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恒 王曉航
摘 要:眾所周知,博物館作為傳播文化的重要場所,在社會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起關鍵的作用。目前,博物館通過開展社會教育活動能顯著改變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提高社會文化發展水平。文章通過對博物館社會教育的主要概念和特點進行分析,總結博物館發揮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作用,提出恰當的策略,確保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關鍵詞:博物館;教育功能;策略
在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但由于精神文明建設落實不到位,很多民眾的道德思想水平嚴重滑坡,各種各樣違背道德的事件層出不窮,人們的思想價值觀發生了深刻變化。博物館是教育欣賞文化的重要機構,博物館中的藏品凝結了中華傳統美德。在現代化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積極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改變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讓人民群眾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的思想價值觀全面增強。
1 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主要概念和特點
1.1 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內涵
隨著社會對博物館的快速普及與推廣,越來越多的人能深入博物館,探究歷史文物,對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通過對博物館的藏品進行深入探究能增強自身對文物的認知,進而傳承并發展傳統文化,由此可證明博物館具有社會教育的功能[1]。
1.2 博物館社會教育的特點
博物館社會教育的特點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大眾性、全面性以及生動性。其中大眾性主要指博物館是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能夠為任何一位進入博物館參觀的人提供無差別服務,提高社會的整體素質。全面性則是指博物館內的藏品覆蓋面廣,通常按照不同的主題劃分為多個展示單元,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文化、地理等相關社會內容進行分析,為廣大參觀者提供非常全面的知識內容,提高參觀者的綜合素質。生動性則是指在現代博物館中充分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對相關展品進行全面展示,配上豐富的圖片資料和影像資料,搭配生動優美的音樂,為參觀者提供非常直觀的展示,幫助參觀者對文物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2]。
1.3 博物館的主要教育功能
博物館作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教育機構,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與此同時,還必須要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水平。博物館通過豐富的文物藏品以及完善的展陳體系,能夠對國家的發展進程進行全面記錄。人民群眾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對各種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回顧,激勵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博物館是社會教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時代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只有加強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才能確保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在新時期通過積極開展社會教育,能夠讓更多的人掌握時代發展的趨勢。以最直觀、最形象的方法開展社會教育,讓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得到解放,提高其個人素質,提升民族感悟精神,逐漸建設成為終身學習型社會。博物館也是開展美育的重要場所,在博物館教育開展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素質進行分析、提高,更應該培養人民群眾的審美觀念,養成恰當的審美感。以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作為審美對象,能夠培養人們更高級的審美感受。在博物館中大量展陳的傳統藝術作品和現代藝術家的精品,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視覺享受,也能夠展現出人類藝術發展變化的軌跡,進而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提高人民群眾的整體審美水平[3]。
2 積極提升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充分激活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幫助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2.1 立足實際尋找博物館發展的方向
博物館作為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積極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充分尋找地方特色,立足實際以探索博物館的重要發展方向。對博物館來說,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能夠留下一大批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文物。在博物館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當地的歷史資源,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館,讓更多當地的居民對家鄉的傳統風土民情以及歷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豐富國家的民俗文化建設效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增光添彩[4]。
2.2 轉變觀念,充分發揮博物館產業的優勢
在新時期,博物館要想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職能,最主要的就是轉變傳統老套的思想觀念,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將社會教育功能放在首位。隨著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精神層次上的追求。博物館必須要牢牢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在新時期通過樹立正確的品牌意識,結合當地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組織各種各樣具有特色的博物館活動,讓更多的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博物館社會教育之中。如打造青少年科普展覽、文物鑒賞展覽、民俗展覽等豐富的展陳文化活動,滿足更多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樹立良好的品牌意識,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贊同。
2.3 加強合作,積極拓展博物館的發展空間
在博物館教育功能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特點,開展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積極認清社會發展形勢,促進與大型博物館或兄弟博物館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將博物館的交流與社會各界形成一體,讓更多的人為博物館事業建言獻策,開辟全新的博物館教育途徑。在博物館教育宣傳的過程中,還應與學校機關等單位合作,建立博物館教育基地,讓青少年從小樹立科學探索精神,養成良好的習慣,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2.4 強化隊伍建設發展專業人才
博物館作為文化事業單位,在發揮社會教育功能時必須要提高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這樣才能夠全面增強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專業性。在新時期,博物館必須要加大人才培訓力度,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對博物館文物知識進行全面的把握,滿足群眾的提問。還要培養專業的人員對文物進行維護研發,加強博物館文物建設的整體質量與水平[5]。
2.5 擴大社會教育范圍,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服務職能
博物館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樹立主動服務的意識,讓博物館展陳活動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來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邊,拓展博物館社會教育的發展效果。如通過舉辦社區文化展覽的形式將名家書畫、優秀藏品深入到社區,讓更多的人近距離觀賞藝術作品。還要積極保證博物館展陳活動,走進事業單位開展事業文化活動,提高博物館展陳活動的公信力。
總體而言,社會功能實施得比較好的博物館,對自己的收藏有清晰認識,可以從多元的角度挖掘藏品,擴大社會參與度。不一定要預算非常充足才能實現,如沒有能力建立自己的藏品平臺,可借助互聯網及社交網絡平臺等。現代博物館不僅是一個保存知識的平臺,也是一個吸收知識、創造知識的平臺。研究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就是研究人類的價值,利用博物館這個平臺創造更多的可能。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博物館對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也能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要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教育功能。在新時期,博物館必須要牢牢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強化服務意識,立足本地特色,打造優勢品牌,走進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充分發揮教育職能的主動性,幫助更多的人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蘇海洋.博物館:高校農耕文化教育與教學的新陣地——以隴右農耕文化博物館的傳承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9(20):280-282.
[2]吳瀏.數字媒體技術上博物館的教育資源研究——以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的公共教育探索為例[J].智庫時代,2019(43):142-143.
[3]王亞軍,李瑜.基于博物館教育、傳播功能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思路——以山西地質博物館為例[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8(4):73-80.
[4]劉琴,余冬,曹霞.館校合作在高中歷史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應用——以廣州市執信中學校本課程《朱執信和他的時代》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2018(12):54-56.
[5]施翼麟.基于教學視角的中藥數字博物館的建設與應用——以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中藥數字博物館為例[J].科技視界,2018(35):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