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環境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在市場競爭過程中,企業為促進自身健康成長,需高度重視內部審計,積極引入新的審計方法,滿足企業內部審計需求,為企業生產運行保駕護航。本文主要從企業內部審計概況分析角度出發,闡述了企業內部審計背景和目的,論述了企業內部審計特點和優勢,敘述了企業內部審計的應用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對應地提出應用優化措施,并從不同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從而為企業內部審計的應用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跟蹤審計;審計結果;工程質量
一、企業內部審計概況分析
1.企業內部審計背景分析
在新時代環境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投資模式得到進一步轉化和創新,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模式已經被多元化市場模式所代替。依照實際情況來分析,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企業管理的高效化,尤其是在日常生產運行方面,管控力度不足,導致項目經濟效益大大降低,要想促進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要積極加強相關資金的管理優化力度,積極進行內部審計,對企業實施有效的監督和規范,降低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2.企業內部審計特點和優勢分析
首先,第一,內部審計在應用時具有監控性特點,對企業實施全方位的評價和監督,審計時期能夠確保整個企業能夠依照規范化程序運營,避免出現暗箱操作現象,進一步降低審計的風險。第二,內部審計具有效率性特點,在實際應用時能夠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確保信息反饋過程的無縫隙對接,并通過反饋信息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促進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即審計過程能夠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和時期,劃分的階段和時期越多,則審計的頻率多高,多次審計能夠進一步縮短反饋信息的時間,對此,從業人員要對企業中重點管理區域的情況進行實時了解,進一步加強審計的力度,獲取準確的反饋信息。第三,內部審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需要從業人員對企業進行審計,同時要搜集審計數據和資料,深入到一線開展審計工作。依照部門和階段來實施,并對企業生產項目資料變更事項進行實時審計,實現全方位、動態化的審計狀態,同時內部審計具有目的多重性優勢,能夠多方面審計企業項目方案和項目管理的經濟效益情況,在實現造價控制的基礎上對整個項目的管理狀態進行完善。
二、企業內部審計的應用分析
1.內部審計在企業項目準備前的應用分析
企業在實施內部審計時,開展的各個項目在市場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同樣面臨其他企業的競爭,因此,要想在市場中獲取有利地位,必須加強項目的創新性和品質,并以此作為宣傳點。要想加強項目質量提升,并達到一定標準,優化投資資金應用效益,優化施工建設成本,企業要制定關于項目的內部審計實施流程,在具體操作時,首先,內部審計部門針對項目開展前期的調查工作,對企業各個部門提交的資料進行全面的分析,召開項目分析會議,由職能部門相關人員來發表意見,審計部門通過各個部門意見的搜集作為分析材料,對項目實施中開展審計工作關注的重點事項和工作任務進行確定,企業內部設置專門的審計小組,由內部審計部門的從業人員組成,并挑選相關專業技能人員進行現場監督和管理。
2.內部審計在企業決策和項目設計階段的應用
第一,企業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項目決策階段要加強審計重心放在項目投資資金籌措、資料完整以及建設手續方面,并積極參加決策會議,為整個項目決策提供可行性建議。第二,在項目的設計階段,要重視技術和經濟的契合度,作為項目有計劃走向實體操作的重要時期,不僅要對項目建設所要求的技術能否達標有影響,同時對整個項目的投資控制產生一定作用。因此,審計小組從業人員要加強方案的綜合性審查,對相關的技術人員、設計人員進行詳細的詢問,對施工方案可行性實施綜合性分析,得出有效的項目設計優化措施。同時,審計小組要積極咨詢專業技術人員,針對項目提出合理化問題,盡可能提升項目實施的可行性,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3.內部審計在生產項目驗收階段的應用
企業生產和運營的項目驗收階段工作量相對減少很多,但是審計人員要依照審計標準和審計要求嚴格開展審計工作,及時整理各部門上交的材料,對所有資料進行初步審計,主要有內部審計部門來操作,在獲得相關審計結果后由第三方審計公司實施審計,并依照審計結果出具相關報告,依照第三方審計公司出具的報告,施工實施最終的竣工結算工作,然后財務管理部門將最終的決算資料交與審計人員進行審計,通過對相關材料和數據的系統化審計與分析,依照相關標準和要求對審計報告進行編制和發布。
三、企業內部審計的應用問題
1.內部審計缺少有效的法律保障
依照實際情況來分析,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相關法律法規依據比較少,僅僅依照《內部審計實務指南1號-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相關事項來開展審計工作,因此,在審計過程中缺少針對自身企業的行為規范來進行約束,很多企業沒有具體的操作程序能夠參照,同時,相關的指導法規比較少,給企業審計工作帶來一定挑戰。審計小組和相關成員在審計過程中主要憑借經驗來不斷的摸索和實踐。導致該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在企業審計法律法規方面沒有形成完善規范的體系,因此,盡管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已經實施,但是對應的審計法律建設發展比較慢,導致出現一定的滯后情況,使得從業人員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沒有具體的法律解釋和法律規范來參照。
2.內部審計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
企業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因此要確保管理層和領導層給予一定的支持,及時獲取相關部門和負責人的認可和配合,確保在開展審計工作能夠持續化進行。并需要不同部門的配合才能夠完成,因此要對細化各個部門的權益和責任,其中包括紀檢部門、后勤保障部門、基礎建設部門以及財務管理部門,同時還包括大量的外部機構和部門,其中有招標代理機構以及外審計部門和機構,所有部門的通力合作能夠為整個企業發展提供有效保障,但是內部審計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管理方面出現一些交叉區域,給內部審計工作帶來挑戰,對此,內部審計工作要加強與各個部門和管理人員的溝通和協調,為審計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
3.內部審計質量評價標準尚未得到確定
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不同的審計方式對目標對象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而評價需要依照科學合理化的標準來實施,如果評價標準不統一、不合適、不科學,則必定會導致內部審計評價工作缺少依仗,失去原有的目的和作用。同時,由于企業經營部涉及多種類型,所展現的特征存在差異,涉及的項目內容、影響因素以及主體單位和部門非常多,因此,審計評價工作需要一個規范化、科學合理化的質量標準來實施,進一步提升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效果。
四、內部審計的應用優化措施探究
1.加強內部審計法律法規的完善
通過應用內部審計時,能夠從不同的審查和監督視角實施審計工作,而要想達到內部審計的最終目的,必須要依照完善的法律法規作為該項工作的有利依據。首先,從業人員在項目審計過程中應用合法的程序開展各項審計工作,從而達到有理可依、有法可依的效果,避免發生審計缺位和越位的問題,促進審計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其次,完善的法律法規能夠體現出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相關部門和單位會提升對審核工作的重視度,并能夠理解內部審計的作用和意義,在后期的工作中必定會積極與審計部門及相關人員進行有效合作,為規范化、制度化、效率化內部審計工作提供保障。
2.加強內部審計環境的優化力度
要想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獲取有效的審計結果,良好的審計環境對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提升有重要幫助和作用。依照實際情況分析,很多企業審計環境不理想,缺少相應的扶持資金,同時得不到上級領導的支持。對此,要進一步加強審計部門地位的提升,積極轉變領導機制,由總經理直接負責管理審計部門,盡可能降低審計部門所受到的約束。其次,設置專項資金,為審計工作提供保障,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作用和優勢,充足的審計資金能夠大大提升審計的效率和質量。最后,加強不同職能部門的協調和溝通,形成統一的認識,加強與審計工作的配合力度,確保內部審計工作能夠獲得各項目主體和部門的理解,為提升審計環境的優化力度創造良好的條件,滿足內部審計的要求。
3.積極完善內部審計質量評價標準
內部審計工作需要依照相應的質量評價標準來實施,從業人員在對審計目標實施審計時,依照審計評價標準才能夠得到準確的質量評價結果,并出具對應的審計意見和糾正措施。依照實際情況來分析,企業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對成本控制環節過于重視,導致其忽視了項目管理和項目設計的重要程度,對此,要積極加強內部審計質量評價標準的完善力度。第一,基于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制度,加強審計標準體系的規劃化和系統化,并依照整個行業的規范化要求和標準來完善審計標準體系,同時,從業人員要及時完善工作中存在的疏漏點,對整個項目實施全面的審視。最后,審計人員在完成相關的審計工作后,要通過內部評定的方式對審計成果進行評定,并對整個審計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將其作為審計小組獲取報酬和績效的參考標準。同時,要積極加強第三方審計機構的管理力度,積極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五、結語
依照當下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分析,內部審計是保障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對此,首先在具體操作時能夠及時發現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盡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其次,要加強內部審計能力提升,依照實際情況引入地第三方審計機構,與內部審計部門通力合作,在保障審計質量的同時能夠提升內部審計部門的綜合能力水平,將外部審計資源和內部審計資源的效用最大化,為工程項目審計工作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黃武清,管小敏.高校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實行二審制度的思考——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替代選擇[J].教育財會研究,2010,21(1):40-41.
[2]裴再波,裴金璐.煤礦區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風險控制研究[J].煤炭技術,2012,31(4):37-139.
[3]李福年,羅永強.全過程跟蹤審計在阿海水電站工程建設管理中的實踐[J].云南水力發電,2019(1):70-72.
[4]鄺夢珊.試論全過程跟蹤審計法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的應用[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9):86-87.
作者簡介:孫敏(1978.10- ),男,浙江省臨安市人,本科學歷,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高級經理,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企業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