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玲
摘 要 隨著國有企業的快速發展,財務監督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要更有效地發揮財務監督管理職能,就要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積極探索更具有創新性的財務監督管理模式,特別是要推動財務監督管理在信息化方面取得突破。本文對此進行研究,在分析國企財務監督信息化建設的積極作用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存在的制約因素,并提出推動國企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 信息化 國有企業 財務監督管理 構建策略
隨著我國科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我國大力推動“互聯網+”的新時代,對國有企業來說,要更有效地開展財務監督管理工作,就應將其與信息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提升財務監督管理效率。從當前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盡管越來越受到重視,多數國有企業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不斷優化和完善財務監督管理體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其中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需要引起國有企業的重視,特別是要運用創新思維和創新理念,努力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中,推動財務監督管理工作步入創新發展的軌道,最大限度地提升財務監督管理效率。
一、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的積極作用
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對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財務監督管理效率以及整體水平,確保財務管理工作更規范,進而更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是國有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而推動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推動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拓展財務監督管理職能。比如通過大力加強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構建更具有系統性的財務監督管理平臺,可以使財務監督管理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同時也能夠更有效地加強監督體系建設,特別是對構建多元化、全面性以及開放性的財務監督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推動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還有利于提升財務監督管理績效水平。比如國有企業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過程中,通過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財務監督管理平臺,進而使財務監督管理工作更具有集中性,同時也有利于降低財務監督管理成本,進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財務監督管理效率。
二、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的制約因素
(一)信息化投入不到位
在信息化時代,要想使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必須進一步增加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但目前國有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相對不足,盡管普遍都使用會計電算化系統,也有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應用了ERP系統,在財務核算方面基本具備信息化技術,但在財務監督管理方面的投入還存在欠缺,運用不夠到位。部分國有企業尤其是地方國有企業還沒有開發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財務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必然會制約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深入開展。還有一些國有企業不重視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人才方面的投入,現有的財務管理工作者的信息素養相對較低,同樣會制約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推進,需要引起國有企業的足夠重視。
(二)信息化整合能力不足
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財務監督管理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提升信息化整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財務監督管理各類信息得到匯聚,進而更有效地開展財務分析和風險防控工作,但目前國有企業還不重視信息化整合能力建設。比如有的國有企業沒有深刻認識到有效整合企業各類信息化平臺的重要價值,整體整合能力不強,導致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拓展性不足。還有一些國有企業不重視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人工審計仍然占據主導地位,這就直接導致內部審計的整體能力受到限制,同時也無法更有效地提升內部審計的信息化水平。有的國有企業則不重視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在國有企業財務數據收集、分析、處理方面不夠到位,同時也沒有對財務風險點進行有效的監測和分析等。
(三)信息化應用體系制約
國有企業在開展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構建科學的應用體系,努力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進而提高財務監督管理水平,但國有企業在這方面的建設相對比較滯后。比如有的國有企業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過程中,盡管采用了集中化、統一化的管理模式,但沒有發揮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財務監督管理職能,相關組織機構以及工作流程沒有得到明確。有的則不重視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更具有開放性的財務監督管理體系,比如一些國有企業還沒有通過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構建多元化、多領域、多渠道的財務監督管理平臺,財務部門之外的其他部門參與財務監督管理的渠道相對比較狹窄,需要國有企業在構建信息化應用體系方面下功夫。
三、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
(一)加大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投入力度
國有企業要想進一步做好信息化時代下的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還要根據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這就需要國有企業從自身實際出發,著眼于大力推動“互聯網+財務監督管理”的模式,切實加大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硬件和軟件等諸多方面的投入力度,既要積極創新財務監督管理理念,也要加強財務監督管理系統化建設,運用各類有效的平臺和載體,使財務監督管理實現互聯互通。要大力加強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人才建設,除了要引進一批專業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之外,也要對現有財務管理工作者開展信息素養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使他們能夠在開展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更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
(二)提升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整合能力
國有企業在開展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效能化建設以及更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方面取得突破,因此在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進一步加強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整合能力建設,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利用信息技術匯聚與財務監督管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同時也要注重對外部信息的收集,進而提升財務監督管理的有效性。比如應當使國有企業內部的ERP系統、報銷系統、采購系統、銷售系統等各類系統實現對接,使其能夠共同發揮作用,同時也要強化各個方面的監督職能。要大力加強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不斷創新內部審計技術,特別是要在應用大數據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加強對財務風險點的調查、監督和分析,以更好地防范各類財務風險。
(三)構建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應用體系
健全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應用體系,對于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在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應當在這方面下功夫。國有企業首先要優化和完善相關組織機構,比如可以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財務監督以及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優化相關工作流程,加強制度建設,使其更具系統性和全面性,同時也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各類財務管理問題。要更加重視財務監督管理平臺建設,特別是要從構建財務監督管理多元化、多領域、多渠道的戰略高度入手,提升財務監督管理平臺的開放性,使國有企業各層次員工都能夠參與到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中來,比如建立網上舉報平臺、通過網絡征求財務決策方面的意見等。
四、結語
在當前信息技術越來越融入全行業、全領域管理工作的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工作要想更具效能性和系統性,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將各類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動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拓展性和綜合性。國有企業要深刻認識到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價值,并運用多元的舉措,積極探索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模式,重點要在加大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投入力度、提升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整合能力、構建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應用體系等諸多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使財務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高建新.淺析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財務監督重點及措施[J].中國市場,2019(22):138-139.
[2] 樸慧子.基于審計的國有企業財務監督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3):192+194.
[3] 張茜英.新環境下的國企財務監督模式創新策略[J].現代營銷(下),2018(0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