理敘事散文;既要有中長篇小說,也要有微型小說等體裁。在語言風格上以樸實生動見長,譬如對當前喜用漢語言錯位搭配方式營造意境與意象的詩歌,盡量少刊發,甚至不刊發。二是要社會化,內容要涵蓋生活、情感、哲思等方方面面,融合不同風格,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為讀者提供一個可觀察社會、感悟社會、品味社會的五彩多棱鏡,開闊讀者視野,凈化其心靈。
作者的專業性與社會性
增強報紙文學副刊的影響力,既要關注作品,更要關注作家。傳統報紙文學副刊以“名家寫,寫名家”或者“名家寫,寫大家”的模式為主,所選文章多追求立意深度,謀篇布局的精巧,以及文字的出彩。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傳統副刊成為了少數名作家的舞臺,一般作者只能作壁上觀,對文學副刊望而卻步,徒有羨魚情。
在物質條件日漸豐富的今天,我們發現,草根創作越來越多,且逐漸成為當今文學創作的一大特色。在各文學交流群或文學微信公眾號上,就聚集了不少草根作者,其中不乏他們創作的值得稱贊的好作品。雖然有些草根文學作品缺少寫作技巧,文字顯得稚嫩,立意也并不深遠,但大都有真情實感,寫的是平凡人、平凡事,在文學交流群或文學微信公眾號傳播后,也能引起大家關注閱讀的興趣,獲得點贊共鳴。這些草根作者大都是來自于各行業的職工群眾,是文學創作路上的新人。作家、編輯家孫犁就曾提出“著重發表新作者的作品”,他在《天津日報,文藝周刊》做編輯期間,發現和扶植了許多新作者。蕭乾甚至說:“評判一個副刊,首先應看它發表過些什么作品——尤其看它發表過多少青年作者的處女作?!?/p>
上文講到的“勞動藝苑”欄目開辦的主題之一就是突出“工人寫”,讓廣大職工群眾成為文學副刊的創作者、參與者,降低作者進入的門檻。自開辦以來,培養了一大批工人文學作家,有的成為了中國作協會員,有的成為了省市作協會員,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工礦企事業單位職工群眾的創作熱情,不少單位還專門為此通過QQ、微信建立了“勞動藝苑”文學創作交流分享群,形成了“工人寫、寫工人”的“文學熱”。他們創作的文學作品經過多番的討論和修改后,品質不斷提高,作者的文學素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文學副刊也更好地發揮了自身的服務、教化功能,無形中增強了報紙對讀者、作者的吸引力。
當然,沒有高層次的作者隊伍,就沒有高品位的文學副刊。名家創作的佳作,有深厚的人文積淀和思想深度,能夠引人入勝,提高讀者或作者的文學欣賞與文學創作水平。文學副刊若有一批知名度高、實力不凡的作者,那么副刊的美譽度就能保持相當高的水平。同時,在同一版面上,既有專業性的名作家,也有具有社會性的草根作者,副刊版面的深度與廣度也將得到進一步延伸。
《湖南工人報》的文學副刊,在積聚了一大批草根作者的同時,也擁有一個強大的名作家群,如譚淡、黃躍文、姜貽斌等。文學副刊編輯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他們約稿,為他們開辟專欄,或邀請他們就相關文學作品、文學創作方法、文學創作思潮進行點評等,不僅豐富了版面的內容,還為讀者和草根作者送去精神食糧。他們的作品刊發后,常能收到不少讀者有關學習經驗、學習心得的反饋信息。名作家的筆力,常讓讀者讀有所思、讀有所感,他們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文化品位與生活哲理,讓《湖南工人報》的文學副刊備受歡迎和推崇,以此提高了文學副刊的文化引導力和向心力。
專業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要在欄目設置上體現專業性與社會性的統一。專欄的設置是文學副刊展示給讀者的“指路牌”,辦好具有行業特色的欄目是辦好專業報文學副刊的重要途徑,在欄目的設置上,既要有體現專業性的欄目,也要有體現社會性的欄目。《工人日報》文學副刊既有“人在他鄉”欄目,關注打工文學,關注一線工人,關注工廠企業,也有“陋室觀復”欄目,體現綜合性、社會性、思辨性,還有“五味雜陳”欄目,關注生活瑣事,刊發生活隨筆或生活感悟類文章。《檢察日報》“綠?!备笨ā翱v橫”“風景”“畫廊”等版面,開設了“不一樣的檢察院”欄目,講述檢察人的故事,同時也開辟有“專欄·名家”欄目,關注大眾生活,品評熱點話題。
要在版式語言上體現專業性與社會性的統一。副刊版面在形式上可以自由一些,可以相對地注重藝術性。作為專業報的文學副刊,版面從色彩搭配、映襯、呼應,到標題制作,甚至圖片、線條的使用,都要努力體現從內容到形式的專業性與社會性?!秳趧游鐖蟆肺膶W副刊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策劃推出“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征文,在抒發工友情懷的同時,選圖多與工人、工廠的勞動場景有關。《新農村報》的文學副刊,其文圖呈現透著濃郁的鄉土韻味,副刊所配發的圖片,無論內容、畫面還是意境,都與副刊的整體“鄉味”相得益彰。我們發現,這些帶有明顯專業性的版式語言有時盡管所占篇幅不多,但在整個版面中,與其他具有社會性的版式語言相得益彰,實現了較好的融合。
要在活動策劃上體現專業性與社會性的統一。一方面,要適時策劃推出具有本行業特征的主題、話題征文,從本行業發現、培養優秀的文學愛好者,為行業寫作隊伍提供創作園地,為行業的生產生活提供文學化的展示平臺。如《湖南工人報》文學副刊在每年五月開展的“工人階級宣傳月”活動期間,策劃推出“號子嘹亮”“身邊風景”“青春之光”等專欄,以散文、詩歌、小小說等藝術形式講述勞動的崇高。另一方面,要結合時事熱點、節日主題及人文歷史、地理風物等,策劃具有社會性的主題征文,走出行業,融入社會,豐富文學副刊的內容,特別是與名作家、特約撰稿人、專欄作家等作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向他們約稿或給他們開專欄,讓他們的文章為副刊增色添彩?!顿F州民族報》的“文學中國”副刊,除開設有“記憶有聲”“詩花爛漫”“如此江山”等欄目外,還開設有“特約作家”欄目,邀請名作家參與相關主題的文學作品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融媒體時代,辦好專業報文學副刊還要不斷創新,貼近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借助新媒體,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傳播,擴大文學副刊的影響力,豐富壯大文學副刊的作者群和讀者群,讓專業報文學副刊在專業性上不失位,在社會性上不缺位。
(作者單位:湖南工人報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