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羅

【摘 要】目的:分析外科護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效果及臨床價值。方法: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110例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各55例。常規組實行常規教學模式,研究組接受微課教育,比較常規組與研究組的情況。結果:經比較,研究組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均高于常規組(P<0.05);研究組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給予護理實習生微課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其學習主動性,也能夠促進知識的掌握,值得推廣。
【關鍵詞】微課;護理實習生;外科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外科護理教學是將實踐與理論聯合起來的教學方式,目的在于使實習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著重于實踐操作,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邊示范一邊教學,不能保證實習生學習的效果,且教學的方法單一,實習生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1]。有研究指出[2],新型的微課教學是將護理操作錄呈短視頻,實習生可以提前觀看之后將難點記錄下來,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學習,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本文就外科護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收110例護理實習生的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各55例。常規組中,男15例、女40例;年齡20~24歲,平均(22.1±0.2)歲。研究組中,男16例、女39例,年齡19~24歲,平均(22.3±0.3)歲。兩組實習生的基本數據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常規組接受常規的實習教學等。研究組接受微課教學,具體操作如下:(1)外科微課教學的設計,代教老師應該根據患者的基本的情況,制定合適的護理教學計劃,護理實習生剛從學校畢業后來到醫院實習,如果由理論知識向實踐進行轉變需要經過嚴格的代教,從而轉變學生的觀念,真正融入護理工作中;針對以上的分析,代教老師將操作技能提前錄制成短小的視頻,包括外科中常見的吸痰、導尿、胃腸減壓、靜脈輸液、無菌手套的佩戴、穿脫無菌衣、外科洗手等操作,按照臨床實際的操作進行拍攝,并且在視頻中標注物品的名稱等,方便實習生自我學習和查閱資料。(2)微課教學,教學前代教老師將護理實習生召集起來,將視頻以文件的形式轉發給所有實習生,指導其如何觀看,并指導其學習的方法,將自己覺得重點以及難點記錄下來,待教學時一起討論、互相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再做示范并且說明,留有更多的時間使實習生之間分小組練習,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對于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隨時提問,代教老師可以整合提問的問題,共同講解;再留有時間使實習生之間相互討論自己認為的難點、重點,促進其在教學的過程中掌握所學內容,第二節課前進行復習、提問,再進行下一輪的教學。
1.3 觀察指標(1)對比兩組護理實習生的理論、操作成績,根據我院自制試題進行測評,各100分,分數越高則代表護理實習生的學習程度越好。(2)對比兩組護理實習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評分表,滿分為100分,以7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行t檢驗、檢驗對比。P<0.05表示有差異。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的護理實習生的理論、操作成績
2.2 對比兩組護理實習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
經比較,研究組的滿意度較常規組高(P<0.05,表2)。
3 討論
微課程被簡稱為微課,指的是主要利用教學視頻進行的教學方式,特別針對于知識或者技能或者教學環節,而精心設計短小、內容精煉、支持各種學習方式的微型的網絡課程[3]。該種教學放法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針對某些難點、重點進行解決;教學內容簡短、精悍且完整,主題性強,可以強調直接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注重教育設計,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均規劃在其中,學生的可接受程度高;該教育方法能夠促進學生自主、高效的學習,因此該方法不僅僅是一種新資源的類型,更是全新的教學模式[4]。
本文通過微課教學在外科中的實際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研究結果顯示:經比較,研究組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均高于常規組(P<0.05),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提高了實習生的興趣與主動性,將實習生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的細節中,促進其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也促進了實習生更好地融入科室工作,加強團隊協作的能力,在學習以及練習的過程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也培養了實行的動手能力;在正式上課之前提前預習和熟悉視頻中的操作技能,可以縮短課堂學習的進程,留有更多的時間練習,實習生再將不理解的過程與同學以及老師探討之后,更加深了記憶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加快了掌握的速度,反之也會增加實習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對教學效果十分滿意,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代教老師在此過程中起著引導、促進、組織、服務的作用,使實習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再結合護理工作中的所見所聞,便能更好地適應于實際的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方式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實習生的學習主動高,掌握教學內容的速度更快。
陳鳳欽.微課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06):63-64.
湯奕.微課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7):3955-3956.
顧嬌.高職外科護理教學中理實一體化聯合微課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7(49):244.
舒慧.反思性教學法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0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