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棉
【摘 要】本文針對廣西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教學管理工作職責不清權限不明、教學管理流程僵化、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缺乏完善的教學管理滿意度評價機制等問題,提出教學管理優化策略:逐漸轉變教學管理理念;梳理教學管理工作職責和權限;優化教學管理流程;創建信息共享平臺,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滿意度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 教學管理 優化 診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7-0100-02
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把學校和院系各層面質量保證機構、崗位設置是否科學合理、分工與職責權限是否明確作為診斷項目。這就需要廣西各高職高專院校進一步厘清各自學校部門職能,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梳理部門及部門之間的工作職責,制定崗位工作標準,優化工作流程,保障學校教學運行順利開展。具體應厘清學校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后勤管理等事項的職責分工,再進一步進行流程設計,把工作事項具體化,將設計的流程與出臺的制度相匹配,加強制度和流程建設,形成長效機制,為學校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在高職高專院校管理工作中,教學管理工作處于中心位置,學校一切活動圍繞教學工作開展,因此,優化教學管理尤為必要,它能為教學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廣西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現狀分析
(一)教學管理工作職責不清、權限不明
一方面,學校層面沒有及時梳理工作職責和權限,導致教學管理工作職責不清晰、權限不明確,部分工作歸口不明確,導致相關部門相互扯皮、推諉,工作得不到及時開展,即使開展,也是應付了事。如有些學校的招生考試工作歸口不明確,招生工作歸口于招生就業處,考務工作歸口于教務處,招生考試歸口于哪個部門則不明確。歸口不明確,導致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另一方面,教學管理工作目標不夠明確,缺乏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導致教學管理內部各個科室與崗位間職責不清,教務處與二級院系之間的職責不清、權限不明。教務處工作細致、繁雜,業務量大,容易進入微觀管理的誤區,教務處的職能應該是宏觀調控、監督與指導,而這種微觀的管理容易導致教學管理的職能得不到應有的發揮;二級院系自主管理不夠,過于依賴教務處,如排課工作,習慣性等教務處的通知,缺乏自主思考、主動管理的能力,處于被動的管理狀態。
(二)教學管理流程僵化、運行機制不暢通
高職高專院校被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禁錮,一般采用逐層管理、自上而下監督管理的模式。有些教學管理流程幾十年不變,不注重與時俱進。同時,只注重管理,忽略“服務”這一職能。教學管理是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師生的工作,如果只注重管理,缺乏服務意識,那么管理就容易出現層層級別,進而缺乏靈活性,導致部門之間缺乏聯系。這種過于細化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教師和學生辦事效率低,也容易造成各個部門之間的責任不請、工作推諉。如一位教師要出差,需到教務處調課、到人事處請假、到系部報備等,調課需要教研室、院系、教務處審批,請假需要教研室、院系、人事處審批,辦理下來需要兩三天時間,涉及多個部門,流程僵化,運行機制不暢通。
(三)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造成資源浪費
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管理尤為重要,它能促進學校資源的高效利用,大大提高辦事效率。但在當前廣西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中,仍有部分院校未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管理,如教職工請假申請、調課申請、教室借用申請等采用紙質版審批,耗時耗材,造成了較大的資源浪費。
(四)缺乏完善的教學管理滿意度評價機制
《實施方案》中將學生滿意度是否得到持續提升作為診斷項目之一,可見在廣西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中建立并完善教學管理滿意度評價機制尤為必要。然而,在廣西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管理中,只有單一的教學評價,即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督導評價,評價形式過于單一,評價機制不完善。
二、廣西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優化策略
(一)逐漸轉變教學管理理念
《實施方案》中對學校發展目標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質量保證目標等做了具體的要求。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及診改要求的不斷提高,廣西高職高專院校管理目標和辦學理念也要進行必要的調整與改變。廣西高職高專院校要為學生提供教育教學服務,辦學理念也應逐漸轉變為“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管理目標及辦學理念的轉變,為教學管理的優化提供了依據。
(二)梳理教學管理工作職責和權限
管理工作職責不清晰、權限不明確,導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各項管理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廣西高職高專院校要梳理管理工作職責、明確管理工作權限,一是要根據診改要求,根據教育教學改革方向,梳理學校各個崗位職責,制定詳細合理的崗位要求及崗位標準,從而明確各個崗位職責;二是要修訂及完善符合學校發展定位及管理目標的制度,明確職能部門及二級院系權限及分工,真正實現二級管理。管理工作職責的梳理、管理工作權限的明確,為下一步教學管理流程優化做鋪墊。
(三)優化教學管理流程
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流程優化的最終目的是要保證教學管理順利運行。優化現有流程的重點就是以服務教學、服務師生為中心,以高效便捷管理教學為導向,以持續改進流程為目標,消除不必要的教學管理流程,完善現有的教學管理流程,具體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清除。在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中,因業務繁雜,流程較多,但隨著政策的改變,部分流程不再需要,如高職高專院校不再組織全國高校計算機聯合考試廣西考區考試后,報考流程就不再需要,因此需要清除。
2.簡化、整合。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普遍應用,原有的教學管理流程中部分環節不再需要,因此,要清除非必要的流程環節,科學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將經過簡化的流程進行整合,達到簡便、順暢的目的,以滿足廣大師生需求。如前所舉教師出差的例子,一項工作流程涉及了多個部門及崗位,如能將幾個部門及崗位的流程整合為一個流程,工作由一個崗位負責,不但節省了人力成本,還提高了辦事效率,實現資源充分利用,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3.任務自動化。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是廣泛的,它可以使教學管理流程更優化,從而提高教學管理質量。在清除、簡化和整合原有教學流程之后,可借助信息技術這一有力手段,實現教學管理任務自動化,如將選課管理、調停課管理、教室借用、畢業審核等一系列教學管理任務納入信息化管理,簡化流程,降低人工成本,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提高辦事效率。
4.圖形化表示。對于教學管理流程,文字描述是必備的,但不夠直觀。在文字描述的基礎上增加流程圖,形成流程圖冊,更能直觀描述,使工作程序及辦事流程更加清晰明了,大大提高了管理者及辦事者辦事效率。
5.持續改進。一個新興的事物,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持續改進。經過清除、簡化整合、任務自動化、圖形化表示后的教學管理流程,需要在教學管理運用中不斷地反思和診改。即將流程應用于本校甚至同類院校實踐中,并不斷補充完善,持續改進。同時,遵循高職高專院校教學方針政策,以服務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注重流程的實用性、關聯性,從而得出符合診改要求的教學管理流程優化方案。
(四)創建信息共享平臺,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
《實施方案》中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與管理平臺建設、信息采集與平臺管理工作制度建設、平臺日常管理和教學質量過程監控等做了具體的目標要求,為此,廣西高職高專院校創建現代化的教學管理系統就尤為重要。如通過建立診改系統、教務管理系統、智慧校園、OA等平臺,并且成立數據中心,實現信息互通和共享,實現網上辦公和流程管理自動化。同時,修訂符合信息化管理的教學管理流程,借助診改系統、教務管理系統、智慧校園、OA等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
(五)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滿意度評價機制
教學管理滿意度評價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客觀評價高職高專院校的辦學水平,還能為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的優化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因此,廣西高職高專院校應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滿意度評價機制,可以每年對畢業生的市場需求、就業情況、畢業生跟蹤調研、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等情況進行分析,形成滿意度評價機制,為人才培養目標修訂提供依據;也可以定期開展師生服務滿意度調查,建立服務質量投訴渠道,根據教學管理部門工作職責,開展對師生教學管理、課堂教學、教學行政事故管控等工作的專項診斷,不斷優化教學管理,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教學管理在高職高專院校管理工作中處于中心地位,在診改背景下,完善的教學管理對于教學管理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廣西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現狀探討教學管理優化策略,以期能將相關經驗推廣到相類似的高職高專院校中去,為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文家樂.基于信息化的高校教學管理各環節工作流程研究[J].智庫時代,2019(8).
[2]宋蔚.論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部門的流程優化與設計[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0).
[3]王萌.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流程構建與優化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7(10).
[4]辛紅.姜超穎.教學管理業務流程優化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2(12).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重點項目“基于‘診改背景的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管理流程優化研究與實踐——以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GXGZJG2018A004)
【作者簡介】李 棉(1983— ),女,廣西百色人,碩士,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務與科研管理處實習實訓科科長,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管理。
(責編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