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張文飛
本文系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編號:S201910378387
摘 要:“一帶一路”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服務外包整個行業發展迅速,本文首先通過分析中東部五大城市的服務外包發展現狀,其次分析了服務外包對區域創新的機制以及影響因素,最后探討了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的對策研究,如何推動國內服務業更加健康發展。
關鍵詞:服務外包;區域技術創新機制;五大城市;健康發展
一、引言
服務外包是一種公司將價值鏈中原來由自身提供的基本的、通用的和非核心的IT活動以及基于IT的業務流程分離出來,然后外包給外部專業組織或供應商來完成的經濟性質活動。它的服務工作(包括業務活動和業務流程)由計算機操作進行,并使用現代通信方法提供,從而使公司能夠通過重組價值鏈、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的同時并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當今現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為了達到降低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的轉移和公司結構優化的目的,本公司只重視自身核心活動的運營,而將一些非核心的邊緣業務外包到發展中國家的公司。而中國勞動力成本廉價且勞動效率高的優勢明顯,中國公司已逐漸成為發達國家的公司首選外包服務對象。國內服務外包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越挖越大,電商平臺發展迅速,行業競爭激烈。2014年,我國已有21個城市被認定為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國內高校也開始著重培養服務外包專業的人才,歷經10多年的發展,服務外包從概念到商業模式在中國廣為人知,2018年其中,合肥、武漢、長沙、南昌和無錫作為五大服務外包示范性城市,在推動地區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同時優化對外的投資結構。
二、中東部五大城市發展現狀
1.合肥服務外包發展現狀
合肥是中國較早的一批服務外包城市之一。近年來,服務外包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日趨完整。2015年,合肥業務流程外包服務、信息技術外包服務,和知識流程外包服務的執行金額占比分別為總執行金額的28.5%、48.9%和22.6%。合肥現擁有六個省級以上的大型示范園區,自“十二五”以來,合肥一些核心指標增長速度保持年均50%以上,增速明顯。“十三五”期間,合肥把“互聯網+”與眾籌、眾包、眾籌、眾創等新業務模式相結合,著力于深化改革,加快經濟轉型和升級。積極打造“中國服務,合肥創新”品牌,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創新路徑。
2.武漢服務外包發展現狀
“一帶一路”發展背景下,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2月,武漢成為中部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唯一試點。18年,對武漢發包的地區和國家合計已達到87個,新增加5個。前5名國家發包的交易金額共計在該市離岸服務外包總額占46.03%。“一帶一路”的發展推動了武漢承接周邊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達2.96億美元,占武漢市外包交易總額的38.44%。服務外包從業人員達到24.2萬,其中學生就業人數達20.8萬,對促進就業和創業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世界服務外包大會在武漢舉行。
3.長沙服務外包發展現狀
長沙的服務外包行業領域涵蓋信息通訊,動畫和創意,金融和保險以及現代物流。全市有700多家服務外包公司,擁有90000多名從業員工。通過了ISO20000、ISO27001CMMI和其他相關的國際資質認證的已有21家企業。長沙青竹湖科技生態(產業)園區和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被確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和“湖南省服務外包示范區”,同時也是湖南省服務外包企業在長沙的主要聚集區。2007年12月,長沙被確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2018年,長沙高新區共有72家公司獲得專項資金獎勵扶持用于發展服務外包。
4.南昌服務外包發展現狀
南昌服務外包企業主要從事于軟件外包(ITO),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開發區。服務外包產業現已成為南昌深入經濟全球化和“一帶一路”主要引擎之一,2009年2月,商務部確認并肯定了以“服務外包人才培訓”為重點的“南昌模式”,國務院確定南昌市為“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2019年上半年南昌市服務外包執行總額實現了61%的同比增長,投資額達到1.012萬億美元,其中離岸的服務外包執行額為3.37億美元,同比增長40.1%。
5.無錫服務外包發展現狀
無錫的核心服務外包產業是信息技術外包,服務外包公司的數量已從2000年的3家增加到如今近20家。員工人數已從數十人增加到2000多人。到2005年底,無錫擁有400多家專門從事軟件和信息服務的公司,有20多個直接和間接軟件出口公司,57個軟件公司和287個軟件產品通過了省信息產業部的“雙重軟件”認證。一些大型的世界知名公司也在這里直接投資或建立了子公司(例如日本橫河株式會社建立的橫新軟件、好萊塢數碼)。
三、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的機制以及影響因素
1.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的機制
(1)服務外包促進區域技術創新中的知識轉移
知識是區域技術創新的基本要素,知識轉移可以增加作為技術創新基礎的知識庫。知識轉移過程涵蓋了兩個階段:獲取實現和應用行為實現,在接受與質量和過程管理要求有關的合同履行過程中,承包商公司需要從專家指導中將相關或非正式信息積極轉化為公司的常規技術和管理標準,以達到發包商的要求知識水平。服務外包的技術知識密集性特點促使發包商和承包商技術上緊密合作,在此合作過程中,承包商可以獲取隱性知識(指那些產生于實踐的經驗和技巧),例如較好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隱性知識轉移一定程度體現了接包公司基礎技術和創新水平。
(2)服務外包促進了區域技術創新主體的交互學習
交互式學習是區域技術創新的核心。在開展服務外包中,通過學習來補充知識,技能運用,創新和反饋的流程互動。發包商將評估接包企業的能力,并選擇能夠滿足產品(服務)要求的接包商,接包商通過模仿學習,聯動發展,競爭跟進等舉措,加快技術在接包地區的普及。
具有技術優勢的發包商也可以根據需要在發包過程中對接包商的員工進行培訓。員工培訓的效果使交互式學習變得更輕松,此外,還將客觀地擴大這種技術溢出的范圍,在區域技術創新體系中加深交互學習。
(3)服務外包加強了區域創新系統的社會根植性
根植性是指經濟行為扎根于社會關系,產業集聚的公司不僅地理位置接近,還具有很強的本地聯系,在中國許多城市,特別是在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中,政府往往投入專項資金用于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外包的園區建設,豐富的社會資本使集群經濟關系具有強大的“社會根植性”,大量的公司可以加快信息的傳播,促進公司之間的技術學習和溝通,并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其次,可以增強相互信任,加速知識流動,促進創新知識轉移并增強創新能力,為交互式學習中的創新主體的使用以及共享的基礎結構提供大量的輸入和輸出。
2.服務外包對區域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
(1)勞動力成本
以服務外包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降低成本來提高利潤率尤為重要。發包公司選擇外包地點時首要考慮因素便是勞動力成本,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會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所以發展中國家的公司成為服務外包的首選對象。低成本的勞動力將增強接包地服務外包的競爭力,且會吸引較多勞動力密集型發包公司進行合作。
(2)R&D經費投入
經費投入多少對企業的規模和長效發展有著長遠的影響。政府加大經費支持可以促使更多符合條件的中西部創建服務外包示范城市。2018年,東部地區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占全國的比重達83.1%、中部占8.1%、西部占4.7%。從數據看,東部與中西部的服務外包發展水平存在一定差異,但隨著中西部對服務外包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產業基礎設施、開放程度、人才資源要素等條件持續改善,電子商務等新業態不斷涌現,一些地區逐漸具備引領示范的條件。
(3)人力資源因素
人力資源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具有一定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但外包業務的專業對口人才較少,人力資源與服務外包緊密相關。從業人員的外語水平、國際慣例的了解度、專業流程的熟練程度、對服務外包業務的具體工作內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優質的人力資源利于增加服務外包的接包量。
(4)研發水平
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服務外包必然與其研發水平高低直接相關,特別是對于重視科研能力的知識流程外包和信息技術外包尤其重要。技術水平的先進程度直接影響服務外包接包商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我國外包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迫切需要從低端外包產業向高端外包產業轉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服務外包業呈現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四、服務外包區域技術創新的對策研究
1.培育專業化人才,提高人才素養
國內服務外包企業應堅持將培訓與引進結合,培養中高端服務外包行業人才。幫助高校根據人才培養需求確定相關課程,加強校企合作,既培養應用型人才,也要重視人才的素質培養塑造符合型人才,不斷提升國內的管理水平和運營能力。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統一的相關從業證書考核,實施持證上崗制度,以便于人才的考核和招聘。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提供相關人才以優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環境,充分激發外包人才的潛能。
2.加強行業管理和優化市場環境
中國服務外包市場仍然存在許多不合規現象,如服務外包質量監督不全面,服務外包合同不是很規范,合同遵守的法律約束力不是很強,行業內部不正當競爭的情況十分普遍等,對此,國家應為公司合作與競爭制定嚴格的市場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合理引進外資,并引導服務外包公司強化貿易中過程中遵循誠實守信理念。除了加強管理,也需要進一步改善市場環境,通過優化工作環境等舉措來吸引尖端人才,繼續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優勢和省份承包合同優勢的同時,也要加強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切實有效的發展條件,利用資源優勢,有效承接國內外服務外包產業轉移。
3.政策支持
因地制宜,政府要加強政策引導,在加強對中高端環節的支持的同時,對各區域業務有選擇的重點扶持,落實中部和西部地區扶持政策。同時也要加強對企業的金融服務,讓服務外包企業在獲得融資和投資方面有優待,政府也要提升便利化程度,讓服務外包企業進行手續操作時候可以省去不必要時間。企業也要利用好現有政策,如平臺資金支持政策、服務外包稅收政策等,既能省時省力又能增強競爭力。此外,政府還需要加強行業管理,積極引導行業的發展,讓服務外包公司能夠自行規避行業風險,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塑造品牌形象。
4.培育創新型企業巨頭
在世界市場上,創新服務外包公司巨頭的培養也有助于提高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因此需要采用以提升質量和效應為主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以并購、重組、強強聯合等方式著重加強龍頭外包企業的整體創新競爭實力,建立設施共享、技術服務和投資融資等公共平臺。并引導公司在服務外包中參考國際巨頭(例如IBM和TCS)的運營模式,以適應不同地區條件,并充分實現差異化發展,盡快形成企業集聚效應獲得知識溢出效應。
參考文獻:
[1]李鈞,黃琴琴.國際服務外包促進承接方區域技術創新了嗎?——基于中國22個示范城市的實證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15(06):47-54.
[2]潘黎.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1):103-104.
[3]張建,黃慶波.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機遇、挑戰及戰略選擇[J].經濟視角,2017,No.266(05):52-58.
作者簡介:李慶(1998- ),女,漢族,安徽蕪湖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2017級本科生,國際商務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