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貿合作已然成為拉動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動力。面對日益復雜的形勢,我國外貿的發展除了要鞏固和拓展“一帶一路”外貿合作關系外,還要深入挖掘“一帶一路”背景下外貿發展的潛力,通過由“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來助力對外貿易的提質增效。文章在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新形勢的基礎上,深入挖掘“一帶一路”外貿發展中蘊含的巨大優勢,并就如何有效釋放這些潛力提出相關的策略建議,以提升我國外貿發展的綜合實力。
關鍵詞:“一帶一路”;外貿潛力;提質增效
一、前言
作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一帶一路”外貿在優化我國外貿結構、提升外貿質量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海關總署2019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24萬億元,進出口增長9.7%,高出我國外貿整體增速5.8個百分點,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28.9%,這說明“一帶一路”外貿已然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和外貿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形勢下,需要以“一帶一路”外貿為切入點挖掘新的外貿增長點,支撐我國外貿的持續發展。
二、當前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一帶一路”外貿發展與我國所面臨的外貿發展形勢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準確把握當前外貿發展新形勢是確定科學的“一帶一路”外貿發展策略的前提和基礎。具體來說,目前我國外貿發展的形勢可以概括為以下兩方面。
1.外貿不穩定性因素增多
近年來,一些國家以對商品加征關稅等方式對包括我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采取貿易強制措施,造成世界范圍內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擾亂了世界貿易發展秩序,削弱了全球貿易增長的動力。在這樣的貿易形勢下,我國外貿發展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對外貿易的風險。
2.國家間外貿合作擴大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步認識到外貿合作的重要性,并通過擴大國家間的外貿合作來鞏固自身的貿易實力,保障外貿發展的持續性、穩定性。例如,近年來,在共同利益的支持下,我國不斷開拓與周邊鄰國以及中東歐地區國家的貿易合作,逐步拓展了貿易合作關系。同時,從外貿發展的實力方面來看,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借助貿易合作來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和機會,這也使得我國的外貿合作對象不斷擴大。
3.外貿發展結構持續優化
優勢互補是“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外貿活動開展中擁有的顯著性“紅利”。沿線地區和國家間擁有的不同資源通過外貿的方式進行流通、整合,最終形成強大的外貿發展力。而在外貿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外貿發展結構也在持續優化。例如,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比提高到27.4%,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占比提高到58.7%,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成為外貿出口中的“重頭戲”。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外貿發展的優勢
之所以說“一帶一路”外貿發展潛力巨大,主要是基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貿易交往具有明顯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而這也是各國有動力、有信心發展好“一帶一路”外貿的重要原因所在。
1.深厚的歷史淵源
“一帶一路”是在古絲綢之路基礎上提出的新的商業貿易倡議。而古絲綢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西漢時期,當時的路上絲綢之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為東西方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主要的通道。而正是有這種深遠的歷史淵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愿意以新的方式開展雙方甚至多方的貿易。
2.共同的外貿利益訴求
面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對外貿易形勢,越來越多的國家期望能夠獲得更加牢固的外貿合作伙伴,通過外貿發展來增強自身的發展實力。而這種發展訴求促使沿線國家有足夠的動力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之中,并通過積極融入來獲取更多優質的外貿發展資源。同時,“一帶一路”是在互利共贏基礎上形成的發展戰略,其充分尊重國家間的共同利益,這為沿線國家平等、自由地參與到“一帶一路”外貿發展之中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3.大量的互補資源
資源需求是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家要想獲得相應的發展資源,就需要開展對外貿易。相較于國家間的外貿合作而言,“一帶一路”實現的是地區間的外貿,這就極大地擴充了國家能夠獲取的資源量。“一帶一路”外貿經濟體涉及東南亞、西亞、中亞、中東歐等諸多地區,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外貿資源,并且外貿發展的需求量也比較大,這就為外貿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空間,同時也強化了沿線國家通過外貿發展來提升自己的發展理念。
四、“一帶一路”背景下外貿發展的阻力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外貿發展是跨越國家和地區界限的綜合性貿易形式,各貿易國間雖然擁有的共同的外貿發展訴求和良好的外貿發展條件,但在實際的外貿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較多的阻力。結合當前“一帶一路”實施的實際情況來看,阻礙外貿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外貿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部分沿線國家和地區從外貿政策制度、基礎設施等方面積極對接外貿發展需求,使外貿發展的環境得以明顯改變。然而,由于國家和地區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外貿發展的綜合環境中仍然有部分要素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例如,部分國家在進出口方面的政策仍然比較繁瑣,較大程度上限制了產品流通的效率,使得產品生產、流通和交付的周期較長,影響了外貿主體參與外貿發展的積極性。
2.外貿發展協同性偏低
目前,“一帶一路”背景下開展的對外貿易更多的是國家和地區間就一些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成品進行的交易,這種價值的創造過于單一、粗糙,外貿發展的“含金量”偏低,并且容易出現同質化的現象。雖然部分沿線國家在知識產權交易、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跨區域的合作,但這種合作仍然處于探索、深化階段,呈現出來的效果比較少。因此,外貿發展協同性偏低成為制約“一帶一路”背景下外貿發展質量提高的顯著性因素。
五、釋放“一帶一路”外貿潛力的策略
在當前外貿形勢不穩定性因素偏多的情況下,我國需要結合自身外貿發展的實際,通過積極作為來創造更好的外貿發展條件,擴大“一帶一路”外貿的影響力,從而為更好地釋放外貿潛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針對當前“一帶一路”外貿發展的實際情況,我國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發揮好外貿發展的潛力。
1.優化外貿通商環境
通商環境是影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參與外貿發展積極性的關鍵要素,只有持續優化外貿通商環境,降低外貿活動開展的阻力,才能吸引更多外貿主體參與到“一帶一路”外貿發展之中。
首先,要完善外貿法治。在當前“一帶一路”外貿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我國要加大對外貿法治體系構建的力度,為外貿活動開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同時,政府要合理利用進出口關稅稅率、進出口補貼等手段引導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到“一帶一路”外貿發展活動中。
其次,要提升政府服務質量。一方面,政府要在取消通關過程中沒有必要發起的申請事項的同時,將那些企業能自主完成的事項的審核、檢驗權力下放給企業,使企業少跑腿、不跑腿;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通關一體化、智能化建設,簡化政府審批流程和內容,壓縮通關全流程的時間成本。
第三,要加強外貿發展方面的政策磋商。沿線國家和地區要結合對外貿易發展的實際情況,就外貿發展中的一些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政府性、社會性的磋商,對優化外貿發展的策略進行深層次的研討。
2.打造綜合性品牌口岸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借助區位優勢發展起來的口岸數量也比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區位優勢在外貿發展中的優越性。因此,要從優質、高效方面入手打造更具綜合實力的外貿口岸。
第一,拓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外貿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除了要加強口岸地區自身的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以外,還要構建口岸與周邊地區的交通連接線,構建以口岸為中心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提升口岸地區的交通通達率。
第二,筑牢口岸核心競爭力。在外貿發展過程中,口岸要克服貨物轉運的傳統理念,結合自身的優勢深化產業鏈,打造一批優勢性的口岸產業園、產業基地,以產業優勢來助力品牌口岸的建設。
第三,注重口岸服務質量提升。為了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口岸地區要重視服務質量的提升。同時,要通過多元化的宣傳策略來推廣口岸外貿品牌實力,提升口岸的知名度。
3.大力發展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是在電子商務模式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一種新型貿易形式。商務部2019年5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跨境電商貿易價值占全球貿易的35%,我國跨境電商零售總額達到1347億元,同比增長50%,這說明跨境電商是我國外貿轉型發展中的重要“抓手”,而積極推動“一帶一路”貿易中的跨境電商發展也成為提升外貿發展質量的關鍵。
首先,鼓勵多元主體參與跨境電商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龐大的需求為跨境電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空間。除了支持大型電子商務平臺進軍跨境電商領域以外,還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借助企業的積極探索來挖掘跨境電商助推外貿發展的潛力。
其次,完善跨境電商配套建設。在“一帶一路”外貿發展過程中,要加大與沿線國家之間的金融、物流合作,掃除交易中的障礙。同時,為提升貿易主體的體驗度,要打造良好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為相關主體的跨境交易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第三,拓展跨境電商產業鏈。在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要通過生產、運輸、銷售、消費等環節的拓展來延伸整個產業發展的鏈條,使跨境電商能夠滲透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深化“一帶一路”外貿與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
六、結語
長期以來,對外貿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在當前對外貿易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為保持我國外貿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除了要穩定已有的外貿關系以外,還要通過優化外貿通商環境、打造綜合性品牌口岸和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來釋放“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的外貿發展潛力,為我國綜合外貿實力的提升增添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崔蘇衛.增強基于產業合作和安全的外貿競爭力[J].江蘇商論,2019(12):62-64+75.
[2]劉愛華.“一帶一路”背景下甘肅外貿發展機遇與對策建議[J].發展,2019(11):28.
[3]孫明凱.外貿新業態下制造類企業跨境電商發展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19(11):75-77.
[4]李小健.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需切實辦好哪些事情?[J].中國人大,2019(21):40-41.
[5]鄧元卿.“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策略分析[J].對外經貿,2019(03):6-8.
[6]馬素珍.“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外貿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19(02):27-28.
[7]陳波.“一帶一路”倡議下湖南對外貿易發展對策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8(06):125-132.
作者簡介:王藍青(1999- ),女,漢族,河南新鄉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2017級本科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