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潔 張玲 曾揚陽
【摘 要】本文認為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順應了教育發展潮流,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樣化平臺,針對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網絡教學資源共享不足、受到網絡不良信息影響、網絡教學平臺缺乏維護等問題,提出提高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度、優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加強相關技術人才引進等對策。
【關鍵詞】高校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7-0075-02
當前,基于網絡技術的網絡教育已經成為教育行業發展的趨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成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潮流。網絡教育之所以能夠在當今時代成為高校普遍青睞的一種教學手段,關鍵在于它實現了從“教學”到“教育”的轉變,可以有效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仍面臨網絡教學資源共享不足、受到網絡不良信息影響、網絡教學平臺缺乏維護等問題,阻礙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為此,高校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一、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順應教育發展潮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今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傳統教育模式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越來越難以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網絡教育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便攜的電子工具層出不窮,以技術為依托的網絡教育也變得更加方便。在網絡教育模式下,學生主體地位也能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見,不論是從技術層面來看,還是從教育層面來看,網絡教育都是教育發展的潮流。
順應教育發展潮流,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比較枯燥乏味,長期以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不高,而且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一直使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再加上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嚴重削弱。但是網絡教學方式的出現,讓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網絡教學平臺上的視頻教學,使得學生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與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情況形成了強烈對比。
(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教學資源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然而由于教材內容有限,因而學生進步空間也有限。但是在網絡教育環境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找教學資源,網絡上的各種教學視頻都是學生的學習資源,除一些理論性知識外,網絡上還有很多案例可以用來教學,這些案例也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因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局限性,嚴重禁錮了學生的學習,無法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利用網絡教學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思想政治內容進行學習,而且網絡教學資源的豐富性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樣化平臺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平臺。例如,在網絡技術發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用來教學的手段和方式越來越多。首先,教師可以利用QQ、微信等平臺進行在線教育,還可以將知識點做成課件在QQ群和微信群進行分享,供學生學習;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微課、慕課等在線教學課程平臺層出不窮,實現了網絡教育的又一次發展。此外,為了推動網絡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很多學校開始建設自己的在線教學平臺,構建從教學到評價的一體化教學平臺。總之,網絡教育的創新和發展,在不斷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學平臺。
二、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網絡教學資源共享不足
從當前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現狀可以發現,網絡教學資源共享不足是一個突出問題。雖然很多高校已經開通并建設了網絡教學平臺,但是網絡教學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共享程度并不高,而且其中的教學資源較為有限。教學資源的共享只是停留在局域內部,校外的教學資源無法從本校網絡教學平臺上進行分享,本校的教學資源也無法通過有效渠道分享到校外其他平臺上,教學資源起到的教學作用較為有限。
(二)受到網絡不良信息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普及。網絡技術正在不斷發展,但是網絡環境還沒有得到有效凈化,導致網絡中各種不良思想蔓延,對當代大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嚴重沖擊。另外,因為大學生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思維觀念,缺乏社會經歷,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所以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較大。如果網絡環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就會對學校的主流思想教育造成影響。
(三)網絡教學平臺缺乏維護
網絡教學平臺缺乏維護也是很多高校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從當前我國高校的網絡教學發展現狀可以發現,很多高校為了推動本校網絡教育的發展,建設了專門的校園網絡教學平臺,但是因為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網絡教學平臺經常出現各種問題。另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平臺也需要不斷進行完善,但是因為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維護,網絡教學工作有所停滯。
三、對策
(一)提高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度
提高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度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首要措施。如前所述,當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度較低,嚴重制約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對此,首先,高校可以與微課、慕課等網課平臺進行合作,利用這些課程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時提高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度;其次,可以鼓勵本校教師開發教學資源,如錄制好教學視頻后上傳到網絡平臺,學校還可以實施一定的鼓勵政策,為上傳教學資源的教師提供資金獎勵。總之,高校可以通過外部合作、內部開發的方式,積極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并提高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度,以此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
(二)優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不良思想借助網絡得以傳播,對高校主流意識形態造成了極大的沖擊。為此,高校在推動網絡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主流思想教育,維護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高校在開展網絡教育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行動指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還可以專門開設幫助學生辨別不良信息的網絡課程,增強學生的辨別能力。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借助網絡教育平臺開設相關欄目,讓學生主動參與欄目錄制,從而起到輿論引導的作用,在進行正確輿論教育的同時,優化網絡教育環境。
(三)加強相關技術人才引進
加強人才引進,推動網絡教學平臺的發展也是網絡教育的必然步驟。首先,高校要加強網絡教學平臺建設人才的引進。網絡教學平臺是需要不斷完善的,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平臺會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缺點,如果沒有專業的網絡教學平臺建設人員進行平臺升級和更新,那么網絡教育就會脫離時代要求。所以,學校應加強信息技術人才引進,不斷完善網絡教學平臺。其次,高校還要積極引進思想政治專業教學人才。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校應積極引進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師,即既掌握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又掌握信息化教學技能的、綜合素質高的教師。引進的教師要能夠認識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并且根據網絡教學的需要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
總之,網絡教育的發展,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教學”向“教育”的轉變,而且網絡教育的特點與“三全育人”的內涵具有一致性,所以網絡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三全育人”的培養目標。但是,因為網絡教育發展時間較短,缺乏經驗,所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依然存在較多問題,這需要高校不斷探索,不斷反思,推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春梓.我國高校在線教育發展策略研究[J].大學教育,2019(6).
[2]武娜娜,蔡金杰.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8).
[3]孫穎.“三全育人”視域下的高職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0).
[4]傅坤.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學生管理信息平臺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8(11).
[5]趙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6]孫鵬.在線教育在大學生思政教育領域中的應用[J].電大理工,2015(3).
[7]李娟.“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創新[J].電子測試,2016(19).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廣西民辦高校‘三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平臺的探索與研究”(2018LSZ029)
【作者簡介】彭 潔,女,廣西欽州人,廣西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音樂學;張? 玲,廣西玉林人,廣西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曾揚陽,男,廣西賓陽人,廣西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